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住祖国大陆的台胞总数尚无统计,其中上海就有20多万常住台胞,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闵行区的常住台胞台商人口已经位列上海第二大区,仅次于浦东新区。随着两岸关系和沪台两地交流的不断发展,台胞已成为闵行区外来人口的一个特殊群体,台胞“扎根”大陆也渐成趋势,就学、就业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就学
国台办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台湾同胞子女在大陆中小学和幼儿园就读工作的若干意见》一文指出:凡经批准设立的公办和民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中等职业教育机构都可以接受台胞子女就读。台胞子女在入学、入园和升学的条件、学校安排、收费等方面均享受与当地大陆学生同等待遇,并创造条件给予适当照顾。
就近入学和设立台胞子女学校是贯穿大陆台胞子女就学的两大主线。目前闵行区现有少数几家“台商子弟学校”,其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孩子将来报考岛内高校,但如今,希望子女在大陆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闵行台胞不断增加,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大陆中小学。但是目前,闵行区台胞子女就读大陆中小学在多数地方还处在“体制外”,存在许多不便。虽然政策规定,在上海投资、就业的台胞同住子女可就近进入上海幼儿园、中小学就读,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但也有很多闵行区台胞子弟在因大多无当地户籍,造成无法正常进入就近公办中小学求学。地方教育部门没有专门的规定,学校对招收台湾学生没有可依据的具体办法,台胞子女往往被按较高的标准收费,只有须额外支付一笔可观的赞助费,方可进入就学。
二、就业
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读大陆高校的台湾学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大陆工作。2005年修改后的《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放宽了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应具备的条件。但据相关调查显示,台胞在大陆就业问题最大的障碍就是职业资格的认定。许多台湾的学历证件及职业资格证书例如,法律职业资格证、医生从业资格证等无法获得大陆的承认,有些资格证书又是台胞无法办理的例如:教师资格证,这些原因限制了台胞特别是台湾籍毕业生在闵行区的公平就业机会,并使其在某些领域无法享受与其他大陆公民的同等待遇。
建议
一、设立闵行区台胞就学就业服务中心。以本区民间社团为平台,发挥工商民营企业就业岗位多的优势,同时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争取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可以用研讨会的方式,了解闵行区台胞和用人单位要求,建立网络平台方便双方信息沟通;还可以举行专门的人才招聘会。由于台湾当局不承认台生在大陆高校取得的学历,因此应设立专门机构为他们就业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学习工作问题,可以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允许符合条件的闵行区台胞办理《上海市居住证A证》,享受与本区居民同样待遇,减少因身份障碍给台胞在就学、就业及生活上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二、适当在闵行区增加接收台胞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数量,建议有持闵行区房产证或长期居住证的台胞子女可优先免赞助在学区内就学。每个年级适当放开台胞子女就业名额,让台胞子女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逐步开放并承认闵行区台胞在台湾地区获得的各类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
四、把在闵行区高校毕业的台湾籍毕业生统一纳入本区大学生就业服务范围。
随着两岸的交流,闵行区的台湾同胞已经成为闵行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切实解决好本区台胞就学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更能增强台胞对大陆的认同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