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提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坐落于朱行老街上的敦义桥,是一座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的单孔古桥,古桥在抗战时期受到日军的毁坏,饱受各个历史时期的沧桑,承载着梅陇朱行一带人民对曾经往事的回忆。2016年9月5日,敦义桥被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宣布成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敦义桥所处地理位置又是一个待开发的地段,因此,该桥常年被杂草丛生包围,淹没在繁华城市背后的废墟中,无法展示其独特的人文色彩。
2、我们梅陇委员们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来到与敦义桥一墙之隔的晶城中学,听取学校校长孙强对学校以中医药教学特色的发展历程,介绍如何以学校中医药教学特色为文化切入,充分挖掘丰富的社区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传统文化传播和体育设施对市民开放,融入社区服务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学校也曾在2017年7月1日向梅陇镇提出“关于将敦义桥划归到晶城中学进行原地保护”的申请介绍。
3、根据与梅陇镇规建办沟通了解,下图中标红点的区域即为敦义桥的所处位置,目前规划中,朱行路东侧是敦义桥、规划中幼儿园用地、晶城中学、规划绿地将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讲朱行路的开通,正好把学校与古桥自然分隔形成一个整体区域。
4、晶城中学的学校门牌号注册地是朱行路16号,现因朱行路目前没有开通,学校的大门暂借用朱梅路上的消防通道作为学校出入大门。
1、关于敦义桥的保护和修复。由于历史原因,敦义桥目前处于废墟状态,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我建议区政府在修复过程中,充分考虑保护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确保修复后的敦义桥能够真实地展示其古老的魅力;
2、恢复晶城学校朱行路校门地址,在校门的改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与敦义桥的修复、将来幼儿园的新建形成整体规划;
3、挖掘敦义桥背后的历史,讲好梅陇人文故事。特别需要找到的是古桥演变过程中与梅陇、朱行百年来的市民生活中所蕴含的人文故事,丰富人文梅陇的“乡音、乡情、乡愁”,通过敦义桥所承载的文化,增强梅陇市民热爱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4、建议将敦义桥与晶城中学特色教学相结合,将其融入学校的文化宣扬中。晶城中学以中医药教学特色为主,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学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可以将敦义桥作为一个开放的教学点,供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参观和学习。学校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等,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医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交流活动。
相信敦义桥可以重新焕发出人文色彩,丰富学校周边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梅陇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阵地。
梅陇镇人民政府:
汤向荣委员提出的“关于让朱行老街古桥(敦义桥)重焕光彩,点亮梅陇文明实践新阵地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近年来,闵行区积极实施本土乡愁文脉焕活工程,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打造守护乡愁记忆、讲述本土故事、凝聚人文温度的幸福城区。闵行区高度重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针对敦义桥的人文故事挖掘与本体保护修复,内容如下:
在挖掘敦义桥背后的历史方面,根据《梅陇志》《梅陇史话》等相关材料记载,一是敦义桥本体。敦义桥,位于原朱行镇东首南侧,今梅陇镇朱行二居委虹梅南路1258弄145号东侧。其始建时间不详,曾名久文桥。根据桥身题刻“光绪甲申年冬月榖旦”“里人集资重建”款识,其重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该桥为花岗石质,单孔拱桥,略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敦义桥总长约15米,中宽3.10米,拱径约7米,顶心石浮雕精美的灵芝漩涡纹。东、西两侧桥额均刻阳文桥名。2016年9月5日,敦义桥被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梅陇史话》中提到:“自古以来,本地乡人生性纯朴,追求仕途而热衷科考者极少,大多不喜欢远游,崇尚敦本,热爱乡土,安居乐业,守望家园,以致形成‘敦本尚义,守望相助’的传统风俗和处世观念”。敦义桥中“敦义”二字,就有“注重根本、推崇义气”之意,充分表达乡人崇尚厚道和仁义的情怀。
二是敦义桥历史上所处的地理环境。敦义桥所处朱行镇(今梅陇镇范围内),原名“朱家行”。明代万历年间,莘庄朱恩家族的后人在三十六保四十七图建造新宅院,人称“朱家庄”。后来,渐建起石板路街市,人称“里行”(今朱行村五组、七组、八组)。后因八尺沟河道淤塞,商户均向南移,渐形成“朱家行”(俗称“外行”,今朱行村三组、四组、九组)。明嘉靖《上海县志》刊载的《上海县全境地图》上,“朱家行”被赫然标注,说明其当时已形成集市规模。清乾隆年间,这里形成集镇规模,正式始称“朱家行镇”。清同治年间,老春申塘疏浚,附近店铺移此,市面更盛,遂称朱行镇。1923年沪闵公路开通后经过朱行镇,并在此设公交汽车站,乡人出行更加便捷,也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敦义桥现为旱桥,但其曾跨于老春申塘上,是老春申塘上的古石桥之一。1978年以前的春申塘并不像今天那样宽阔挺直,而是顺地形而流,以致弯弯曲曲,走向多变,胜似一条游龙绵延曲折,贯穿了梅家弄、朱家行、翁板桥等集镇及众多村宅,其河面宽虽然不满20公尺,却是连通黄浦江的主要河道,水上交通十分繁忙。据《梅陇志》记载“一九七七年,老春申塘港的原浦潮入口处南移,并加阔断面,整个河道的东段也随之南移,并截弯取直成现状。”虽然敦义桥下老春申塘早已填没,但敦义桥仍静静卧在原处,如同一个地理坐标,见证着老春申塘曾经流淌于此。
