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施后,将会对现在原本就紧张的儿童医疗工作带来直接的影响。目前全市的儿科专科医院、二、三级医院的儿科诊室均已在超负荷运转,儿科医疗资源及服务明显不足。私立的妇儿医院近年来逐渐增多,但盈利性的收费,不能被多数家庭接受。为此,进一步有效缓解儿童看病难,发展社区儿童医疗,让儿童小病就近治,必将提到日程。
对此,建议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专业评估后,开展儿科诊疗的标准化建设,规定儿科基本配置,制定儿科药品目录,规范儿科诊疗行为:
1、充分发挥儿科医联体的作用,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到三级、二级医院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区医师儿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建立社区医院儿科医生队伍,使儿童常见病在社区医院就能诊治,从而引导就医患儿不再到大医院扎堆,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与医联体医疗机构建立儿科患儿的转诊、预约绿色通道,避免延误患儿的治疗。
2、成立儿科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确立社区儿科建设标准,规范儿科专业建设,加强业务指导。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开展社区医疗机构儿科医师培训项目,提高基层儿科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由区卫计委负责,通过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吸引并培养一批从事儿科的专业人员,进一步充实儿科医师队伍,其中培训对象包括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全科医师(合格后加注儿科专业),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3、扩大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加强社区的儿童健康管理。在签约居民享受到的基本医疗服务,如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预约转诊等服务项目外,加入包括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项目。
4、加大社区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配备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增加儿科执业范围,使基层机构提供儿童内科常见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儿科是一个专科,专业性很强,加之儿科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社区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此,以发展社区儿童医疗为切入点,为真正提高儿童保健医疗水平做出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