一、 上海市闵行区三农综合服务中心概况 (一)人员结构 闵行区三农综合服务中心是根据闵编【2012】73号文设立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成立于2013年1月,编制为69人,2024年年末实有人数59人,年末退休职工226人。 (二)主要职能 1、贯彻落实区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落实美丽乡村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工作,宣传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工作相关政策、任务等;2、利用“一网统管”等巡查措施,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日常检查等事务性工作; 3、落实农村长效管理体系建设;4、落实推进农村地区相关社会事业发展,参与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村地区“美丽庭院”创建等相关工作;5、协助区农业农村委做好农民集中上楼推进工作;6、协助区乡村振兴办、区农业农村委做好对农村治理工作成效的相关考核工作;7、负责指导考核全区村级农业综合服务工作;8、承办区农业农村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科室 闵行区三农中心目前设五个科室,科室明细如下: 1、综合管理科;2、农村人居环境巡查科;3、农村社会治理指导科;4、农村建设项目服务科;5、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管理科。 二、闵行区三农综合服务中心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 (一)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日常巡查和专项行动 1、持续优化巡查效能。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力度,认真开展72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巡查,全程跟踪问题点位整改,督促属地按期整改。截止10月底,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600余人次,发现问题点位9349个,整改问题点位9217个,整改率达98.6%。二是持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闵行区农村巡查工作考评标准(2024版)》,细化“田、林、路、水、宅、村”六个方面检查内容。下发《关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巡查工作通知》,区级层面优化日常巡查流程,街镇、村积极性被有效调动。8个街镇农村人居环境牵头部门指导各村完善了自查自纠机制,每日开展环境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整合巡查力量,加强对第三方队伍的支配和监督力度,制定《2024年第三方人居环境巡查队伍考核方案》,明确第三方工作例会制度,严格按照考核方案对第三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2.深化专项行动实施。一是紧盯成效,强化复盘。2023年,我区“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梳理“农村废品收购站、残垣断壁、田间窝棚、农村厕所、农村架空线、高架两侧环境”六类环境顽疾点位2606个,2024年抽查复核1700处,问题回潮639处,已整改618处,督促镇村加强长效管理。二是持续发力,狠抓落实。全面实施2024年度“百村净美”专项行动,开展“净厕、净地、净宅”攻坚行动。截止目前,已累计下发三批问题点位整改清单,共发现问题1924个,已整改1896个,整改率达98.5%。三是聚焦短板,精准攻坚。顺利完成2024年“点题整治”项目,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公厕、小粪缸、旱厕等问题103个,完成农村公厕升级改造2个。有效改善农村公厕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公厕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拨除“钉子”顽疾,浦江镇新风村9组12号废品收购点完成整改,华漕镇许浦村道路周边垃圾偷倒,纪东村自留地乱堆乱放2个问题正在整改中。 3.打造特色工作亮点。一是开展大治河南专项排摸。对大治河区域10个村(组)进行全覆盖调研排摸,共发现问题点位465个,除工程项目类44个,剩余421个问题均已整改完毕。针对排摸发现的基础设施薄弱等难点,进一步开展村庄全域实地勘察,将各村公服设施薄弱环节登记造册,形成“一村一档”的建设项目储备库。二是用好红色督办单。对于一些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重点点位(如浦江镇东风村小粪缸问题),通过下发红色督办单的形式,严格落实,推动问题得到有效整改。三是全力贯彻上级工作要求。认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市级第三方暗访”检查名列前茅,全方位提升农村地区环境质量、安全防线和治理水平。 (二)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 1.健全机制,不断完善建设流程。一是制订《2025年度农村人居环境优化项目申报及建设指南》《关于做好2025年度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项目建设的通知》,明确申报时间、要求、范围、部门职责分工、申报流程等,建立项目申报负面清单,规范申报操作,进一步提升项目申报时效性、精准度、通过率。二是探索建立巡查反馈机制,制定巡查标准,从质量、安全、内容、进度四个方面进行巡查,形成问题发现反馈闭环,做到项目进度及时跟踪,施工问题上传下达,巡查记录有迹可循。 2.强化监督,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浦江镇3个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建东村、联星村、汇南村,纳入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村庄道路、村民公共活动和服务场所建设等公益性项目。经招投标,联星村中标工程费371.2282万元、建东村中标工程费235.818013万元、汇南村中标工程费393.5万元。截至11月中旬,三个村项目均已开工。联星村项目完成总工程量35%左右,建东村项目完成总工程量30%左右,汇南村联星村项目完成总工程量10%左右。区三农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一周二巡”,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于巡查次日书面反馈至镇农业服务中心,并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同时根据巡查情况,每周形成1篇巡查小结和1份项目进度表报送至委农发科,以便委领导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3.收集数据,提供项目决策支撑。一是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创建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排摸工作,收集10个村的基础设施、公服设施基础数据及需要修缮情况,加强村庄全域实地勘察,形成“五好两宜”片区排摸最终分析报告。二是建立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人居环境优化提升项目建设储备库。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本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短板问题开展调查排摸,经排摸统计,31个村纳入项目建设储备库,将基础设施、公服设施基础数据及建设需求制成一村一表,分类整理问题,列出问题短板,同时按照设施破损程度、需要修缮的紧急程度等进行排序,为后续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等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三)深入推广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治理模式 1.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一是今年全区共创建“美丽庭院(小三园)”1594户,(市定目标为1500户),其中美丽庭院1010户(含示范户有27户),小三园584户,已完成全覆盖实地检查。