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602094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加快闵行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
编号:0602094委员姓名:邵贵强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闵行区医疗卫生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也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区域内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中医药发展滞后,老百姓需求得不到满足,是现今最为显著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首次将中医、西医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但是截止目前,居住着250多万人口的闵行区还没有建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本市各医疗机构已有130多位上海市和全国名中医,但闵行区为0。闵行区的中医药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市的其他区县。

20177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二章第十一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第七章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闵行区已经布局一南一北2家区级中医医疗机构,分别位于吴泾的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吴泾医院)和位于七宝的闵行区中医医院,后者已规划获批80多亩土地,医院新建成后将全面委托龙华医院(三级甲等)管理。而目前已经与上海中医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建三年有余的闵行区吴泾医院(二级乙等),仅占地15亩,开放床位不足300张。去年117日,闵行区委朱芝松书记在东方广播台《市民与社会》访谈栏目中回应市民问题时明确说到,紫竹高新区配套建设在医疗方面把“吴泾医院改为三级医院”,但至今没有完整的规划。

建议:

1、在区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和《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菜“十三五”规划》,编制闵行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2、以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闵行区中医院南北二个中医院院为中心,借助岳阳医院、龙华医院两大中医医联体,联合区域内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社区服务中心中医科构建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完善组织架构,在区卫生计生委领导下增设闵行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参照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设置框架,由1名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专职担任办公室主任,下设若干处室和管理人员,负责规划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质控管理和内涵提升等,区人保局给予一定数量的人员编制配备。

4、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名中医工作室,培育区级名中医等,在重点学科建设、科研课题项目等方面确保有一定数量的中医药项目入选,每年区级财政预算确保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到位。

5、为尽快实现闵行区政府2014820日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共建吴泾医院转型发展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吴泾医院应在原有的位置上扩建或异地重建。

会办意见
区发改委 :
对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0602094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办理结果: 闵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邵贵强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闵行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闵行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将区中医医院作为中部区域医疗副中心、将其建设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区域中医医疗服务龙头;将吴泾医院转型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南部区域医疗副中心;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专科)医院中医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组成的中医医疗联合体。邵贵强委员所提出的加快闵行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与闵行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三年滚动计划(2017-2019)相吻合,能有助于推进闵行区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闵行区高度重视区域医疗设施建设,每年均安排相当的资金用于卫生医疗设施的新建、改建、维护等项目,如区吴泾医院病房楼改建工程、区吴泾医院中西医结合修缮工程等。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配合贵委做好相关工作,在项目立项审批、资金计划安排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闵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3月16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沪闵路6258号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孙卉 电话:24033289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邵贵强委员 :
一、编制闵行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闵行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精神。根据《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对中医药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完善区域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同时,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优化中医药工作机制,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闵行区通过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期满复评审。但我们也看到中医优质资源对基层辐射力度尚需加大,中医药内涵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根据《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下发了《闵行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闵卫计〔2016〕108号)。聚焦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包括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模式、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等。 二、构建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十三五”期间,将强化以区中医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提高群众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和获得感。主要做法: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简称“中医药AHS”),鼓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管理输出、技术辐射和人才培养为主要形式,构建中医药医学教育和区域中医药卫生服务综合发展的健康服务体系,带动区级中医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级。继续深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筹)的合作共建,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为建设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七宝地区新建闵行区中医医院,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托管。二是加强区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建设。区级综合性医院继续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巩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区妇幼保健院着力提高妇幼等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所有社区中医综合服务区能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敷熨熏浴、骨伤等《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中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推广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利用的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持续推进“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再创建1-2所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专病门诊,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服务下沉。探索建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在区卫生计生委领导下增设闵行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17年6月经区编委研究决定,在区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数、编制数不变的前提下,区卫计委增挂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牌子,并落实专门内设机构,履行区域内中医药工作管理职能。 后续,区编办办将配合区卫计委按照闵行中医药工作实际,根据人口数、床位数等指标,在总量控制的同时,统筹安排,科学合理核定人员编制,满足中医药工作需要。 四、加大对中医药扶持力度。(一)中医药人才培养,引进名中医工作室,培育区级名医方面。一是通过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中医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医师到区内中医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点执业或者定期出诊、巡诊,就近为基层群众服务。二是加大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到2020年末,实现每万常住居民有0.6名-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社区全科医生比例不低于20%。三是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区级中医类医院积极引进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吸引、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在闵行区现有的社区中医师带徒师承教育基础上,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重点培养一批区域名中医、优秀社区适宜人才。(二)中医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方面。一是加强对以中医优势病种为纽带,依托中医AHS,拟建立2-3个覆盖三、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优势病种专科专病联盟。二是以闵行区医学特色专科建设工作为基础,加强中医临床学科的建设,提升学科水平和能力。在2017年闵行区新一轮21个医学特色专科建设项目中,中医类特色专科有3个,分别是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筹)“中西医结合肾病科”和“呼吸内科”,以及闵行区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同时在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方面也加大对中医药类课题的支持力度,2015-2017年区卫计委科研课题中立项中医类课题占比分别为18%、20.31%、23.08%,立项经费占比分别为19.24%、20.15%、20%。(三)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方面。区委、区政府把中医药服务作为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逐年加大投入力度。2014-2016年度中医药事业经费投入分别为8737.6、9407.0和10964.6万元,分别占全区卫生事业经费总投入的10.79%、11.00%、10.58%,各年度中医药事业经费投入均达10%以上。 五、吴泾医院扩建或异地重建。2014年闵行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开展区校共建,原区吴泾医院冠名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闵行分院,整体功能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划期内床位建设400张。但目前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筹)的占地面积、规模、设施等无法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随着国家特色小镇的创建,紫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大学教育园区、商务住宅区、高级别墅区以及虹梅高架的开通,未来不久的15号线、23号线地铁的开通和规划,吴泾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鉴于此,根据《上海市卫生设施专项规划》、《闵行区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2014-2040)战略报告》,闵行区积极开展《闵行区医疗设施空间规划(2016-2040)》的中长期规划研究。根据研究报告,建议规划期内在紫竹园区新增一所综合性医疗机构,规划床位900张。区卫生计生委将密切关注吴泾地区服务人口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情况将中长期规划分解至五年规划并积极加以落实。吴泾地区也已落实卫生用地的规划,区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设方案。 感谢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