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602226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加强政校企合作 推进闵行区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建议
编号:0602226委员姓名:潘尚东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加强政校企合作

推进闵行区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建议

致公党闵行区委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闵行区确立了“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的发展主线,全力推进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加快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闵行区实现“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造就一大批创新意识强、技术水平高的“大国工匠”,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统筹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区企业高技能人才达3.2万人,在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技能和提升职工职业能力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上海市制造业重镇和现代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区域,闵行区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技能、创新性“大国工匠”的紧迫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但是,当前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还存一些问题:

一是认可度不高。社会普遍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知识、轻能力,重学历、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积极性不足。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一些中小企业担心过多的培训竞赛影响生产,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又很难留住,因此只想“摘桃”,不愿“育苗”。

三是培训项目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技术的进步、产业的不同、工种的差异,使得企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千差万别,而社会统一培训往往注重课程的普遍适用性,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是评价体系与培养体系不完善。区内企业数量大、类型多,在职工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目前的职工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和高技能人才数据库已无法适应这一发展态势。

为此,致公党闵行区委建议:

1、更好地营造尊才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继续发挥财政、政策杠杆作用,鼓励区内企业、高校、高职学校联合,加强创新性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高技能人才、尤其是低学历的高技能人才居住落户、子女就读支持政策。加强舆论引导,营造“重劳动、重技术、重创造”和“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从小开展教育,开设中小学职业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各方共同努力,逐步扭转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

2、加快建立全流程信息化人才评价体系

加快建设“功能强大、使用便捷、政企共享、效益凸显”的全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高技能人才基础数据管理、培训学习、项目及资金申请、职业技能鉴定、高技能人才评价等全方位、全流程综合服务。

3、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定制培训。政府部门应鼓励行业组织牵头定制个性化培训项目,使培训项目更接地气,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强化考核。运用综合评估手段,结合补贴、奖励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落实主体。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工作机制,在法律法规框架下稳定人才,推动职工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

