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部门(单位)整体支出预算绩效自评报告 (2024年度)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9日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闵行区的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机构类别为公益一类,机构规格为相当于正科级。主要职能:1.贯彻执行农业、农机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2.负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的引试、示范、推广;3.负责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农作物品种(种子)保护创新与质量管理;4.负责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耕地质量监控以及土、肥、水技术的推广服务,水产养殖管理与服务;5.负责农业装备、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与服务,智慧农业研试推广管理,农业产业化、农业设施、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管理与指导,建立涉农资金投入所形成财政性资产的档案与监督;6.负责三农教育培训,本区户籍人员农业就业补贴、大学生就业补贴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用工补贴审核;7.负责开展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信息化项目推广、益农信息社建设管理、区域品牌建设、“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旅游;8.负责农业废弃物回收及生态循环技术指导服务,协调指导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灾情勘察等工作;9.承办区农业农村委交办的其他事项。内设科室: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设9个内设机构,包括:植保科、粮经科、蔬菜科、农机科、种子科、产业化科、科教培训科、信息综合科和耕地农环科。(二)根据区农业农村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要求,紧紧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目标,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农业绿色生产推广、合作社规范管理为抓手,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做好稻米、蔬菜两个产业联盟的发展;推进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抓好设施、设备建设管理工作;组织好循环农业建设;推进种源农业技术创新;创建粮食无人农场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三)按预期目标加强科技和装备支撑:1、落实种业高质量发展;2、提升机械化水平推动;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加大与院校对接合作。发展绿色生态农业:1、加强耕地保护;2、促进绿色生产。增强为农服务效能:1、加强人才培育;2、落实服务保障;3、加强信息宣传。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

完成市里下达的1.5万亩的粮食面积生产任务,水稻实际种植面积为16267.41亩。秋播小麦种植面积689.87亩,平均亩产318.18公斤,总产量219.5吨。完成市里下达的0.84万吨的粮食生产总量。24年创建6个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建设示范点,创建面积 4678.46亩。全区完成蔬菜播种面积42187.62亩次,产量51964.23吨,分别完成稳产保供任务的101.9%101.49%。创建绿叶菜核心基地13家,面积2052.57亩。组织4家合作社参加“夏淡”绿叶菜保供生产示范活动,示范面积共计13亩。推广水产养殖绿色生产方式12家,面积637.4亩,继续推进2023年尾水治理项目,建设面积125.88亩。(一)加强科技和装备支撑:1.落实种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区内优势种源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缩短杂交水稻育种周期,举办闵行区首届蔬果节。2.提升机械化水平:推进“机器换人”和“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建设。今年新增1家示范点和1家区级示范点创建工作。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都市现代农业项目、高标准农田和设施菜田项目,重点打造“百亩方”生态农田建设。4.加大与院校对接合作:继续引进节水抗旱稻,加强与上海交大闵行教授工作站的对接合作。开展茄果类种植示范,开展水溶肥配方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项目,此产品有效降低肥料投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1.加强耕地保护:落实30个耕地地力定点监测、16个市级耕地环境监测、8个国家耕地环境监测(3年)、75个耕地质量评价,有序推进土壤三普工作。2.促进绿色生产:落实肥药双减,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高效低毒农药,保障农药稳定供应。加强补贴审查与监管,推进绿色防控与养草灭草,完成比例99.43%。开展3个蔬菜监测点、3个粮食监测点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三)增强为农服务效能:1.加强人才培育:组织遴选培育2名“头雁”、4名“职业经理人”,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49人。2.落实服务保障: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第二批农业保险审查,保险补贴508万元,完成市级保险覆盖率80%任务。3.加强信息宣传:立足“闵行三农”“今日闵行”等新媒体平台,聚焦重点工作,扩大宣传成效。与今日闵行联合策划“侬看闵行”节气栏目,围绕无人农场、农事科普、农产品上市等老百姓感兴趣的主题,传承农耕文化,提升闵行农业显示度。 

三、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一是机器换人方面,机械与技术存在适配性问题。二是产业联盟和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机器换人技术指导服务,对配套农机具使用保养、蔬菜茬口安排等关键环节开展上门指导。组织现场观摩会,对叶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方面进行“耕、种、管、收”全流程机械化作业演示、现场交流解惑,提高农户对机械化生产的认识和理解。2、优化联盟内成员结构,邀请市农科院、上海交大等加入,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先进技术和新优品种在闵行落地生根,提升地产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研究联盟“能进能出”机制,建立准入退出清单。拓展销售渠道,建立多元化的销售网络,组织联盟内单位开展互联网销售培训,开拓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直供直销等新型销售渠道。开展闵行区优质品牌大米评比品鉴活动,发布“米行大米”品牌包装设计,促使农业产业联盟统一使用“米行”区域品牌、统一视觉标识,扩大知名度。延长优质农产品产业链,探索例如米酒、米糕、米粉甚至米面膜等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打响区域公共品牌,打造闵行地产农产品“金”字招牌。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逐步推进将绩效自评结果与全年工作安排相挂钩,自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自评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并根据相关要求公开绩效自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