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0701127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 关于通过学校教育,推广基础沪语、传承本土文化的建议
编号:0701127委员姓名:杨琰雯
提案
背景:

       习近平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闵行区2022年的政府报告中也提出“彰显闵行城市精神品格。用好用活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的要求。显而易见,从国家到区域,对于传统文化,方言文化都已关注重视,并提出明确目标要求。中华文化博大精妙,在于它源远流长,多元丰富,包容着各地人民创造和长期积累的精神文明。作为上海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海地域的语言文化是上海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传承上海话,就是传承上海地区的文化基因。而闵行目前方言听说使用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问题及分析:

1. 沪语在当代中小幼群体中濒临失传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六十多年取得显著成效的今天,另外一个新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很多方言正在流失,尤其在当代中小幼孩童中濒临失传。

为了充分了解这一问题,针对学龄前以及中小学生,我们抽样了三个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首先就基础沪语使用情况,得到如下数据:、

(1)莘松二幼:

         调研小、中、大班三个年级共108人,其中本土原生家庭67人。

         倾听能力方面:能听懂36人,占33.34%;听懂大部29人,占26.8%;

                                听懂小部分31人,占28.7%;听不懂12人,占11.11%。

         表达能力方面:能流利表达2人,占1.9%;基本能表达11人,占10.2%;

                               只能说几句53人,占49%;不能表达44人,占40%。

(2)七宝实验小学:

         调研1—5年级,五个年级共1944人,其中本土原生家庭1575人。

         倾听能力方面:能听懂629人,占32.36%;听懂大部259人,占13.32%;

                                听懂小部分577人,占29.68%;听不懂479人,占24.64%。

         表达能力方面:能流利表达116人,占5.97%;基本能表达200人,占10.29%;

                                只能说几句856人,占44.03%;不能表达 772人,占39.71%。

 

(3)文绮中学:

        调研年级,7—9年级共三个年级共958人,其中本土原生家庭463人。    

       倾听能力方面:能听懂323人,占 33.72%;听懂大部182人,占19%;

                             听懂小部分 307人,占32.05%;听不懂146人,占15.2%

      表达能力方面:能流利表达34人,占 3.55%;基本能表达116人,占12.11%;

                             只能说几句459人,占47.91%;不能表达 349人,占36.43%。

 

        从以上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沪语听说使用情况实在令人嘘唏:不管是本土原生家庭孩子,还是非本土原生家庭孩子;不管是居住上海几个年头的娃娃,还是出生于上海的孩子,他们不仅无法用沪语交流生活(流利表达的人数屈指可数,能基本表达的人数也仅达到10%),连基本听懂的人数也只能勉强达到百分之60。显而易见,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沪语在中小幼学生群体中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

        这不仅是一种语言的危急,更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严重流失。可能很多年后,上海很少能听到“弄好”“夜饭吃过伐”这样的传统之音了。从传承上海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传承好上海话。因为,语言文化的主体性和多样性都不可忽视,是互补才能双赢的。上海要在文化上屹立于世界又区别于其他国际一流城市,应有保留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

      

2. 新老上海人表现出极高沪语学习意愿

      此次调研中,与沪语掌握情况低数据截然相反的却是所有学生,家长表现出对沪语学习高度的热情与意愿。我们有以下几个数据结论可供分享:

(1)无论是本土原生家庭还是新上海家庭,希望孩子接触学习掌握基础沪语的比例达到百分之86.43,仅0.93%不希望孩子接触学习基础沪语,其余10.87%家长表示无所谓。

(2)在希望孩子接触学习基础沪语的原因调查中,了解传承本土语言占了80.73%,更好适应城市发展占49.27%,减少年代隔阂占53.85%。

(3)在孩子学习基础沪语的方式上(此题设置为多选),希望学校课堂提供的占80%,希望提供网络共享课程的占70.33%,希望社区提供课程平台的占70%。还有家长在备注中提到:希望学校允许体长课间适当讲上海话。

 

      闵行区是以前的上海县,是海派文化、本土文化的宝藏之地,有丰富悠久的春申文化、独具特色的马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我们一直孜孜不倦。在沪语的保留和传承上我区也有萌芽意识,如在幼儿园开设沪剧比赛等,然而普及面尚且不够,往往是点上推行,受众较小。

