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602113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进一步推进“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编号:0602113委员姓名:王敏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2016年、2017年区委办相继印发了《深化小区综合治理 全面创建“美丽家园”指导方案》、《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近两年来,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各街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深化社区综合治理、闵行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统筹、有序、持续地推进“两个美丽”建设的各项工作。《闵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数据显示:648个小区“美丽家园”创建实施方案通过会审,543个小区启动报建,110个小区完成环境提升改造任务;58个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36个村完成建设任务,“两个美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普遍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配合。通过“两个美丽”建设,切实解决了居民生活的“急难盼愁”问题,改善了社区环境 、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二、存在问题

1、政策执行不到位。一是放宽了准入条件。“美丽家园”建设的原则是“不拆不建、不管不建”,明确了只有成立业委会的小区才能纳入建设范围,并由区房管局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会审。但从了解的情况看,部分小区未成立业委会就进入创建方案申报和会审,缺少业主参与环节,这对后续建设内容、出资承诺等一旦产生纠纷,影响到基层社区治理和后续长效管理工作。二是部分联合会审意见未能落实到位。经区联合会审后对部分小区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评审意见,但实际执行时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联合会审环节就形同虚设,失去意义。三是超出建设内容范围。“美丽家园”建设是聚焦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和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而“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也有明确规定,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仍存在超建设内容范围现象。

2、建设管理不到位。“美丽家园”建设中涉及小区二次供水和雨污水分流改造项目,在前期设计和实施方案确定阶段,由于相关部门间未能及时衔接,使部分小区二次供水和雨污水分流改造项目未能统筹纳入实施方案,导致建设过程中设计、招投标、建设工期等方面受到影响,部分小区建设进度滞后。同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因类似项目统筹衔接不畅导致建设工期滞后现象。

3、资金管理不到位。一是“美丽乡村”部分村因建设类型调整、建设标准提高导致立项总投资大幅度超出前期估算数,影响到总体投资的控制。二是部分小区在实施中退出“美丽家园”建设,导致总投资额大幅下降。三是“两个美丽”建设区级“以奖代补”资金是按预计建设进度下拨至街镇财政账户,但实际支付给设计和施工单位却不到40%,原因是“两个美丽”建设整体进度滞后,建设中是否需要投资监理未提出明确要求,导致各项合同的付款进度与工程实施进度不同步,造成大量资金滞留现象,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四是 “美丽家园”建设资金由区级、街镇和业主出资(自筹)三部分组成,从了解情况看,街镇小区业主自筹出资比例有20%、5%不等,存在自筹出资比例街镇之间差异大情况,有失公平,原因是区对业主出资方式、比例等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且部分小区与实施方案中所承诺的也有所调整;同样,“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由区级、镇级和村级三部分组成,但实际上大多数村级自筹资金未到位或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不到10%,原因是按照现有政策,对于村级出资方式和比例暂无明确要求,执行中也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

三、建议

1、保障政策目标实施。区牵头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街镇实施主体要围绕区委区府“两个美丽”建设的指导方案和指导意见要求贯彻落实,坚持“保基本、全覆盖”基本原则,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急难愁”问题,充分发挥区联合会审作用,严把准入关,并综合考量小区状况、业主需求、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等因素,优化建设方案,防止建设中出现随意改变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和扩大建设范围等情况,避免片面追求“高大上”而造成投资浪费,要维护联合会审结果的严肃性,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2、强化部门协同推进。2018年是“两个美丽”建设的关键年,区牵头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街镇实施主体要认真总结经验,针对“两个美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分析、加以完善改进,要更加注重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与衔接配合,做细做实做深“三份清单”,发挥好区职能部门专业指导优势、街镇主体作用,更加注重建设方案衔接、施工工期安排、建设内容整合以及建设进度、建设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统筹推进保障,稳步推进“两个美丽”建设。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两个美丽”建设涉及项目多、投资量大,有必要实行全过程投资管理和资金管理,特别是对建设中出现的新增或调整的事项,要严格审核把关,加强总体投资控制和建设成本控制,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区级奖补资金分配方案,进一步明确自筹资金出资方式和比例,督促各级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及时按进度拨付资金、及时结算清算,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随着“两个美丽”建设推进和分批完成,巩固建设成果、加强后续长效管理决定着“两个美丽”建设的成败。因此,要继续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居村自治和社会共治作用,增强主人翁意识,对村规民约、自治管理章程、民房租赁管理等制度要加强指导、修改完善,提升物业行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小区、村庄的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巩固“两个美丽”建设成果和全面如期完成建设。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王敏委员 :
为充分保障政策目标的顺利实施、强化部门协同推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重点谋略长效机制,我局将从以下五方面落实推进: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细化方案。坚持“按需改造”的原则,深入了解把握群众的意见和诉求,针对原先设计方案未尽事宜,在改造过程中重点围绕历史遗留问题、群众关注的疑难问题和小区环境及安全问题,进一步细化完善施工方案,努力确保创建工作给居民生活带来切实改善。同时,充分整合“美丽家园”创建与水环境整治、“五违四必”整治、“田园模式”、小区自治共治机制建设等工作,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做到项目统筹、资金统筹、施工推进统筹。 二是严格工程监管、确保施工质量。要求各街镇(工业区)立即牵头组织实施、监理、施工单位对改造完工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小区开展全覆盖自查,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同时,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居民安全质量监督员作用,通过全过程参与、定期巡查和反馈,实施有效监督,包括文明施工、降噪扰民等相关举措的落实。 三是强化投资控制、严格资金管理。区、镇层面对建设中出现的新增和调整事项严格把关,并与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做好条线建设项目的梳理和资金需求测算,并及时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和工程审价工作,督促自筹资金落实到位,在保证建设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按工程进度使用建设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抓紧竣工验收、全面启动测评。在完成硬件改造的基础上,各街镇、各小区及时启动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并严格对照“美丽家园”创建小区的《建设清单》,分项明确新增或改造的设施(备)的维保责任和保修时限。由创建小区居民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实施单位将建成项目移交给业主大会(业委会),交由物业企业受托负责保修期后的维修养护。同时,在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街镇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管理清单》开展同步验收,以小区为单位,在全面完成创建综合验收的基础上,正式提交区层面申请联合抽查验收。区层面将组织社会第三方对完成创建小区开展全覆盖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将与“以奖代补”资金相挂钩,并梳理出的意见及建议作为“美丽家园”后续长效管理的落实参考。 五是谋划后续长效、软硬齐步推进。在“稳进度、细方案、严监管、促验收”的基础上“建管并举”,后续创建“以管为主”,以切实体现“三个重视”:一是重视物业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尤其是要监督和调动物业企业在创建后续设施维护保养和日常服务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二是重视居民自治与共治机制建设,规范业委会运作,引导居民通过民主议事等制度参与小区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探索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家园治理模式;三是重视居民区网格化工作,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紧密结合“田园模式”的全覆盖,形成部门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真正提高社区齐抓共管能力。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