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问题:
近年来,闵行区围绕“十三五”规划、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市、区重大项目的建设投入,对闵行区“破瓶颈、补短板、惠民生”的工作推进和以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前期动迁腾地困难一直是制约项目推进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其中,国企动迁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 国企动迁制约部分重大项目推进的情况
近年来,由于国企动迁难而影响甚至制约市、区重大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推进的案例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市政交通、绿化建设等项目版块中更为突出。春申路(华泾港-老沪闵路)道路新建工程,作为2015年市级下达的首批区区通道路,由于涉及一家国企的动迁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导致项目前期手续耗时600多天才正式开工。2016年,区级重大项目中吴泾工业区转型升级绿化建设(一期)项目由于涉及一家国有企业动迁未能完成,导致项目年度目标未能完成。2017年的市、区重大项目中外环生态梅陇段建设项目、大芦线航道建设中也涉及了多家国有企业的动迁工作。
二、 国企动迁困难的主要原因
国有企业动迁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协调难度大。部分企业是市属国有企业、央企甚至“涉军、涉警”等情况,工作协调的难度大、要求高,各项前期手续(如动迁令、评估报告等)要提前充分准备。二是耗时较久。企业动迁需要的提前量较大,一方面国企内部审批流程复杂,流程时间较长,另一方面部分国企仍处于生产经营状态,合理安置、确保生产的要求高。三是涉及部门多。政府内部国企动迁的协调工作涉及征收中心、项目单位、所属街镇、企业管理单位等多个部门。
三、 国企动迁目前的主要做法
2015年为了加强全区动迁工作的统筹协调,闵行区成立了区房屋土地征收中心,明确街镇为动迁工作主体、征收中心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但是由于国企动迁工作的复杂性,推进工作仍然较为困难。
提案建议:
一、进一步研究非居、企业动迁的政策。抓紧开展对非居、企业动迁政策和方法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动迁的政策、程序、补偿等方面的研究。
二、在区级层面建立国企动迁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主要在区级层面建立从计划编制、项目所涉国企情况的锁定、分层协调制度、督查监管以及工作考核等方面完整的协调工作机制,以提高国企动迁工作的效率,确保项目前期工作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