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703151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完善团结河道两岸健身步道的建议
编号:0703151委员姓名:喻曼
提案
背景:

2021年2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及:围绕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优化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2025年,实现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左右

闵行区莘庄镇团结河北起东吴路,南至沪杭铁路,纵向贯穿于莘庄老城区内,两岸居民小区众多。2020年上半年,团结河道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整治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沿河截污、新建桥梁、新建步道、新建栏杆、绿化布置及生态净化、灯光、电子系统等,达到“沿水而居,沿水而行”的改造效果。在河道整治的基础上,周围新建桥梁、栏杆、步道等也同步推进。建成的团结河两岸步道总长约2800米,宽度1.2-1.5米,北至南辅路,南至莘浜路,为莘庄居民提供了新的优美的城市滨水休闲区,进一步营造宜居的蓝绿共享生态廊道

问题及分析:

根据对团结河健身步道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存在部分可改进的空间:

一、健身步道被多条马路割裂,无法形成整体,且步道与马路连接处未设置安全标识、人行横道及人行设施,大量行人违规横穿马路,具有较大安全隐患

1、健身步道被莘北路、莘沥路、莘谭路、莘松路、莘建路等多条马路割裂开,使得健身步道不具有连贯性

2、在此情况下,上述马路连接处未设置人行横道及人行设施,导致行人多违规横穿马路

3、上述马路连接处缺乏明显的安全标识,容易引发交通拥堵或事故

二、步道两边灯光比较昏暗,且部分区域受到地形所限,人行通道比较狭窄,无明显安全标识,步道缺乏紧急救助设备,行人出行有一定安全隐患,遭遇突发情况应对不足

三、步道缺乏休息场所和配套健身设施,且设施出现使用障碍时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体验感较差。

意见和建议:

 一、在步道与马路的连接处增设安全标识、人行设施,确保行人过马路的安全及车行通畅,并在日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增添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进一步增加步道连贯性,减少拥堵与交通事故的发生。

1、在步道马路连接处,考虑设置人行横道线、车辆减速带、交通缓行指示机动车慢行提示等安全、设施。

2、在日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考虑建设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避免行人与车辆共享同一道路空间。

二、增加步道布局图示和AED等紧急救助设备,增强照明,进一步减少行人活动安全隐患。

1、步道两端及连接处设置步道平面图,对地形及距离进行明显标识,进一步保障行人客观安全和主观感受。

2、优化照明设施,提升现有设施照明亮度或增加照明设施,在步道的关键节点和路段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市民在夜晚也能安全的进行健身活动。

3、增设AED等紧急救助设备,并设立休息站,提升行人或病患突发情况的应对效果。

三、增设休息场所、配套健身设施,依托科技手段,建立反馈机制、健康监测系统等,增强市民体验,并定期进行管理维护。

1、增设休息点、休息长椅等设施,以便行人休息或紧急停留。

2、通过交互系统,提供健康检测、语音警示或导航等服务。

3、通过智慧系统,建立市民反馈机制,鼓励市民提供意见和建议,通过收集市民的反馈,进一步了解需求并解决问题

4、增设配套健身设施,满足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

5、加强管理维护,定期对健身步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喻曼委员 :

 一、关于步道与马路衔接相关问题

1、在步道完工时计划在连接处设置斑马线,征询过交通部门,反馈此处属于桥接坡,不建议增设红绿灯与斑马线,且现状桥东西两侧50米左右,已经设有斑马线,同时也设有车辆慢行、事故易发路段等警示标识。行人应遵守交通法规,可以东西向短距离绕行,左右观望后通过斑马线穿马路,确保人行安全。与您沟通后,计划年内在上下台阶处设置行走安全提示(如上下台阶、过马路等安全提示语),镇水务站计划在年内设置必要的安全提示,促进行人遵守交通法规和降低事故发生。

2、团结河步道贯通范围,南至莘浜路,北至南辅道,中间横跨有莘松路桥、莘潭路桥、莘沥路桥、莘北路桥,桥下空间小,桥底标高低,不具备桥底步道贯通条件。若在步道与市政道路连接处附近建造人行天桥,则需地下设置桩基,连接处地下管线多而复杂,桩基无法避让管线,可行性低。现状步道只能采用阶梯式台阶方式衔接市政道路。

二、关于步道设置平面图、ADE等紧急救助设施、增强照明等相关建议回复

1、因步道为南北方向,呈直线形状,分布于河道两侧,镇水务站认为无需在所有步道与市政道路衔接处设置步道平面图,可在局部位置适当设置。

2、因团结河整治项目尚未竣工验收,尚未移交纳入常态化管理,草坪灯损坏较多,造成灯光亮度不够及局部照明缺失,年内竣工验收前,所有灯光设施将一并维修,并纳入长效管理,确保步道灯光照明度。

3、现状团结河两侧步道狭窄,河道蓝线范围小,河道范围内没有空间设置ADE急救设备,镇级河道设置此类设备必要性不充分,计划年内在每条段河道两侧增设救生圈,以备坠河救助之需。

三、关于增设休息场所、配套健身设施,依托科技手段,建立反馈机制、健康监测系统等建议的回复

1、因团结河现状步道狭小,河道蓝线紧贴步道,没有空间设置休息场所,目前已在步道空间充足的区域已设置一些休息座椅,供路人短暂休息。

2、团结河步道行人多数为附近小区居民,在小区内沿河均已设置健身器材,若河道边再设置健身器材,必要性不强。

3、团结河为镇级河道,步道的主要功能是河道防汛应急通道,同时也是附近居民出行、休闲散步所用,设置健康监测系统不利于防汛通道应急之需。

4、团结河在局部区域已设置河长牌,可通过河长牌上的联系电话反映相关河道问题,可作为反馈途径。

5、团结河整治项目于2021年5月底完工,内容有:新增步道、灯光、绿化、桥梁、等设施,目前项目尚未完成竣工验收,待年内完成竣工验收且移交后,将河道设施一并纳入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道设施完好、步道及水面整洁。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