二是今年的示范户评选采用网络发布征集令动员这一新形式,共征集到53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申报户,最终通过网络投票和综合评定等方式评选出“2024年度十佳美丽庭院”和27户美丽庭院示范户。三是成功举办以“美丽庭院”创建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月活动。分别在浦江镇汇中村和华漕镇王泥浜村组织开展“展美丽庭院风采 绘乡村振兴画卷”政府开放月活动,并对“2024年度十佳美丽庭院”代表进行现场授牌,人民网、解放日报、文汇、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澎湃新闻、青年报、上海日报、今日闵行等主流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获评上海市“2024年优秀政府开放活动”。 2.深化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一是扎实开展管理工作。修改《闵行区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开展成效巡查工作评分表》,增加了各村典型模式内容考核,并与人居环境双月通报挂钩,宅前屋后环境等内容计入积分制考评。年初开展积分制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调研,设计《积分制推进情况调研表》,包括积分兑现情况及兑现方案、治理模式形成等内容。按照“季度打分、全面评判”机制开展现场检查,完成了72个村三个季度积分制巡查打分工作(第四季度工作正在开展中),对各村存在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2024年资金未兑现的街镇、村按时完成兑现。二是积极宣传典型案例。全区建制相对完整村中有75%的村(54个)结合自身特色形成了典型治理模式,58.3%的村治理模式被区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完成3种治理模式的网上宣传报道,马桥镇友好村——探索“红色物业”治理新模式,让和美乡村“面子靓、里子红”解决农民别墅小区物业管理难的问题;浦锦街道近浦村——“星火”成炬,闵行这支队伍有点暖,解决了自然村落农民自治共治的问题;华漕镇赵家村、鹫山村、徐浦村——乐享夕阳、绿意盎然、宜居宜业,闵行三大城中村“爆改”秀新颜!,解决了城中村综合治理难的问题。三是坚持做好党建引领。围绕“一把手”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解决具体问题——积分制管理助推大治河南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完成年度约束性和预期性目标。完成区级机关党建调研课题——《关于以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治理创新发展的研究》。 3.指导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一是结合市级示范村创建任务,对今年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苏民村、汇红村、丁连村、俞塘村按照十个方面的评定标准进行全程监督指导,于10月22日完成市级验收(成绩待公布)。二是在加强人居环境巡查的基础上,11月上旬组队赴已创成的34个市、区两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回头看”现场检查,对人居环境现状、基础设施运维情况、各项制度落实成效等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检查情况汇报,持续巩固创建成果,确保示范村永葆“示范”本色。 (四)数字技术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1.一网统管平台管理。一是平台管理,截止10月底,累计通过平台上传农村人居环境点位问题1205件,结案1163件。9-10月,合计上传800个案件,结案777个,立案数量同比去年增加55.3%。自9月实行“即发现即上传”规则后,平台案件上传数量显著增加。二是市级平台,紧跟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暗访指挥棒,落实市级暗访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完成市级环境问题整改115件。(其中有29件案件通过情况说明挂起)。三是特色工作,加快推进“统计村、分析镇、赋能区”的特色亮点工作,筛选部分行政村初步拟定“一村一报表”模板,计划下半年进一步全区推广。 2.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基于上半年案件数据汇总和分析,撰写街镇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情况的评估报告6份,从问题点位情况(数量统计、类型统计、重复问题)、专项行动推进情况点出各街镇在人居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3.数字乡村工作推进。一是完成区级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初稿,主要的工作任务为“1个大脑(乡村AI智脑)、4个中心(乡村数据中心、乡村综合治理中心、人居环境整治中心、乡村便民惠民中心)”。二是完成调研评估,赴宝山区、奉贤区、金山区、嘉定区,以及浙江宁波、湖州等地开展数字乡村调研工作,学习农村数字化发展成果和经验。赴创建区内十个行政村调研,形成了数字乡村调研评估报告,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有序破解难点堵点,沟通浦江镇农服中心和相关村委条线干部,对接上海铁塔集团、上海电信等三方公司,重点解决行政村AI数字监控不足和视频数据不通的难点堵点,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闵行区三农综合服务中心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一是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有待激活,公共设施管护力度有待加强和顽症顽疾仍有一定存量在;二是优化提升建设项目进展有待进一步加速,主要表现为:项目定位不清,方案不够完善和项目进度滞后;三是乡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主要表现为:美丽庭院(小三园)创建缺乏亮点、易反弹,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激励效果不明显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进展缓慢、难维护;四是数字赋能成效有待进一步发挥,主要表现为:平台功能数据汇总分析的工作不完善,数据分析报告对街镇的指导作用有限和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有待加快。 改进措施:一是聚力根治顽疾,高起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保持“高压严检”,压实“守土有责”和建立“管养机制”;二是强化跟进指导,高水平打造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加速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协助推动“五好两宜”、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持续优化完善建设项目储备库;三是注重评创结合,创新性推广乡村治理模式。先试点后推广“一房一藤蔓、一园一栅栏” 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美丽庭院(小三园)扩面提质和继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工作;四是聚焦问题导向,多角度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模式。持续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持续利用“一网统管”平台和加快落实“五好两宜”数字乡村建设方案。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逐步推进将绩效自评结果与全年工作安排相挂钩,自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自评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并根据相关要求公开绩效自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