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户外骑行的大热,火爆出圈。骑车正在从原来的代步、通勤功能逐渐转变为时尚、休闲、社交的户外运动,并逐渐形成一种骑行文化。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2100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中高档自行车内销同比增长30%以上。2023年11月电商节,自行车整车、骑行服饰、骑行装备 “三大件”的销售涨幅都超过100%。其中公路自行车暴涨300%、自行车码表及配件增长230%。在新一轮需求的拉动下,我国作为自行车大国,也迎来该行业的“第二春”。户外骑行正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走向自然、拥抱自然、乐享生活的新潮流。但在面对爆发式的增长,有些阻碍健康有序发展,构建骑行文化圈生态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
1、组织实施有待强化。2023年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骑行等户外运动的长期发展给予了政策层面的支撑。但区级层面未出台相关的户外运动或和户外骑行文件政策,未明确主管或者牵头部门,未成立与文件相对应的协调组织和机构,也未明确相应的配套资金扶持以及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规划。其次,户外骑行的市场资源也未进一步激发和整合,未有效发掘国内外厂商的对骑行产业的基础发现功能。社会共治共享局面还未完全打开,社会团体等民非公益类组织未建立,志愿者团体的功能还未发挥,专业骑行的赛事组织机构的的功能还未挖掘,户外骑行的宣传氛围和科学健身的普及范围还未扩大。
2、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山川、湖泊、森林等自然资源缺乏的条件下,根据我区实情,探索如何利用城市和农村道路、河流、公园、景区、场馆、等公共资源开展户外骑行,提供基本的骑行资源,是要解决户外骑行的基本问题。首先现有非机动车道混骑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加之城市道路建设中机动车主干道拓宽,压缩非机动车道空间,造成骑行的不通畅不安全。其次,辖区内缺少户外骑行的指定区域和路线。申兰路申昆路、苗江路、东岸滨江骑行线路的走红,甚至周末出现大批骑行团,以至于出现骑行限速。就说明了大量的城市户外骑行需求和缺乏道路骑行资源的矛盾。
3、赛事、品牌有待建立。每年ATP上海大师赛在旗忠网球中心的精彩演绎,带动了闵行网球文化运动的发展,将小众的网球运动带入大众健身视野。崇明区体育局主办的崔克100环岛慈善行;上海地产公司主办的“船骑之旅,码上出发”都是2023年流量较高的户外骑行体育赛事。生动的案例说明政府主导的大型赛事为载体能充分激活各级市场主体的动力,带来良好的社会反馈。促进骑行运动产业和旅游、文化、康养、研学等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更好地践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体育赛事作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的增长点,让小众运动变成大众健身,加快我区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区发展委、区体育局应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将发展户外骑行产业纳入相关规划,纳入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其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多元经营主体,比如吸引凤凰、永久、崔克、闪电等国内外大厂投资发展,引进国资的久事、民营的洛克公园等赛事运营主体参与规划和项目的落地实施,积极与区内的头部企业如共享单车的哈啰,电动自行车的绿亮规划市场发展,探索灵活多样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区级自行车协会组织,激发社会团体活力。发挥官方平台与新媒体联动优势,宣传户外骑行产业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公众的认知和关注度。同时也需要加强和相关媒体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的宣传和推广。
2、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在现有公园的周边道路开辟专属骑行道,发挥公园的休闲健身辐射功能。比如在闵行区体育公园周边打造骑行绿波道,在闵行区文化公园打造自行车文化道,在浦江郊野公园,浅谈公园打造亲子骑行道。在体育场所改扩建,有条件地加入骑行通道。错峰利用开放式楼宇园区内部道路开展骑行,各街镇要建设一条有自身文化特色的骑行线路,串起文娱消费市场。在新建和改建的骑行道上设置醒目的、统一设计的骑行标识、标牌。在骑行线路上新建或者依托现有场所建立骑行驿站,提供补水、能量补充、补胎简易维修等保障服务。
3、加大赛事活动供给。今年马桥镇开展的“骑乐无穷,青情逐梦”的两岸青年骑行活动,华漕镇在建党当百年之际开展的红色骑行都是街镇融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体育+文化的骑行活动。区级层面也要开发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户外运动赛事和节庆活动体系,结合自然、人文特色资源,培育户外运动赛事与节庆活动,探索与国内户外赛事的专业机构合作,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赛事与活动品牌。引导和支持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多样赛事, 打造一批“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体旅融合品牌活动。
区体育局:
姚欢委员、徐极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构建户外骑行文化圈,让小众运动变成大众健身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委工作职能,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将推动户外骑行相关工作纳入《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大力推进黄浦江、大治河、苏州河‘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形成以区域级廊道为核心、城市级绿道为纽带、社区级绿道为补充的三级绿道网络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争创国家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扶持推广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培育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户外骑行由小众运动向大众健身转变。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报告中,对涉及绿道建设、体育赛事的目标和任务作进一步明确,并结合前一年计划报告的编制,对相关任务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回顾,提出下一年思路和举措。
闵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3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上海市沪闵路6258号 邮政编码:201100
联系人姓名:脱健艺 电话:24033286
骑行活动在闵行已落地多年,引导部分街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骑行活动。比如马桥镇发挥ATP1000网球大师赛带动效应,连续多年举办“相约大师赛、骑行游闵行”骑行嘉年华活动,将“旅游、骑行、大师赛”巧妙结合,打造“旅游体育”模式;浦江镇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举办花田骑游活动,领略闵行美丽乡村的大美景象;华漕镇依托国际家庭日活动举办骑游活动,邀请中外居民通过骑行的方式游览华漕、感受华漕。
此外,闵行区体育局积极打造“全‘闵’健身e起来”群众体育赛事平台,建设包含特色赛事、品牌赛事、主题活动、职工体育系列赛等在内的赛事体系,覆盖路跑、水上运动、球类等项目,培育具有闵行特色的运动项目。指导街镇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举办球类、棋牌、拳操、健身舞等“一镇一品”赛事活动,打造社区健康运动会,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
未来,区体育局将继续加大赛事活动供给,结合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特色资源、商文旅展活动等,在不影响市政交通、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现有骑行活动团体资源,培育户外骑行运动赛事,引导和支持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承办骑行等户外赛事,打造体文商旅展融合活动,丰富“全‘闵’健身e起来”全民健身赛事体系。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