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艺术,是一座开放的城市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街头艺术是城市的品味和气质,它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温润人心。另一方面,文艺应让所有人都能够欣赏,街头也应该成为表现艺术的“基层”。而街头艺人,作为街头艺术的表演者,亦是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可以通过街头艺人展现在活泼的小天地。
2014年10月25日,上海首批获得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下称“市演协”)颁发“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的8名街头艺人在静安嘉里中心广场“上岗”,表演领域包括演奏、杂技、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自2014年至今,上海持证街头艺人已从最初的1批8人扩展到17批300余人,覆盖30余种乐器演奏,以及20多种手工艺展示。
闵行开放街头艺人演出,发现目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闵行区没有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闵行区内目前存在一些表演形式,但主要是组织方针对某个具体的节日或者活动对于艺人的定向邀请,呈现节日性、非连续性的特点,并没有与市演协的持证上岗街头艺人进行长期合作,且也没有演出的固定场所。
2、没有牵头部门进行统一规范与协调。在一些地方,街头艺人没有持证上岗,其表演活动受到法规限制或者缺乏明确的保障,使得他们面临被投诉或者禁止演出的风险。街艺演出涉及到区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目前没有一个部门牵头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缺乏相关的规范和措施。
3、街头艺人演出缺乏社会认同。街头艺人的收入依赖于人流量的密集与否,以及路人打赏的程度,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尽管许多街头艺人的技艺精湛,但社会对他们的职业认同度相对较低。
根据上面的问题与分析,对闵行区发展街头艺术以及开放街头艺人演出的建议如下:
1、做好顶层设计规划。由闵行区文旅局牵头,与市演协进行沟通和协调,邀约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确定街艺演出地点、内容等待选方案,组织市容绿化局、公安分局、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相关部门,对街头艺人的演出地点进行规划,确定各部门相关责任,以弘扬上海海派文化、东西方艺术交融、闵行特色手工艺展示等确保常态化运行。
2、规范民间艺人管理。闵行区文旅局对街艺演出进行定时督导,及时沟通和解决街艺演出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敦促各部门、场地方、演出方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为街头艺人的收入保障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街头艺人除了在固定场所演出之外,建议与区里各大演艺活动或者旅游节相结合,做搭配式的演出;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在街艺演出计划中安排非遗文化的表演,也为推广闵行非遗文化的宣传作出贡献。
3、打造人文艺术集群。闵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作为长三角交通的枢纽区域,可将街头艺人演出与艺术展览、文化论坛等其他形式融合,形成人文艺术集群。以“大零号湾”为例,“一尺花园”咖啡店和“一尺山海”美术馆已落地“大零号湾”国际人才会客厅,打造了文化创意、咖啡餐饮、绿植疗愈为一体的复合式科创服务空间。街头艺人演出的融入,可以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活力,最终打造出有科技特色、有艺术高度、有生命温度的“大零号湾”品牌形象,为闵行营商环境赋能,也与国际化接轨。
4、加大宣传力度。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利用短视频、政务网站、微信、微博等宣传媒体,作好街头艺人的相关宣传工作。一方面提升街头艺人的社会认同感,也能让居民走出室内,让消失的民间艺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让高雅艺术平民化,让更多市民参与其中,使我们闵行的文化格调进一步拉升。
区城管执法局将指导落实各街镇城管中队对街头卖艺中涉及占道经营的行为及时进行依法处理。
对于不涉及占道经营的街头卖艺行为,区城管执法局将及时向区文旅局、公安分局移交相关线索。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委员时参考。
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4年3月5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疏影路700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李国一 电话:13301756373
