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区民政局确保做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11月25日,区民政局召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确保做实该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各街镇老龄办主任、社区食堂及社区居家为老服务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区民政局副局长曹颖作讲话。 在会上,区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对落实老年人助餐场所、居家养老服务疫情防控及做好特殊老年人关爱工作作提示:各老年人助餐场所要实施限流措施、落实消杀管理、抓好扫码工作。同时,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要加强服务人员及服务对象的日常健康监测,严格落实回沪人员健康监控,按照相关防疫要求开展服务。 曹颖副局长在会上指出,要认清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克服麻痹思想、松懈心理,将防控措施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确保落实落细落到位。她强调,各养老服务场所及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要及时排摸服务人员情况,做到底数清、可溯源,并严格按照回沪返沪防控措施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管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排除食品、消防等安全隐患。 【重点工作】 我区积极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 近年来,我区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阶梯式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举办全区养老机构院长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长专题培训班,全区156名院长、设施长及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二是组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专项培训,全部养老机构院长、副院长、护理主管、社工主管、后勤主管等管理岗位人员292人参加培训。三是利用市、区两级培训平台,落实岗位培训,持续抓好养老护理员上岗证、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等级证书持证率逐年提高。全区共有养老护理员4649人,其中,高级护理员24人,中级护理员305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3682人,持证率79.19%,较全市目标值(74%)高5%。四是组织养老护理员参加市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组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五是依托本市开放大学职业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参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历教育。2017年开班以来,已有83人取得大专学历,总数名列全市各区前茅,培养了一批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工作交流】 江川路街道注重“脑健康”促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近三年来,江川路街道注重“脑健康”,促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在街道层面建立体脑激活中心,在片区建立体脑激活站,在居家建立体脑激活点。“1+N+X”的分级管理模式构筑了居家、社区、机构和医疗部门之间互转互通的全程管理方案。 一、推进脑健康公益科普 在53个居村开办了“记忆学堂”,招募并培育了一批认知障碍友好志愿者。联合市精卫中心、上海市六院、上海市五院、江川社区卫生中心等认知障碍友好机构在社区广泛开展认知障碍脑健康科普教育。评选了首批江川路街道“十大认知障碍好朋友志愿者”和“十大认知障碍友好机构”。发起“记忆的守望者”社会倡导项目,关注脑健康,预防认知障碍,关爱认知障碍家庭。倡导科学的脑健康理念,逐渐形成人人理解、接纳和友善的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人文环境。 二、开展脑健康早期筛查 通过与高校和三甲医院合作,为社区5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建立脑健康评估与服务档案。拓展江川医联体资源,打通医院分级转诊机制,提高社区轻度认知障碍及认知障碍早期就诊率和诊断率。发起“脑倍佳”长者脑健康早期风险筛查与评估项目,探索社区筛查的可行性,建立健康共同体和三级防控网络。与三甲医院战略合作,打通社区与医院之间的互转通道,形成诊断前与诊断后的无缝双向连接。通过赋能友好大使、增能友好机构,及早诊断,发现风险。 三、推动脑健康早期干预 通过对前期采集的社区基础数据分析,街道深挖本地社区资源,引入专业托管运营机构,提升江川认知障碍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为轻中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日间照料与康复训练以及家庭支持。为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创建社区体脑激活站,提供治未病团体综合干预服务,同时将站点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家庭,推动早期识别转为早期干预,切实有效降低社区认知障碍的发病率,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受益的行动目标。 四、探索多元照护模式 成立江川“知友之家”——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形成认知障碍家庭与社会服务双方资源的精准匹配。同时,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社区和机构端正式照护,提升社区照护服务机构的专业能力。建立专业医院诊断后与社区互转制度,加强非药物干预的有效性,为中重度认知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全面服务与专业支持,切实减轻家庭负担,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简 讯】 ★ 江川路街道积极落实区民政局关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要求,组织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长护险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开展线上培训,做到五个“明确”:明确要求所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必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上岗,所有服务人员均已完成疫苗接种,对于返沪人员落实回沪健康监控;明确服务对象要有72小时内核酸结果阴性报告,或者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结果;明确防疫工作要落实到服务全过程,正确佩戴口罩、手部消毒等,工作结束后防疫物品要清洁,做到一户一换;明确“老伙伴计划”志愿者要及时掌握封控对象的信息、动态、难题;明确服务机构做好工作场所消杀清洁工作,进出人员扫场所码,配合好防疫流调工作信息的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