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各级政府、高校和企业协同联动推进。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类结构性矛盾交织,部分企业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二是毕业生“慢就业”等现象更加突出,从2023年的秋季招聘整体情况来看,本专科毕业生参与度较往年有所降低;三是毕业生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就业期望不断提升;四是毕业生赴艰苦地区、岗位就业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继续提升。
就业工作中存在着就业资源不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够等问题,客观上影响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企业也有招工难、招聘的员工就业能力不匹配等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提出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就业支持服务体系,针对应届毕业生扩展就业岗位,解决供需不对称的矛盾
1、在闵行区年度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供需匹配度。增强区内企业招聘信息的集中性和及时性,把企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进行紧密对接。统筹综合性与特色性、研究型与应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供需类型,开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搭建常规化、便捷化的供需平台。
2、及时发布闵行区重点企业用人需求和实习岗位。抓住在校学生实践、实践关键期,定期发布闵行区企业的寒假、暑假及日常实习岗位,有助于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集中实习、实践,促进在校大学生了解职场,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
3、组织开展重点园区企业校企供需对接交流座谈会,及时帮助高校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形势变化(每季度开展重点园区、优质企业的供需对接座谈,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征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促进产教融合,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健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解决就业能力不匹配的矛盾
1、加大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动员公共实训基地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参加承担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任务。
2、开展毕业生重点群体重点行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根据毕业生特点,组织开发培训教学计划大纲,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校毕业生本人就业意愿和闵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强化重点企业常态化用工服务,促进就业服务质量提升。
3、加强培训信息和资源的发布于沟通。将相关培训信息和资源与高校校园网链接,及时将培训政策、培训信息、岗位信息等送进校园,引导高校毕业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就业、参加就业见习以及到基层服务的需要,自主选择参加适合的培训项目。
(三)进一步强化应届毕业生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1、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推动高校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毕业生结合自身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掌握创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切实提升创业能力。
2、大力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和创业实践。举办多种形式的创业讲座和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创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尝试。通过案例剖析、考察观摩、企业家现身说法、创业模拟(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创业实训的效果。
3、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结合闵行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趋势,开发一批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推介。可以组建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成功企业家和社会专业人士等组成创业导师队伍,通过“一帮一”方式,为创业应届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扶。
4、充分利用已有的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为应届毕业生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经营场地和各项创业孵化服务,大力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落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的政策环境,使每一位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享受到相关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