       作为本土原生家庭,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伴随本土语言的流失,祖父辈与新一代的认识差距也在逐步增大,很多隔代问题应运而生。同时,闵行作为一个人口导入区,推广沪语能让选择在闵行生活的新上海人产生文化认同,更加热爱上海,热爱闵行。“我家娃会说上海话!”“我家娃还能教我说上海话!”这样的情感认同更是难能可贵。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从“汉语”危机走到了“沪语”危机,从调研结果来看。沪语危机已不是空谈,亟待关注,亟待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出手干预。


意见和建议:

       对于沪语的传承,闵行作为上海根源地,文化大区、教育大区,应进一步加强重视,先行探索,推广基础沪语、传承本土文化,勇担责任。同时,我区已有部分学校做过校本探索实践,在沪语推广工作上,闵行有意识、有思考、有能力、有基础。

我们应立足于发挥教育的传承功能,立足于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以基础听说、简单交流为主要目的推进,让大多数孩子能基本听懂上海话,能张口说说沪语日常交流100句,首先在广度上达到一定普及,进而在深度上再做推进。

       相关建议如下:

     (一)增强意识,提出明确要求

 明确提出“推广基础沪语,传承本土文化”校园建设的相关要求,从区域层面统一思想,提升认识。甚至可将“推广基础沪语”作为闵行区(教育)特色项目,作为素质考察课程纳入体系,打造“闵行是我家,我说上海话”的区域教育特点。

     (二)环境布置,渲染本土氛围

环境有很好的育人价值,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都有温馨教室建设的相关要求,可以结合该要求,适当增加沪语文化方面的宣传。例如在教室可建议增设“沪语角”,校园电视台、广播台可定期增加“沪语”专期等,让孩子在校园中在看到听到普通话的同时,还能有沪语的文化土壤。

     (三)整合资源,提供课程支持

       1.整合梳理课程、材料:目前有很多学校在沪语传承上是有过思考与举措,他们已经拥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和材料,建议在区域层面进行征集和梳理,一方面固化过往优秀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系列,在区智慧课程中进行推广,区域共享,加大推广。

       同时,有条件的话,梳理汇编日常沪语100句,作为特色材料下发学校。

       2.适当培养师资队伍:目前在每个学校是有上海方言比较优秀的本土教师,他们有基础,有意愿,有热情,如能在学校推选基础上,搭配适当培训,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力量,区域内能够产生一支规范有力的沪语教师团队。

      3.利用课后服务,丰富形式:响应双减政策,鼓励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将学习本土语言作为开展形式之一,丰富校园课外活动,沪语日常对话、沪语故事、沪语儿歌等都是家长、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课后服务课程。

    (三)增设平台,加大宣传,打造区域品牌

       1. 搭建线下展示平台。目前,有部分学校是做了相关工作的,搞活动、办比赛,有些也风风火火。但从区域整体来看,仍是单打独斗,分兵作战,其影响广度与深度都有局限。如能在区域层面统筹设计安排,通过少工委、集团、学区等途径开展线下沪语相关活动,其普及面、影响力都会大大提高。

       2. 搭建线上交流平台。利用寒暑假,在线上进行“每天一句上海话”“我和妈妈讲沪语”“沪语童谣朗诵”“沪语故事比赛”“沪语新闻播报”“沪剧才艺表演”等丰富多样,根据不同学生水准来设置的活动,也能让学生对于沪语文化“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热爱”。甚至通过学生切入口,带动家庭共学,更好优化沪语学习土壤。

        3.加大宣传,打造品牌。无论是课程材料设计,线上线下活动,都积极发动主流媒体关注,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活动过程中的热点亮点,打造闵行区域明星项目,打造品牌活动。

       基于以上,建议相关部门(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区委统战部等职能部门)共同发力,综合联动,打造闵行教育品牌项目,传承海派文化、本土文化。

       都说文化是根,这几年,闵行已经成为一个新老上海人聚集的地方。我想无论是谁,通过推广基础沪语、传承本土文化,闵行让在这片土地生活过的人,都应该能自豪说一句“阿拉上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