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2022年闵行区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43家,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可达1000余家。闵行区经济优势得天独厚、教育的人才资料丰富,如有效的加以利用和发挥,再加上产业政策的激励,一定能有效的加快企业转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专精特新”都是在所属领域拥有独特的一技之长的企业,虽然当下规模有限,但发展潜力无限,如有效的培育和加以支持,定能成为行业翘楚,地方高质量经济的主力军、推动者,全球产业的领导者。
1、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强化全面精准服务,增强社会化专业服务,强化人才智力支持。定期梳理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相结合,优化高学历人才落户政策,壮大闵行区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2、关于继续加强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开辟专精特新信贷绿色通道,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给予企业阶段性补贴政策,如降低贷款利率、财政给予贷款利息和担保费补贴,助力解决专精特新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区经委:
白宇委员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强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专精特新”企业规模有限,但发展潜力无限,需要人才政策的支持、全面精准的人才服务,从而增强企业人才智力支撑,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区人社局将通过以下人才政策,扶持闵行区“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成长。
一是紧跟市级政策步伐,加强宣传。在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24年市人社局出台最新政策,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重点产业、航运服务产业、第一和第三产业重点行业等领域发布了上海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纳入目录内职业(工种)可按规定享受本市人才引进等政策文件(附目录文件),补贴标准也将有所倾斜,待具体操作实施后将在本区范围内做好宣传推荐工作。落户政策执行市级各类人才落户政策,包括国内人才引进(针对重点机构的紧缺急需核心骨干技术人员并满足一定的学历学位及工作年限的要求)、居转户落户(针对在上海居住证办理满足一定年限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同时符合市场化评价标准并正常缴纳社保和个税)、留学回国人员落户(针对来上海创业和工作的归国留学人员)等,企业中各类人才可根据企业资质和自身条件对照相应政策条款提交落户申请,然后根据相关政策按层次、按梯度满足各类型不同人才的落户办理需求。人才中心提供政策宣讲、“云窗口”、远程E受理及《企业人才成长手册》等各类便民惠企人才服务举措。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区级政策,优化服务。2022年3月,区人社局配合区人才办制定出台“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政策引领下,人才认定体系更加合理,建立以经济贡献、科技贡献、社会贡献为导向的四层(卓越、杰出、精英、青年创新)三类(学术类、技术类、管理类)人才分类框架。人才服务更加精准,“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内容整合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资源,持续做优人才服务,提供包括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全方位服务。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人才服务的精准度。人才支持措施更加有力,2023年区人社局首次启用“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并新增“一网通办”帮办服务。企业和人才可以通过随申办方便快捷地办理“春申金字塔人才政策”各类业务。在政策填报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智能客服或线上人工专业帮办及时得到解答。2023年累计拨付人才政策相关资金近1亿元。人才服务更加高效,今年,区人社局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升级版。常态化受理兑现“春申金字塔人才政策”各类项目,并在重点企业认定开展“免申即享”的基础上,探索对部分人才认定实行“免申即享”,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政策宣传持续加强,政策落实过程中,区人社局积极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用好现有政策,用好大零号湾国际人才会客厅、虹桥国际人才会客厅,送政策和送服务,使各类人才和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能级。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乐业闵行”、易就业、随申办等多个线上平台打造政策宣传模块,确保人才政策全覆盖。
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2月18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北路168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纪元 电话:33883951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具有活力的群体,在促进闵行区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拉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闵行区一直致力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给予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
一、积极落实现有扶持政策,做大做强专精特新高质量企业群体
(一)扶持政策内容
为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贯彻《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能力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优质重点企业,2021年出台了《闵行区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扶持意见》,具体为:对当年度首次被评为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区财政给予一次性资助5万元;对当年度首次被评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区财政给予一次性资助20万元。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年后需复核,当年度通过复评的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区财政再给予一次性资助5万元;对首次评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区财政给予一次性资助50万元;对参加市中小企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工作且评估结果为“合格”的新认定的服务机构,区财政给予一次性资助,最高不超过35万元;对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区财政给予一次性资助60万元。
(二)扶持资金情况
2020至2023年,共扶持专精特新企业155家,总计5.24亿元。其中,2020年扶持84家企业,共计0.8亿元;2021年扶持94家企业,共计0.97亿元;2022年扶持89家企业,共计1.25亿元;2023年扶持125家企业,共计2.12亿元。
