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703193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推进闵行社区美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编号:0703193委员姓名:汪永华
提案
背景:

    据悉,闵行以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为工作指引,已建成12一间美术馆,无微不至、随处可及的市民美术普及教育服务场景,正在闵行悄然成形。

问题及分析:

    美育是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方式,也是培养公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最基本单元的社区,已然成为推进社会美育发展的落脚点和支撑点

    美育的载体不只是艺术,而在于扩大美育覆盖面和社区参与度,在于引导和提升市民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在创设激发市民艺术潜能和创造力的参与平台,让市民朋友们足不出沪、足不出门,就能尽享场景化、生活化、数字化的美育文化“大餐”。

意见和建议:

    社区美育场景化,从“艺术进社区”到“艺术社区”。发挥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一间美术馆等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加大高标准、高规格、高品质的社区美育场景供给,选树美育场景化品牌项目,推进美育新场景下沉社区,让更多市民走得进场馆、看得见艺术,让美育成为触手可及的身边课堂。

    社区美育生活化,美育与生活“美遇”。强化交大、华师大、春申书画院等专业艺术资源的社区辐射力,将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区美育资源,形成集文化、艺术、培养于一体的社区美育生活氛围。推动“一居一馆”无围墙的社区美育品牌创建,将美育元素引入社区生活空间,让艺术之美渗透到居民的生活日常,引领社区向善向美新风尚。

    社区美育数字化,人人拥有“永不落幕”数字展厅。数字技术赋能,开设社区美育数字展厅,突破时空限制展示美育实践及成果,通过智能语音解说、导览、互动等方式讲叙社区美育故事。引导市民美育爱好者开设自己的数字展厅,创作作品线上展示,方便广大市民分享。组建向美而行艺术家志愿者队伍,线上线下社区同步开展美育大家谈、圆桌会及工作坊等名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切实满足市民对美育实践需求的美好向往。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汪永华委员 :

汪永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闵行社区美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打造100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被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这是市文化旅游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的重要举措。项目旨在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供给,满足市民大众高品质生活需求。项目开展以来,闵行区共有9家专业艺术场馆积极申报和参与,通过两轮评选,在去年公布的全市100家“社会大美育”课堂中,闵行有6家场馆入选,分别是:闵行博物馆、上海城市剧院、宝龙美术馆、上海民族乐器陈列馆、海派艺术馆和明珠美术馆,全年共推出253场面向市民免费或公益开放的高品质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促进条例》和《上海市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开展艺术普及活动,践行市民美育行动计划。区文化旅游局在2018年首次尝试推进市民美育项目,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理念,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理顺工作机制,向闵行区市民群众免费开放优秀艺术普及资源,通过近几年的培育,已在闵行区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实现了闵行区14个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美育课程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开设196门课程,累计服务5309课时,每期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民的热烈反响,单门课程名额最快仅4秒就抢课完毕。先后入选“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上海市民文化节“百个优秀市民美育项目”“上海市群众文化扶持项目”等。每年年末会在区群众艺术馆为市民学员打造一个以“爱艺闵行”为主题的市民美育成果展,通过动态舞台和静态展览的形式对诸多美育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集中检校与展示,以此鼓励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而收获参与和展示的机会,塑造更加美好的自己。

闵行区市民美育项目开设之初,都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层级空间实施,为使市民真正能够体验到家门口的艺术熏陶,经过调研,2021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征集符合市民美育教学的空间和阵地,尝试向四级延伸。以吴泾镇紫竹半岛社区为例,该社区内有邻里中心,培训教室条件好,区文化旅游局为该社区提供少儿篆刻课程,居然大受欢迎。有了这样的基础,2022年,区文化旅游局又引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免费提供乐器,在工作日的下午开设成人古筝课程,吸引了社区内全职妈妈的积极参与。通过一整个课程的学习,学员们的古筝合奏《声声慢》还登上了市民美育成果展的舞台,动听的演奏是零基础也能学好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好证明。

在拓展市民美育社区空间的同时,市民美育项目还积极探索引进多方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去年首次尝试戏剧课,由专业导演带领对戏剧饱含热情的市民,在每周一的晚上,相聚在闵行区美育机构-索石文化中心的戏剧舞台上,学员们可以自己做编剧、演员,通过16次课程的学习和打磨,在最后一次汇报演出中,展示了3个原创剧目和2个经典剧目。

为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推动社区美育数字化,区文化旅游局从2022年起,每年举办以生肖为主题的绘画展,如“爱老虎油”“I love 闵行大展宏兔”“I love 闵行•笔走游龙”青少年创意绘画展,每次征集都能收获百余幅佳作,在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一楼汇艺展厅及各街镇进行巡展,并特推出线上3D展厅,让市民扫码便能体验沉浸式观展。

未来,区文化旅游局将深入开展“社会大美育计划”,不断拓展市民美育的教学点位,不断丰富“爱艺闵行”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市民美育的教学体验,同时加强与市区各部门的对接,不断丰富社区美育数字化的载体和途径,持续将不同的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全力打造“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让市民在家门口与艺术相遇,使艺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城市肌理。 

                                                              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228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