夏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开放闵行街头艺人演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闵行区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上海街头艺人发展进程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自2014年10月在静安区试点率先全国组织“上海持证街头艺人”有序上岗表演以来,上海街头艺人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和创新发展,成为了上海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中的一个品牌项目,深受广大市民及媒体的普遍肯定和赞扬,被人们广泛称颂为“城市的精灵”。
上海街艺的可贵经验之一是上海市演协(作为社会力量)与政府主管部门(包括各区局)联手,为街艺(艺人个体)在城市街头公开表演创建了一个可复制的常态化循环制度,且这三者之间各有分工,各司其职。经过近几年来的持续推广,不仅形成了上海街头艺人“全国率先”的良好声誉,而且更创造了在全国有示范作用和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工作模板。如今,上海街头艺人已经从当初的8位到现在的300余位,街艺工作仍然在不断扩展完善,继续提供“先走一步”的示范性经验。
目前上海已经有30余个固定场所支持持证上岗艺人表演。今年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聚焦“多空间、多场景、多维度”,推出20个展区,城市街头艺人围绕“在上海,遇见你,感动你”主题,为城市构筑具有烟火气的文化场景。
二、街头艺人管理流程
上海的街头艺人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负责遴选和管理:
①坚持不断更新,促使街艺阵容常年“保鲜”。作为牵头方,协会的主要职责是遴选艺人和节目把关,协会负责这十分重要的“第一关”。目前,艺人需持“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上岗。②扩大街艺影响,拓展新演点。“布点”及场地的开拓、协调和管理,是协会与各级政府和场地方携手的主要任务。③坚持规范管理,发挥督导员的管理作用。协会坚持对街头艺人内紧外松、规范管理的方式,常年依靠双方共守的街艺“十四条承诺”制度管理,以“街艺自治”的办法进行自律和约束。协会每周都组织召开督导员例会,对街艺情况每周、月、季度、年度进行汇总统计。④组织艺人培训考核,为合格艺人办证换证。协会坚持组织艺人培训,每半年检查考核一次艺人遵守承诺书的各项要求,包括考核表演内容的提升更新,上岗言行礼仪、专业水准等等。⑤坚持确保内容安全,建设一支文明规范的街艺队伍。协会负责对街艺的上岗表演实行严格的内容管理和文明表演,每个艺人必须预报全部表演曲目和内容,确保内容安全第一。⑥坚持反复排练,不断提高街艺节目质量。⑦坚持考评争优,激励艺人争当“最佳街艺”。协会每年开展街艺评选活动,邀请高水平的专业评委对音乐类、手工艺类艺人评选“最佳街艺”,鼓励艺人以最美的形象和最精彩的表演为上海这座大城市增光添彩。
三、闵行街头艺人现状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配合上海市文旅局、市演出协会,联合区经委遴选了上海万象城、中庚漫游城,共同打造了两个区级街头艺人演出点位,在旅游节期间为市民游客奉上不同凡响的文旅大餐。
此次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委员提出的关于开放闵行街头艺人演出的提案,局领导非常重视,牵头区城管局于2月2日召开线上视频会议再次听取了委员们的建议并就闵行街头艺人现状及发展开展探讨,文旅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钟瑾、区城管局、区文旅局相关科室人员参加。视频会上与会人员就闵行街头艺人现状做了介绍,并对委员们关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钟瑾带队市场科前往市演艺协会多次调研,了解了上海市街头艺人的现状,我局就政协提案中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大零号湾人文艺术集群的建议与市演协进行了深度探讨,大零号湾是产业园区,商业相对薄弱、人流量不大,可能在艺人收入方面会有影响,市演协推荐打造景区景点、网红地标等属于闵行的标志性点位。局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开会研究,深挖闵行景区、商业体和商圈资源,在充分考虑人流量、地理位置、可见性、噪音、安全舒适性等因素后,目前计划在闵行文化公园、韩国街、七宝古镇、得丘礼享谷文创园之中选取两个打造常设点位,其他点位作为临时演出场,从财政资金中拨取部分资金与市演协合作,费用用于协会对艺人的培训、奖励和设备购买等,由演协分配艺人排班演出,全年计划演出150场左右。
在后续的街艺工作中,我局将持续与市演艺协会、区城管等沟通,配合市演协遴选出更多符合条件的闵行街头艺人演出点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短视频、政务网站、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对街头艺人的演出进行宣传,提高艺术的城市参与感和艺人的社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