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来的是一种群体性的心理创伤,而青少年又是群体中的脆弱人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大流行对美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精神虐待和压力过大导致青少年吸毒和酗酒的情况急剧增加。我国的研究人员也做过很多调查,涉及青少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时,个体的心理应激、心理韧性等状况,调查发现虽然疫情程度不同对青少年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一定比例的青少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甚至出现注意力难集中、交往障碍,并且在返回校园后出现焦虑、无法适应学校管理等情况。同时新冠疫情封控及青少年回归家庭开展线上课程,户外活动时间急剧减少、日常光照不足、缺乏群体性户外活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上述原因,均导致青少年近视进展加快。国家卫健委出台《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指导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
后疫情时代,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与视力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疫情是危也是机,如果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校内校外户外运动氛围,可能当下的困难反而会培养他们抗挫折、面对逆境的能力,让其内心在未来会更加强大。
1、创新学校户外运动教学模式。户外运动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开展场地的具有开放性和愉悦性特征的教育模式。教育、体育等部门要重视户外运动的积极作用,将其纳入青少年健康工作规划中,作为体育教学、全民运动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课程设计者应该充分认识户外运动的教育理念与作用,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来设计出合理的户外运动课程体系,比如在课程开始之初加入"青少年户外拓展游戏",更有效的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教学设计时既要注重加强青少年户外运动意识,又要注重对青少年运动精神的培养,如抗挫折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2、提高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意识。户外运动教学对于青少年的能力培养及近视预防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然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仍然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同时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注重课内教学、并强调以技能学习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竞技成绩、忽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需求的现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限制了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发展。除校内体育户外运动教学外,学校在开展户外运动教育时,可以加强与校外俱乐部以及游乐场等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其他一些对场地器材有着较高要求的户外运动教学项目,以丰富青少年户外运动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意识和热情。
3、家校联动做好青少年户外运动教育。重视家庭引导,鼓励家庭进行户外运动,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户外运动中,体验户外运动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家庭成员还应该积极鼓励并支持青少年参加户外运动,激发他们参加户外运动的兴趣。通过社会宣传、媒体报道、家校平台,激发家长对户外运动的关注;帮助家长掌握在户外运动指导、参与和监管的能力,增强家长的示范效应和参与程度,增进亲子情谊,形成家庭和社会广泛参与户外运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