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加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活动。健康的金融服务业能够很好的调配社会资本,参与、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伴随着闵行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金融服务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临的问题: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服务业自我迭代升级加速,在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与政府金融监管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加剧,金融市场良莠不齐,涉众型金融风险居高不下。截止2017年10月,本区发生非法集资案件20起,涉案资金4.8亿。震动全国涉案金额超千亿的“钱宝系”集资诈骗案,也有16家关联企业曾注册在我区,风险极大。
1、金融业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网上非法集资的特点日益突出,仅监管公司注册地,很难做到金融风险的早期发现。
2、自下而上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健全,居村等基层社会组织发现能力不强,街镇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也有待加强。
3、金融业新生产品种类多、专业性强、伪装性高,在日常排查中非专业人士难以判断其性质。
4、金融风险宣传教育停留在“不要买、不要上当”的被动防范层面,发动群众举报,给予物质奖励,主动出击的不多。
关于源头防控的建议:
1、建立自下而上的风险防控体系。在各街镇层建立有财政办、保障办、经发办、企服办、招商中心、派出所、税务所等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风险防控小组。发动居村等基层社会组织主动发现、上报相关情报线索。
2、建立清晰规范的防控处置流程。依托大联动平台,对金融风险点亮灯预警,启动“六步闭环处置”模式。
3、建立责任明确的审批监管制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提升金融服务业在我区的行业准入门槛,街镇招商办也要建立相应的负面清单,对爆发的金融风险要逐一倒查问责。另一方面要结合公安分局正在试点的警务流程再造中的“一标六识”工作,针对商务楼宇开展多部门共同参加的过细排查,逐一发现、逐步清除风险点。
4、建立主动出击的快速打击机制。尽快制定针对金融风险的专门举报奖励办法,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中一并广而告之,用最大幅度的奖励,激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金融风险防控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