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602153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建设上海市“多式联运综合体示范区”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助推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建议
编号:0602153委员姓名:高山林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20173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上海市政府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号召,20171011日,印发了《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聚焦6大专项行动,其中明确提出“增强互联互通功能专项行动”:巩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门户枢纽地位、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式联运综合体系、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机制。而建设多式联运综合体模式的示范区,正好契合了应勇市长在20171218日,所做描绘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2040年发展蓝图报告。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闵行区北部有虹桥商务作商务支撑,南有紫竹高新区作创新创业的人才与技术支撑,此外闵行南部铁的沿线区域如吴泾镇已建成和筹建多个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建议在闵行区建设上海市多式联运综合体示范区,探索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开展的“运输生态走廊”、“云物流”物联网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形成先进的、智能化的、点对点物流运输与管理样板,培育一批多式联运服务人才、创新物流装备技术升级、改革运营模式与体制,协同上海自贸区建设,承载上海自贸易区的溢出效应,助推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2)闵行吴泾区域现有港口(龙吴港)有运能、闵行现有南部铁路有运能,其联运优势在于,可通过黄浦江港口、浦东大治河、金山铁路支线、未来浦西与上海火车东站铁路联络线,与洋山深水港港区和洋山深水港铁路分拨区之间架起多式联运的通道。实现洋山深水港进出口集装箱的转运与分发、实现内陆出口物资的集中转海运与出口,服务一带一路。建议以闵行区南部铁路为抓手,发展我市现代化多式联运模式,充分挖掘水铁、海铁、水路联运潜能,完善我市运输功能机制,形成新型服务产业链。打造上海市多式联运模式的桥头堡,闵行经济增长的桥头堡。

3)从2018年开始,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各国展现自身投资环境和产品结构的平台,也是商贸往来的信息港和参展平台。建议以闵行的多式联运综合体示范区为一个载体,承接其中的经贸、物流、清关等等一系列“一带一路”配套的线下服务功能,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留作参考
高山林委员 :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内容,要提升上海国际枢纽地位,强化上海在金融、贸易、航运、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功能引领性,增强上海对区域的辐射带动,推动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人文交流、信息共享、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协作,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作用。报告中提出依托沪通、 沪乍杭铁路构建多式联运枢纽,积极发展海铁联运。完善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的疏港通道,预控浦东与大洋山的联系通道。而根据在编的闵行区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闵行区也提出将闵行打造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先进制造业的高地、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新兴发展区和智慧生态城区”的发展设想,以及“面向国际、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随着吴泾地区化工企业的腾退与转型,未来滨江地区将有大量的土地用于新的开发,城市空间布局中的留白,使其发展大有可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滨江地区的开发将会成为重点关注区域。目前吴泾区域铁路和港口的运能具有优势,为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区提供条件,但需要结合城市规划中滨江区域的开发战略和功能定位来综合考虑。根据上海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23号线始于上海体育场站,终至闵行开发区站,沿龙吴路向南、东川路向西走行,后接入5号线支线,形成沿滨江地带的一条客运走廊,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带来的客运需求提供服务。随着滨江地带产业的转型和功能的升级,我们需要用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闵行滨江地区的发展,同时依靠自身地理优势,进一步明确利用龙吴港和南部铁路,发展多式联运的通道的可行性,并依托市级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推进多式联运通道的建设。 2017年上海成立了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多式联运分会,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多式联运深度融合发展,该会将在交通运输行业内多种运载工具间的联合运输专项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我们也将依托此平台组织区域行业规划,研究、规范和完善行业内多式联运技术、项目的评估和推广应用工作。 感谢您对我区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