在敦义桥的保护和修复方面。2024年2月19日,闵行区文物部门赴敦义桥点位检查;2月23日,正式印发《关于区文物保护点敦义桥的整改通知》,明确该处点位现状以及后续修缮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3月15日,参与闵行区文物保护点敦义桥整改工作沟通会提供业务指导,就敦义桥修复、保护工作等相关问题与属地政府进行沟通。在推进敦义桥保护修复的同时,3月13日,闵行区人民政府印发《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本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闵府发〔2024〕4号),正式组建闵行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闵行区将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夯实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区文化旅游局对“关于让朱行老街古桥(敦义桥)重焕光彩,点亮梅陇文明实践新阵地的建议”表示支持,我局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守护好闵行本土历史文脉,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之城。
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3月19日
汤向荣委员,您好!关于“让朱行老街古桥(敦义桥)重焕光彩,点亮梅陇文明实践新阵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后,梅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分别于2月4日与汤委员取得联系,协商提案办理事宜;2月19日会同区文旅局现场勘察;2月21日,镇文体中心会同规建办、教委专题会商提案办理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敦义桥基本情况
敦义桥,位于闵行梅陇镇朱行老街东首(虹梅南路1258弄145号东侧约3米处,南侧与晶城中学仅一墙之隔),建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桥下原来是一条通航的河道,而敦义桥则把河道两岸连接起来。敦义桥是独孔石拱桥,拱跨7.2米,拱高3.8米,桥长8.6米,宽2米,南北跨向,各有石阶13级,桥南原来有石扶栏,抗日战争时期扶栏被日军毁坏。于2003年12月15日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敦义桥所处位置还在拆迁阶段,区文旅局为了保护古桥专门建造了防护围墙。
二、敦义桥周边情况
敦义桥位于朱行工业区(编制单元S110801 E2-01)地块内(规划为绿地),四至范围为朱行路以东、规划幼儿园以西、规划一路以南、晶城中学以北。周边E2-04为晶城中学(已开办),E2-02为规划幼儿园(尚未实施)。该地块现正处于拆迁阶段,目前还剩10户居民和4户非居用户。
三、提案建议办理推进情况
此提案,汤向荣委员共有4条具体建议:一是对敦义桥进行保护和修复;二是恢复晶城中学朱行路校门;三是挖掘敦义桥背后的历史故事,开展宣传教育;四是将敦义桥与晶城中学特色教学相结合。针对此处仍处于拆迁阶段的实际情况,汤委员的4条具体建议我们将分步实施:
第一步:挖掘敦义桥背后的历史故事。组织镇相关职能部门,对古桥开展勘察和历史研究,特别是要找到古桥演变过程中与梅陇、朱行百年来的市民生活所蕴含的人文历史,从古桥简介、史籍记载、传说故事等方面挖掘古桥的历史渊源、结构形式、特色风貌和人文故事,丰富人文梅陇的“乡音、乡情、乡愁”,通过敦义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增强梅陇市民热爱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第二步:将古桥的人文历史资料提供给镇教委,纳入晶城中学特色传统教学,号召全体师生做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第三步:抓紧推进该地块动迁腾地。待动迁完成后,在该地块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与敦义桥的修复和将来幼儿园新建形成整体规划,充分保护古桥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确保修复后的敦义桥能够真实地展示其古老的魅力。
我镇切实履行文物安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特别是在动迁过程中,加强与朱行城中村动迁办保持密切沟通协调,严格落实文物安全检查巡查、隐患整改、保养维护等制度,确保古桥安全。并于3月15日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关于闵行区文物保护点敦义桥整改工作沟通会,并邀请区文旅局文博科及博物馆莅临指导。会议讨论决定:1、由文体中心牵头,各相关部门协作尽快完成敦义桥环境整治工作,在确保桥体安全下做好树木的妥善处理,保证桥体样貌不继续恶化;2、针对敦义桥与晶城中学特色教学相结合的需求,打通面向学校的围墙,封闭原有通道,让学校参与敦义桥的维护巡查,文物保护工作不间断;3、敦义桥的修缮工作碍于朱行城中村地块动迁,土地征收工作尚未完成,修缮操作有难度,需等待各项规划启动后,同步进行该桥的修缮事宜,并充分考虑敦义桥与新建幼儿园形成整体规划,确保修缮后的敦义桥保留古桥历史风貌,展现真实文化底蕴;4、与汤委员汇报提案进展情况,听取其对此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会议决议,文体中心于4月23日前已完成对敦义桥的环境整治工作,在不破坏桥体的情况下完好的做了树木杂草根除处理,清理了杂物垃圾;封闭原有通道,打通学校通道,安装大门及敦义桥门匾,落实了晶城中学文物保护责任单位职责,实现了学校融入历史文化传承的特色教学理念;后续待朱行城中村地块动迁再做整体规划。
梅陇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