(三)扶持成效
从数量上看,2020年闵行区内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2021年,在政策出台之后,专精特新企业家数急速上升,2021年新增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4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0家。2022年新增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5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1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8家。2023年新增市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3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1家。市级“专精特新”排名从19年的全市第五名到现在的全市第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也全市排名第二。从质量上看,细分赛道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崛起,集成电路芯片领域:艾为电子、天数智芯等;智能制造领域:博雷顿、维宏电子等;检测领域:季风电子、实朴检测等;生物医药领域东富龙、申联生物等;新材料领域:紫江新材料、维凯光电;服务业领域的阑途信息、艾麒信息等。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全区优质中小企业标杆,发展势头迅猛。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活跃度高,科创属性高,正成为资本、科技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地。
二、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为促进闵行区内企业实现资本、科技、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本着坚持聚焦重点、产业引领、强化服务,优化环境的基本原则,2021年区经委与区财政修订了上市扶持政策,出台了《闵行区鼓励引导企业上市(挂牌)的实施意见》,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助力全区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市级专精特新诞生了22家上市企业。其中沪深主板9家(泛半导体行业-至纯洁净、精密制造-鸣志电器),科创板7家(工业控制软件-柏楚电子、生物医药-申联生物、芯片设计-艾为电子,医疗器械-澳华内镜、骄成超声),创业板企业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维宏电子、通讯及设备制造-移为通讯、精密制造-维科精密)境外上市3家(生物医药-乐普生物、米技电子)。
三、联动帮扶企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一)全面落实金融业相关扶持政策
1、政策性担保
2023年,全区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在保2519笔,获贷企业1714家,在保余额超92亿,较2022年增长3.31%,其中,累计净增贷款额近13.45亿,首贷企业达到419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超4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64%。
2、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
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强化政策接力和政策创新,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融资力度,保障区内中小微企业发展,区财政局(金融办)与驻区银行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发布2023年“闵行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投放总量200亿元,合作银行达到24家,共纳入白名单企业860家,共成功投放1091笔贷款,贷款授信260亿元,企业实际提款共计115.44亿元,贷款综合利率在2.5%,其中获贷“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32.3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6.33%。
3、加强科技金融服务
对获得科技金融信用贷款的企业,对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部分,给予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0%的补贴,每年每家最高补贴10万元。对企业通过科技金融信贷发生的担保费和保险费,按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补贴,每年每家最高补贴10万元。2023年,以上两项共计支出扶持资金64万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16.13%。
(二)加强与投资和金融机构对接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与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对接,通过邀请区政府投资基金参股的基金管理团队及相关资源参加区内各街镇、园区、职能部门举办的项目路演活动,引导基金团队在南部科创中心等区内重点产业领域办公,整合金融资源聚焦区内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助推企业上市。
四、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不断完善扶持政策
今后将继续积极做好“专精特新”有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强化政策措施精准性,加快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创新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同时,按照我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发展水平和重点产业方向,与相关政策主管部门协同修订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闵行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白宇委员的提案。今后,我局将继续做好财政政策资金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意见非常宝贵,我委非常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精准服务,完善全流程、高价值、多要素梯度培育体系
区经委根据区内企业发展现状,完善梯度培育模式,实现从单一重点企业培育到企业成长链、产业链培育。一方面,围绕创新型中小企业—市“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梯度培育链,持续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组织及复核工作,加快政策补贴兑现。2023年修订完善《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支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加大“小巨人”企业补贴力度,修订制造业单项冠军政策,加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力度,助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目前全区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6家,均位列全市第二。另一方面,依托“企业之家”工作站和专家志愿团主动跨前一步打造特色服务活动。2023年,我们面向区内企业发布了《2023年企业之家活动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专场活动、企业“成长之路”专场和重点企业“面对面”专项活动,打造企业服务活动三驾马车。今年,我们创新打造“闵于行”活动品牌,围绕企业“融资、融通、融智、融策”四个方面需求,发布“闵于行”系列主题活动36场,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搭建大中小企业对接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精准匹配涉企政策等,为企业“筑巢引凤”牵线搭桥,积极回应企业呼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如生物医药专场融资对接活动,邀请了深交所,相关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投资服务机构、银行金融机构等40余位代表参加,通过路演互动,帮助邦耀生物解决融资需求。
