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关于加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闵行区作为市科创中心六大承载区之一,全力推进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创新创业人才、众创空间、引导基金、成果转化、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七项专项政策,形成科创“1+7”系列政策体系;在区校联动,共建成果转化创新平台、政企联动,共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校企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根据闵行区多年来工业园区发展来看,由于没有区级产业分类规划指导,各园区各自为战,自行招商,每个园区都没有产业主题,闵行区至今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也没有形成制造业服务业,我们应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引以为戒。由此,建议:
一、加强闵行区科创中心建设承载区产业规划研究。科创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有土地、金融、人才、产业、创新要素等等的资源配置,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交易,创新成果的转化生产,科技创新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同类产业不相对集中,就难以打造产业链、产业集群,编制产业规划,使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创新人才、服务企业等落地相对集中,不同的承载区有不同的产业分工,进行产业分工,就要有规划指引。
二、形成闵行科技创新新模式。科技创新不应是盲目的创新,而是在市场引领下的创新,最新最好的科技,不一定是市场必须的或接受的。我们应调查本区的企业,他们的品牌资源、市场资源、新产品研发能力及希望得到哪些科创帮助等,做好企业创新需求调查分析;调查我们合作高校、区内科研院所的特色专业、学术团队,做好科创供给侧的调查分析。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接供给和需求,快出成效;同时制定相应政策,培育企业和科研团队的对接,企业投资,科研团队投智,形成新的科技创新模式。
三、在产业分工基础上,在承载区建设实验室和中试工厂。不少科技创新人才,他们有知识和创新能力,但缺少资金投资研发实验室和中试工厂,我们可以集中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中试设备等,供科创人员、团队共享,形成新的科创服务业。
四、在产业分工基础上,在承载区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交易服务,要走专业化和市场化道路,形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