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法工作重要性日益突出。
1、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中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民守法”等要求突显出对于普法的重视,以及普法的重要性。
2、“八五”普法(2021 - 2025年)已近入关键冲刺阶段。
3、《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上海市守法普法工作要点》、《2024年度全市重点普法和依法治理项目》,体现了全力助推法治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的决心和举措。
二、普法的目的是树立法治意识、塑造法治环境,这些都离不开从小的学习和训练,而中学正是普法教育的黄金阶段。
1、法治力量来自于最广大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的权益要依靠法治进行保障,而法治的权威也要依靠人民的维护。但法治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更不是天然形成,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
2、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培养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社会阅历尚浅,是非观尚弱,普法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身认知和控制能力;与此同时,当下中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学习及理性思考能力,具有从普法中吸取最多养分的可能性。正因如此,最新刑事责任年龄已下调至12岁,而六年级到九年级开始全面学习《道德与法治》。
3、2024年我区教育局将“全面加强依法治教”作为工作要点之一,其中包括加强普法教育和法治主题教育活动。2024年5月,我区揭牌成立“闵行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一、我区作为人口及经济大区,普法工作尚有提升质效空间。
1、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活动,我区并未入选候选地区(根据各区自愿申报,市法宣办、市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初审后确定候选地区为松江区、嘉定区、静安区)。
2、《2024年度全市重点普法和依法治理项目》确定的23个普法类重点项目中,无我区的针对性项目。
二、我区为教育强区,中学普法工作尚可全方位加强。
1、“上海市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拟推荐第一批“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名单中,我区无中学入选。
2、正开展或拟开展的普法工作多以市级统一活动为主要载体,形式则主要集中在知识竞赛、作品征集,虽有模拟法庭、走进法院及检察院等优质活动,但整体上我区特色和亮点不够突出,宣传不足。
三、当下中学生热议领域、权益侵害的多发领域,普法不及时、力度不够。
随着社会发展,当下中学生对公平、正义、规则等意识觉醒更为提前。而与此同时,现如今的中学生更容易接收到更多违法、扭曲或不全面的信息,并受到影响,继而出现权益被侵犯(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产生误解甚至负面认知(如近日青岛逆行女司机打人事件)。与之相比,当下普法工作的提前性、针对性、时事性均有所不足。
一、拔高站位,基于前述,将中学普法教育作为提升我区普法质效的重点方向,在更前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学普法工作开展要有开创精神,同时又要注重总结和宣传,以此打响我区普法品牌和特色。
二、我区中学普法应以“法治育人、寓教于乐”为理念,在尽量不给学生“增负”的前提下,着重在于开展常态化、形式生动、贴近实际、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普法教育活动,让学生想学,学了有用。
三、具体有如下建议:
(一)挖掘常态化普法路径
1、开通学生(学生家长)日常反馈涉法问题的网络通道。发起调查(问卷)、调研,了解学生(学生家长)对于中学普法的看法、建议和期望,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素材、开拓思路。
2、在我区中学全面梳理、增添符合中学阶段认知的普法类书籍和教材。有条件的增设普法读书角,为学生主动了解、学习提供条件。
3、在兴趣课和学校大型活动中有意识地增设普法元素。例如以现行《道德与法治》为基础,在兴趣课中增加法律题材的辩论、调研、模拟法庭等,在学校文艺汇演中增加普法类节目(情景剧、小品)。
(二)统筹多样式普法资源
1、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全区统一编制中学普法系列课件,开展主题宣讲。加强法律顾问工作实效,定期对于时效性较强、热议的新闻热点中的涉法问题,统一口径,主动答疑、解惑。以上工作亦可利用好广播、午餐、班会等碎片时间,穿插式、多形式进行。
2、以“闵行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基础,挖掘打造其他法治宣传教育阵地(特别是具有红色法治文化、浸润闵行文化的主题),组成区内普法实践矩阵,配套走进法院、检察院活动,制定并落实外出学习计划。
张晓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多方位加强中学生普法,全力提升我区普法质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闵行区教育局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与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原则,不断提高全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您提出的建议,闵行区教育局已采取以下措施:
1.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开展学法普法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宣传及相关的征文、演讲、板报、手抄报、现场和网络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以“互联网+”为契机,在各校(园)内通过法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黑板报、文化墙、特色走廊等载体宣传法律常识、道德法治等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活动、“尚法杯”全市学生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征文活动、《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活动、“宪法卫士”网上竞答活动、宪法宣传周等,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走深走实。闵行区教育局荣获2023年上海市教育系统“送民法典进校园”活动先进集体、2022年上海市“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023年上海市“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2.在兴趣课和大型活动中增设普法元素。中小学法治教育每学期不少于四课时,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法治教育专门课程,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水平。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2023年11月24日浦江一中开展了德育课程“模拟法庭”展示活动。另外组织闵行区中小学生参与上海市法治文化节作品征集、“尚法杯”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征文活动、“春天的蒲公英——小法官网上行”活动等,其中上海市闵行区北桥中学《莫拿青春赌明天》获得上海市2023年优秀模拟法庭奖三等奖、优秀微电影三等奖、最佳法律故事。
3.夯实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积极推动《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贯彻落实,闵行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保持100%,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两名法治副校长。建立由法治工作机构人员、学校相关专家、外聘执业律师组成法律顾问队伍,加强法治工作机构条件保障。利用线上线下,邀请法治副校长根据不同宣传主题为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安全防护等法治讲座近百场,进一步推动校园法治教育工作。此外区教育局定期联合法院与检察院分别深入学校开展“百校百讲进校园”和“检爱同行——法治进乡村”巡讲活动,切实发挥法治工作队伍的作用。
4.打造建成众多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闵行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首届闵行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联席会议于2023年5月16日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小学举行。为拓宽法治教育空间,加强法治基地建设,区教育局秉承“法治育人、寓教于乐”的理念,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依托,打造建成了北桥中学毒品预防教育馆、纪王学校消防科普馆、师培附中国防科技馆等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组成区内普法矩阵,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和传媒技术,通过图文介绍、仿情景模拟、音像演示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形式生动、贴近实际、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普法教育活动。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