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去年的疫情形势变化,包括今年区两会在内,政府部门互联网视频会议需求量骤增。腾讯会议软件这样的互联网视频会议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身份核验、信息安全和技术维护等诸多问题,经常触及敏感的政府工作信息。这类的互联网视频会议缺少安全监管,存在数据泄密、截收、篡改等可能性。
目前互联网上免费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存在如下安全问题:
1、系统在互联网上,无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会议过程中政府部门视频会议的影像、音频、参会人员信息等敏感数据可能会留存在互联网平台上,安全性不可控。
3、身份认证安全问题,会议号等信息泄露,任何社会人员都可以伪造身份加入。
以上三点均可能对政府会议造成不可预测的风险和隐患,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摸底研究政府部门使用互联网视频会议安全监管方法和措施,并出台相关要求,避免在互联网上留存数据,防范敏感数据外泄,最大程度确保视频会议过程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以下七点建议:
1、使用专业的视频会议系统。政府部门在使用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时,应尽量使用由专业安全厂商提供的高质量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类系统通常会进行严格的安全测试和认证,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政府部门应在选择视频会议系统时,充分考虑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可靠的、有口碑的系统。
2、保护会议信息的安全。政府部门在使用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时,应注意保护会议信息的安全,包括会议过程中政府部门视频会议的影像、音频、参会人员信息等敏感数据。为此,政府部门可以选择使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确保会议过程中的敏感数据只能由会议参与者访问,并在会议结束后自动删除相关数据,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同时,在会议结束后,政府部门应当妥善处理会议数据,以避免数据泄露。
3、使用随机生成的会议 ID 和密码。政府部门在创建和加入腾讯会议会议时,应当使用随机生成的会议 ID 和密码,而不是使用固定的、易于猜测的会议 ID 和密码,以保障会议的安全性。如果使用固定的会议 ID 和密码,黑客或其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猜测或破解密码来加入会议,从而造成会议信息泄露的风险。
4、配置适当的安全设置。政府部门在使用腾讯会议等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时,应配置适当的安全设置,以限制会议中的不必要操作,减少安全漏洞。例如,禁用屏幕共享、录制会议、成员进出提示音、开启主持人审核加入会议等,以保护会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
5、使用多因素身份认证。政府部门应当强制使用多因素身份认证,例如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以确保每个参与者的身份都是真实可信的,并且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加入会议。这可以有效避免非法用户加入会议,从而保护会议信息的安全性。
6、保护个人隐私和保密信息。政府部门在使用腾讯会议等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时,应保护参与者的个人隐私和保密信息。政府部门应当尊重每个参与者的隐私权,避免在会议中公开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工作机密等。政府部门在会议中应当尽量避免泄露重要信息,例如电话号码、地址、姓名、工作职务等敏感信息。同时,政府部门应当为参与者提供合适的身份遮盖功能,如虚拟背景、屏幕分享等功能,以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和保密信息。
7、建立安全意识和培训。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安全意识和培训,使会议参与者了解有关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最佳实践。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发放安全提示信息等方式,提高参与者的网络安全意识,并教育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保密信息。
总之,政府部门在使用腾讯会议等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时,应该注重保护会议信息的安全和参与者的隐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会议的安全和稳定。同时,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提高参与者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保护隐私的意识,以共同维护会议的安全和隐私。
本建议中提到: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摸底研究政府部门使用互联网视频会议安全监管方法和措施,并出台相关要求,避免在互联网上留存数据,防范敏感数据外泄,最大程度确保互联网视频会议过程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降低使用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产生的风险,区大数据中心将从加强互联网视频会议ID和密码安全防护、配合区委网信办建立健全互联网视频会议安全标准规范、加强信息安全培训三个方面来保障互联网视频会议的安全。
一、加强互联网视频会议ID和密码安全防护。在创建和加入视频会议时,避免使用固定的或易于猜测的会议ID和密码,尽量使用随机生成的会议ID和密码,以降低被黑客或其他未经授权的人员破解或者窃听的风险。
二、配合区委网信办建立健全互联网视频会议安全标准规范。通过实施数据保护、认证用户、管理权限、控制接入、限制共享、保护隐私、确定退出方式以及监测和记录等方式,提高视频会议的安全性,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
三、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在提供便利沟通的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其中最大的短板在于人员安全意识的不足。区大数据中心计划于近期组织信息安全培训,提升视频会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区大数据中心将不断完善互联网视频会议相关安全措施,持续加强信息安全相关培训,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积极提升参与者保护隐私的意识,以共同维护互联网视频会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区大数据中心
2023年5月5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秀文路600号 邮政编码:201119
联系人姓名:罗璁 电话:33883190
尊敬的王威巍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第0702142号《关于加强互联网视频会议安全体系设计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针对提案中提到的互联网上免费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区委宣传部(网信办)积极与区科委(区大数据中心)沟通协商,研究解决措施办法。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尽量使用自建视频会议系统。目前,区建有两套视频会议系统,一个是政务外网的视频系统,另一个是政务内网的涉密视频会商系统。两个系统都有相对安全的保障措施,区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尽量使用区自建视频会议系统,减少通过腾讯等互联网视频系统召开会议。
二是加强互联网视频会议技术防护措施。对于确实需要通过互联网召开的视频会议,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视频会议ID和密码安全防护,在创建和加入视频会议时,避免使用固定的或易于猜测的会议ID和密码,尽量使用随机生成的会议ID和密码,以降低被黑客或其他未经授权的人员破解或者窃听的风险。
三是加强信息安全培训。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在提供便利沟通的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其中最大的短板在于人员安全意识的不足。区大数据中心计划于近期组织信息安全培训,提升视频会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区委网信办每年也组织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题培训,并将各单位网络安全学习情况纳入考核,不断强化各级网络和数据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