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项目的整体情况介绍:自行车是第三大奥运体育项目,每届现代奥运会涉及自行车比赛的奖牌数量有66枚,运动员配额有528人。我国自行车项目虽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但所获奖牌数量仍然与其他国家有着较大差距。
上海及闵行区自行车项目的成绩和现状:上海市作为中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钟天使作为上海籍自行车运动的奥运冠军,更为上海的自行车运动增光添彩。闵少体自行车队为上海一线队伍及国家队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包括: 徐超、张辉、吴俊杰、金智恒等,他们分别在全国及亚/奥运的赛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些优异的成绩都出自场地自行车项目。目前,闵行自行车队在编的十多名队员,多人已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希望通过专业场地的专项训练,更多优秀苗子能站上更高的领奖台,冲击奥运奖牌。
闵行历来是上海的体育强区,其中自行车项目更具优势及特色,但近年来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究其原因最为突出的障碍就是缺乏合适的训练场地,由此带来的运动员技能提升困难及梯队建设脱节的问题,不容忽视。
1、训练场地缺乏:目前闵行区自行车训练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公路机动车太多骑行非常不安全,但专业的训练赛车场馆又没有。平时的训练只能在室内骑练习台或者借用市二体校的训练场地,近年来能借用二体校场地训练次数也是屈指可数。这些困难直接导致训练教学训练无法进行深入和系统、科学的安排,对队员的专项技能的提升造成很大的困扰。
2、由于训练场地受限,不能拓招更多的运动员:目前闵行区已结合体教融合“一条龙”政策,建立了自行车项目的校园矩阵,包含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古美学校、君莲学校、华漕学校;一所高中: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一所职业高中: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一所高校: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但由于训练场地的缺乏,目前闵少体自行车队在编只有12人,无法从上述校园中,拓展选拔更多的合适青少年加入到自行车的专项运动中,运动员梯队即将出现断层。
3、没有专业训练场地,高强度紧张的比赛适应,队员在比赛中无法展开有效技战术配合,甚至容易发生摔倒等意外,导致比赛失利。即便现有队员已经专项能力很强,但是赛场上技术的生疏,直接影响应赛水平的正常发挥。
1、建设自行车专业训练及比赛场地,建设场地自行车骑行的综合性体育场馆,专门用于自行车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在拥有专业化场地的加持下,在封闭环境下,训练安全最大限度的保障的前提下让运动员从小建立对场地自行车骑行的意识,掌握专项骑行技术,更早建立技战术的融会贯通优势,让闵行区自行车运动在业界遥遥领先。
2、利用自行车专业场地的优势,周边的学生和群众有机会感受自行车运动的魅力,并积极参与进来,扩大专业自行车训练受众面,完善闵行自行车运动员的梯队化建设及体教融合“一条龙”的矩阵资源,选拔储备更多的优秀苗子,为上海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自行车项目优秀人才。为闵行体育增光添彩。
3、由于闵行自行车项目体教融合“一条龙”龙头学校-闵行实验高中,群益职业技术学校、闵行职业技术学院都在在马桥镇附近,建议马桥镇政府、区归土局进行相关调研。
2月5日,经与委员面商,委员提出利用紧邻闵行实验高中东南部的规划幼儿园用地,建设综合性自行车场馆。经核,委员提出的拟利用地块涉及已批《闵行区旗忠森林体育城02单元(MHP0-080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沪府规【2015】157号),具体为02C-01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幼托用地(Rs6),用地面积9007平方米。单元规划在用地性质上与已批控规保持一致。
建议贵镇根据单元规划,结合代表意见,充分论证教育用地调减的可行性和新增体育场馆的必要性。经充分论证,确须调整的,在取得教育、体育行业部门同意意见的情况下,由贵镇形成稳定的调规方案后,我局将积极与市规划资源局沟通,按程序推进项目。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一直以来,区体育局全面贯彻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推动闵行区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
(一)加强新时代体教领域深层次融合
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体教融合和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深度融合,推动运动项目普及和发展。区体育局整合闵行区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以一体化理念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建设“一校多品”并融入教学、训练及赛事体系,进一步巩固自行车等项目发展基础。
(二)促进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和保障能力,为学生参加日常体育锻炼提供有利条件,将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区域体育场地统筹保障范围。区体育局强化场地设施,增强学校体育发展和育人成效,以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更多的学校推动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场地设施升级,全面提升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和保障能力,推动闵行区学校体育“一条龙”布局、“一校多品”建设。
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和马桥强恕学校南侧的马桥教育预留用地,如果建成以自行车为主的综合型体育场馆,将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提升:
(一)巩固闵行自行车项目发展优势
马桥镇是闵行区唯一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上海ATP1000大师赛等国际品牌赛事,作为闵行多项运动项目推广与普及发展的重要区域,对体育运动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成综合性自行车场馆将进一步巩固马桥镇、闵行区的自行车项目发展优势。
(二)加深闵行体教融合程度
位于马桥镇的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和群益职校是体育“一条龙”自行车项目布局学校,建成综合性自行车场馆,有利于服务周边两所学校,促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为闵行、上海培养和输送优秀运动员
(三)形成马桥浓厚体育氛围
建成综合性自行车体育场馆,不仅拓展周边学校体育教育基地,同时也满足周边市民健身需求,再加上ATP1000大师赛和马桥镇三条兼具体育特质和文化内涵的骑行路线,形成周边浓厚的体育氛围,打造马桥运动文化生态圈,进一步推动马桥、闵行体育运动发展。
基于以上,建议马桥镇综合研判该处教育预留用地建设综合性自行车场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闵行区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马桥镇人民政府:
斯琴高娃委员提出的“关于闵行区马桥镇教育预留用地上建设综合性自行车场馆”的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本提案涉及的规划幼儿园地块编号02C-01,位于MHP0-0802单元。根据南部单元规划,本单元内共规划3所幼儿园,其中仅马桥元祥幼儿园为开办状态。
根据上海市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和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每1万人配建1所15班幼儿园,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建议马桥镇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幼儿园和综合性体育用地,满足幼儿园需求和学校、居民的训练、体育活动需求。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2024年2月21日
通过对02C-01地块用地情况及镇域内幼儿园分布情况进行调研,北松公路以北区域幼儿现集中在元祥幼儿园,根据规划人口、设施规模及服务半径要求,并征询区教育主管部门意见后认为02C-01地块作为幼儿园用地是必要的,已批控规的规划功能是合理的。另外,已批控规及南部单元规划在学校(马桥完中)周边规划的其他地块不具备调整用地性质设置综合性自行车场馆的条件。目前学校周边已规划有体育设施用地两幅(旗忠网球中心及文体中心体育场),建议相关诉求可结合旗忠网球中心改建或在旗忠森林体育城MHC10801单元13A-02B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过程中进行研究,或可结合试验区应用实践区中的青少年训练基地建设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