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602236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力度的建议
编号:0602236委员姓名:茅勤英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物(古建筑古树等)就代表该区域的历史文化的底蕴,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载体。闵行是一个有底蕴的地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如马桥文化,而且有大批的文物和传承载体如非遗的申请来保护,取得一定成效等等。
二、存在问题
(一)保护力度不够。很多古建筑古树古镇等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好好保护留下来,有的被强行破坏区域文化被动溜失等等。
(二)保护意识不强。很多文物生存环境很差,有的生长在杂草丛生或者待动迁乱堆物中等等。
(三)职能部门管理不力。由于全社会对于这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文物散落在管理范围之外等等。
三、建议
(一)成立专门职能部门,牵头梳理闵行文物情况,并建立相关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巡查、督查和考核,确保有人有部门管。
(二)编制闵行文物保护规划,并纳入闵行区整体规划,落实好发展和保护空间;落实专项资金进行日常维护和专题保护,尤其是每年应有一定量资金,这是对历史、文化等不断的传承和发扬。
(三)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对于破坏文物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有一定问责,并建立诚信体系给予一定处罚。
(四)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对于文物的历史进行梳理,编制专题文体,让老百姓了解,共同保护。另纳入区域旅游项目,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等等。
会办意见
区规划资源局 :
关于我区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区文广局负责我区各级文物和“三普登录点”。针对茅勤英委员提案中提出的关于“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并纳入闵行区整体规划”的建议,目前在编的《闵行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区总规”),充分对接了区文广局牵头开展的《闵行区历史文物保护专题研究》,对专题研究中明确的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保护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巷等历史风貌保护要素统筹予以纳入在编区总规,并提出了相关分类管控策略。
会办意见
区经委 :
在A级景区创建、日常旅游宣传推广中,区旅游局十分关注文物保护。A级景区创建标准中,景观、生态、文物、古建筑保护(细则一)、旅游景区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细则二),都有明确考量标准,引导景区关注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在“白相到闵行”官方微信中,我们专门开辟了“老底子”专栏,每周五深度报道与闵行旅游相关的历史文化,在介绍闵行传统文化、珍稀文物的同时,唤起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下一阶段,区旅游局将在A级景区创建、管理过程中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并通过日常旅游宣传扩大旅游相关的文物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闵行区旅游局
二○一八年三月二十日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茅勤英委员 :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我局也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现将您提出的主要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成立专门职能部门”的建议
闵行区现存文物保护单位144 处,其中已定级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38 处,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 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 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 处,另有文物保护点106 处。闵行区已建立文物保护相关制度,明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一是在区层面上,建立了由副区长任组长、区文广局局长为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在街镇层面上,2012年,由分管副区长、区文广局局长、各街镇分管领导、文体中心主任联合签订《上海市闵行区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不可移动文物的属地化管理。对于未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围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现存历史遗存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工作,如建筑(老厂房)、设备、实物、图片、口述历史(录音)及编写相关材料等。
二、关于“编制闵行文物保护规划”的建议
目前在编的《闵行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对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整体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分类保护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 区相关职能部门梳理了闵行区全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类保护要素,完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坚持以原真性导向,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并建立创新更新活化的政策机制,鼓励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建立由政府、居民、开发商和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保护利用的平台和机制,设立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护,拓展多元的保护资金来源。同时,区文广局、区财政局于2013年,联合制定《闵行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经费暂行管理办法》,将基层长效性机制体制建设、文物工作信息员和文物安全巡查员队伍建设、上报文物突发事件的及时性、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纸质档案管理的完整性、文物隐患整改的及时性等列为考核量化指标。
三、关于“建立追责问责机制”的建议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各街镇建立了所辖区域内按月巡查、信息汇总及上报制度,闵行区博物馆建立了按月巡查制度和监测保护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文物普查,并根据巡查结果调整保护对象名录,制定抢救性保护机制。2017年,区博物馆共巡查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点10余次,覆盖全部点位,处理文物突发事件10余次,并根据巡查检查情况,不断完善我区现存的144处不可移动文物档案的相关文字资料。
四、关于“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的建议
2017年,闵行区博物馆(张充仁纪念馆)共计接待观众逾6.5万人次,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参观观众赠书活动;“6.10文化遗产日”面对全市免费开放区内部分文物建筑,举办“我的家在闵行”有奖征文活动;暑期期间,举办“大手牵小手 博物馆探秘”、“小小讲解员”培训;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将参观博物馆纳入“我的天地我作主”系统活动等。除此之外,区文广局从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入手,积极挖掘文物产生的时代背景、承载的历史信息、包涵的历史故事等,整理出版《闵行往事――上海闵行文物保护单位故事集》,并通过14个街镇文体中心为平台,免费向市民发放。区旅游局在“白相到闵行”官方微信中,专门开辟“老底子”专栏,每周五深度报道与闵行旅游相关的历史文化,在介绍闵行传统文化、珍稀文物的同时,唤起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下一阶段,区旅游局将在A级景区创建、管理过程中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并通过日常旅游宣传扩大旅游相关的文物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2018年4月11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凌路198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万奕琳 电话:549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