二、强化人才智力支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全方位人才队伍
一是紧跟市级政策步伐,加强宣传。在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24年市人社局出台最新政策,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重点产业、航运服务产业、第一和第三产业重点行业等领域发布了上海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纳入目录内的职业(工种)可按规定享受本市人才引进等政策文件,补贴标准也将有所倾斜,待具体操作实施后区人社将在本区范围内做好宣传推荐工作。落户政策执行市级各类人才落户政策,包括国内人才引进、居转户落户、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等,企业中各类人才可根据企业资质和自身条件对照相应政策条款提交落户申请,然后根据相关政策按层次、按梯度满足各类型不同人才的落户办理需求。人才中心提供政策宣讲、“云窗口”、远程E受理及《企业人才成长手册》等各类便民惠企人才服务举措。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区级政策,优化服务。2022年3月,区人社局配合区人才办制定出台“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政策引领下,人才认定体系更加合理,建立以经济贡献、科技贡献、社会贡献为导向的四层(卓越、杰出、精英、青年创新)三类(学术类、技术类、管理类)人才分类框架。人才服务更加精准,“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内容整合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资源,持续做优人才服务,提供包括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全方位服务。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人才服务的精准度。人才支持措施更加有力,2023年区人社局首次启用“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并新增“一网通办”帮办服务。企业和人才可以通过随申办方便快捷地办理“春申金字塔人才政策”各类业务。在政策填报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智能客服或线上人工专业帮办及时得到解答。2023年累计拨付人才政策相关资金近1亿元。人才服务更加高效,今年,区人社局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升级版。常态化受理兑现“春申金字塔人才政策”各类项目,并在重点企业认定开展“免申即享”的基础上,探索对部分人才认定实行“免申即享”,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政策宣传持续加强,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区人社局积极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用好现有政策,用好大零号湾国际人才会客厅、虹桥国际人才会客厅,送政策和送服务,使各类人才和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能级。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乐业闵行”、易就业、随申办等多个线上平台打造政策宣传模块,确保人才政策全覆盖。
三、强化财政政策保障,支持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
一是积极落实现有专精特新扶持政策。区财政局贯彻《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积极做好“专精特新”有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强化政策措施精准性,加快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创新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与相关政策主管部门协同修订完善相关政策,2021年以来不断完善《闵行区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扶持意见》,2020至2023年,共扶持专精特新企业155家,总计5.24亿元。
二是全面落实金融业相关扶持政策。2023年,全区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在保2519笔,获贷企业1714家,在保余额超92亿,较2022年增长3.31%,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超4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64%。在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方面,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强化政策接力和政策创新,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融资力度,保障区内中小微企业发展,区财政局(金融办)与驻区银行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发布2023年“闵行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投放总量200亿元,合作银行达到24家,共纳入白名单企业860家,共成功投放1091笔贷款,贷款授信260亿元,企业实际提款共计115.44亿元,贷款综合利率在2.5%,其中获贷“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32.3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6.33%。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获得科技金融信用贷款的企业,对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部分,给予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0%的补贴,每年每家最高补贴10万元。对企业通过科技金融信贷发生的担保费和保险费,按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补贴,每年每家最高补贴10万元。2023年,以上两项共计支出扶持资金64万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16.13%。
三是联动帮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专精特新企业与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对接。通过邀请区政府投资基金参股的基金管理团队及相关资源参加区内各街镇、园区、职能部门举办的项目路演活动,引导基金团队在南部科创中心等区内重点产业领域办公,整合金融资源聚焦区内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助推企业上市。
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2024年4月26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七莘路412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冯鑫 电话:6412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