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702159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课后看服务机制的建议
编号:0702159委员姓名:王瑾
提案
背景:

2021年7月23日,中办、国办发布了《“双减”意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新政要求,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让“双减”工作切实做到校内服务对象“全覆盖”、校外机构治理“全维度”、配套保障资金“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调研现状

(一)全覆盖实施校内课后服务。

闵行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8所,其中小学60所,初中39所,一贯制学校29所。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100%全覆盖,明确三段式服务要求和服务内容。

维度治理外培训机构

通过学校和教育公众号向社会更新“双减”新规和定期更新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引导学校规范选择校外合作机构90%以上的学校都根据校情引进第三方进行课后看护课程的合作。

(三)全方位保障财政资金配套。

建立校内课后服务支持保障系统,区财政增加520元/生公用经费和85元/课时津贴。学校按照上级专项使用要求,购买了第三方课程服务,用于提高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

问题及分析:

主要问题

(一)教师工作时间叠加式

截止2022年11月11日,全区小学在职在编教师平均每天参与课后服务教师人数占比91.44%。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后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弹性”工作制由于师资的问题基本无法实施

(二)购买课程资源散装式

各校实施中由于校情、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不同现状,学校在采购课程资源方面也是五花八门、各神通,“散装式”的课程引进方式对区域内不同学校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不均衡”。

引进机构管理粗犷

为了丰富课后看护的课程资源,教育局在市教委工作指导意见的引领下,向各学校推荐了第三方机构的白名单。上海市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后续缺乏操作细则,使此类机构属于粗犷式管理和监督

意见和建议:

建议方向

)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评估监督机制

课后看护质量评估需要制定统一标准,将其规范标准整理清楚,避免模糊和重复的条例标准,使引进的第三方课外看护服务具有更加细致、规范的标准可循,推进收费资金标准、监管《校外培训合同示范文本》全覆盖使用,一步步细化、规范校外课后看护第三方培训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融合课后看护资源丰富课后服务

其实在许多国家课后服务一直属于儿童福利,并不完全是学校教育方面,政府会以儿童福利角度来满足社会中儿童课后服务的需求。

针对我们的基础教育课后看护,应加强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关于《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课后看护服务机制的建议》课题研究。整合学校、学区、集团、街镇、社区、家庭等资源,发挥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丰富学校课程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

(三)加大看护资金投入提升服务质量

我国的课外看护服务自“双减”政策开始才在全国普及并发展起来,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十分需要政府财政资助或充足的资金来源。闵行区作为一个教育大区,区域内存在着较大的发展不均衡性,基础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延伸板块更需要通过政府拨、社会公益等多渠道引进校外服务机构,解决课程建设、师资不足等问题,切实提升每所学校每个学生在课后看护中接受到均衡优质的教育服务。

课外更多时间可以用于培养儿童的个性特长与综合素质,为社会储备全能发展人才,以此提高国家整体软实力与综合国力。充足的课后环境配以优质的课后课程既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融入能力,能够与中国新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王瑾委员 :

100%全覆盖推进小学课后服务。课后服务覆盖全区128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截止2022年底,课后服务的第一时段学生参与率98.9%,第二段学生参与率64.49%。教师月平均参与服务人数7375人,参与率98.14%

课后服务内容逐渐丰富。在做好“5+2”的校内课后服务安排,明确三段式服务保证课后服务时间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探索,盘活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挖掘资源,积极调动学校教师、社会志愿者、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参与该项工作,并建立健全校外力量引入和管理机制。截止2022年底,引进第三方课程资源的学校108所,占比84.38%

落实政策保障。针对调研中的问题和困难,区域建立“校内课后”服务支持保障系统,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保障课后服务有效落实。加强经费保障,用于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管理中心落实幸福“食”光点心服务,指导各校通过校家委会、学校食堂等各部门成立课后服务保障组,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回应家长需求。

20217月,教委成立“上海市校外教育质量测评中心”,聚焦素质教育领域优质课程与活动资源的推荐。双减”背景下建立了素质教育“大众点评”平台,有三类课程:一是学生的公益课程;二是进校服务课程,在6000多门课程里筛选了1802门优质课程,形成了市级校外服务机构大“白名单”。三是社会大课堂“上海小囡行走课程”,共设计了100条路线。闵行区将依托市级的优秀平台资源,推荐给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学校结合校情进行自主选择使用,保障第三方引进课程课后服务合理规范,高效开展课后服务。

区级建立引入及退出机制提示

教育行政部门将探索建立区域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相关制度,完善进入与退出机制工作提示,细化规范校外课后看护第三方培训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课后服务质量的监督与保障,提高教育服务能力。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