4、构建高技能人才政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

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门机构,整合区域国际知名院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高端制造业企业等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建立“政府监管、行业主导、校企合作、贴近产业”的高技能人才政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确保实现 “十三五”全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2万人”的目标。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潘尚东委员 :
正如您的提案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区教育局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发展平台,造就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当前,国家和本市把高技能人才工作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我局积极配合上海承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加强政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注重政策引领,激发高技能人才培育活力 我局向来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舍得投入,政策上做好保障,各项激励政策在全市居前。上一轮技能人才扶持政策到期后,我区“确保全覆盖、着力抓重点”,推动形成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闵行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区企业在职职工参加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给予80%—90%的培训费补贴;《关于使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专业研发、大师工作室、高师带徒、首席技师、获评荣誉、技能竞赛、委托培训、区域重点等高技能人才扶持项目。之后又出台了《关于闵行区进一步开展首席技师资助者选拔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闵行区企业开展高师带徒培训的通知》。 首席技师资助政策旨在培养选拔一支结构合理、技能素质高,适应闵行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优化完善我区人才队伍格局。荣获市首席技师工作资助的大师,企业享受市、区共计9万元的资助,用于发展技能培训各项工作,个人享受区“领军人才”同等待遇,比如免费疗休养、免费体检、生活津贴等;荣获区首席技师工作资助的大师,企业享受区4万元的资助。 高师带徒政策鼓励企业以师徒结对带教方式,对具有职业资格中级(或相当于中级)及以上水平的人员开展个性化技能带教培训。经考试鉴定通过,被带教人员的培训费可享受全额补贴,带教老师按照被带教人员取得技能类项目高级职业资格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情形,由区分别给予一次性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扶持补贴。 2017年,我区用于推动面上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超过900万,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近100万。 二、注重夯实基础,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一)规模持续扩大。充分利用本区各项培训补贴政策,以技能提升培训为抓手,带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同时,我区将获评荣誉的高技能人才纳入区高级人才库,作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联系对。2017年经统计,全区高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近2万人,确保实现 “十三五”全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2万人”的目标。 (二)创新政府职能部门机制,形成区、镇联动模式。2017年9月,区人社局在民族乐器一厂召开了高技能人才座谈会,11月,莘庄工业区组织高技能人才工作推进会,共同为高技能人才服务、交流提供平台。目前,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7家,高技能人才实施单位7家,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全区职业培训机构共有22个高级及以上培训项目等级,经办学质量和诚信评定共有7家职业培训机构被认定A级。 (三)表彰累累硕果。目前,全区共22人获得区首席技师工作资助,其中9人获得市首席技师工作资助,分别来自加工制造、交通能源、机电信息、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有4人经区人社推荐获评上海、闵行工匠称号;有2人获得上海市技术能手,2人获得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有1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另外,2017年,结合新出台的政策,区人社局积极推动区级高师带徒培训,上海电机厂联合上电教育培训,师徒成功结对56对。 三、注重形式多元,汇聚高技能人才培养合力 (一)发挥地方教育附加功效。鼓励企业利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推动企业结合岗位需求,整合和利用好自有教学资源,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并继续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引导高技能人才立足本职,实现职业发展,带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进一步延伸地方教育附加平台,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集中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区内企业职工技能素质。 (二)探索新形势下培训模式。一是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2016年底,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全市第一批试点,联合其轨道交通培训中心开展城轨电动列车驾驶员高级工培训,采取“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模式,成功结对120对;二是启动产学“双证融通”。鼓励闵行区第一成人教育中心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以电工维修为契点,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三是技能竞赛蓬勃发展。在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我区承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技能联合馆”大放异彩,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和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先生亲临颛桥剪纸展台参观互动。11月举办的区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展示活动上,我区推出以 “竞秀闵行—穿越时空的技艺”为主题的2017中国技能大赛之闵行区职业技能竞赛及成果展示;四是探索网络教学。在运作区培训公共服务网,形成政策咨询指导、专家线上答疑及补贴资金申请等网上“一门式”服务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网络教学和宣传,结合市人社局推动“云培训”,为远程培训提供便利。 2018年,我局将持之以恒地与各兄弟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加强政校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发展和使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强政策修订落实 一是着力跟踪培训政策落实情况,对个人、企业、高技能人才三方面政策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完善全区培训政策。二是结合国家、上海市职业培训补贴目录调整,修订本区培训补贴目录。三是按照新出台的上海市培训机构审批操作办法,制定本区操作流程,并对外公开。 二、提升教育附加效能 一是利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统筹部分开展区域重点项目培训,并组织区层面工作会议。二是指导街镇结合区域产业转型,思考等级工培训的新生项目,进一步服务好有需求的企业。三是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经费,自行或者委托培训机构,开展全方位培训,提升职工素质,并有效报送2018年培训计划。四是会同区教育、财政、工会确定2017年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经费审批口径,及时开展区、镇会审并拨付资金。 三、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积极调动本区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由政府搭台,龙头企业牵头,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好区内重点企业。这是我局在全市的第一步先行,也是一次自我加压的新尝试。并且鼓励企业结合技术创新、改造和项目引进,通过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单位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重点企业培养出一批高技能人才,辐射全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二是完善全区高技能人才信息库,街镇日常走访企业、采集数据,确保辖区内信息不漏不缺,力争做到动态维护,提高数据准确性。三是做好高技能人才的日常服务,在区层面集中组织高技能人才座谈会基础上,推动各街镇建立沟通制度,组织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四、加强职业技能竞赛激励作用 加强与教育局等兄弟部门的合作,携手共同打造各类中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完善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以技能竞赛为主体、区级与市级竞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 我局着力让职业技能竞赛成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平台,对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授予荣誉称号,晋升职业等级,并给予物质奖励。 五、全力营造崇尚技能氛围 一方面通过社会舆论宣传,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市、区首席技师及其他优秀技能人才的典型事迹、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营造高技能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创新有条件,成功受尊重,贡献有回报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多层次搭建企业沟通服务平台,引导企业重视高技能人才培育。结合前阶段调研汇总的企业关注重点,打包青年大学生职业训练营、零号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培训平台的运行,落实高师带徒培训、首席技师资助选拔培养等政策,多渠道给企业递送政策“大红包”,着力营造我区职业培训工作的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赢”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3月 7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北路168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朱春燕 电 话: 51518020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