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1年7月13日明确发文:“要加强对各地课后服务工作的动态监测和督导检查”,课后服务“16字”要求明确:“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1月17日出台了《上海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分时段管理,学生参与高,达成了两个80%的目标;课程有增加,学生有一定选择;政策有保障,经费有支持。
但校外课程进校仍存在“最后一公里”,在“学什么”、“谁来教”、“如何管”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
1、“学什么”依然不够清晰。对于哪些内容可以进入课后服务,学校没有系统、多样、有质量的“课后服务清单”。高校、科技文化场馆的潜能尚未充分开发,“纯托管”和“准上课”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课后服务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社会资源参与的课程遴选配套制度急待建立。
2、“谁来教”的“谁”还有待扩展。课后服务项目急需的各类艺术、体育、科创、劳动等课程专业师资匮乏,一方面校内教师这类课程的专业指导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社会教师难以引入,课后服务师资多元化势在必行。
3、“管什么”“如何管”缺少数据互通。目前课后服务平台每周一报主要依靠学校直报、区域统计,这显然不符合数字化转型时代的教育发展。课后服务的准入标准和监测机制普遍缺位,课后服务质量的内涵界定和衡量标准缺乏,“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成效评价、督查督办也存在一定困难。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新层级,我们急需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进一步融合,将15:30后的学习与学生学习生活整合,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顶层设计,加速出台课程遴选方案,解决“学什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后服务纳入“五育融合”体系,建议市教委及时召开市级层面的课后服务工作总结研讨会,出台相关的课程意见,早日形成课程遴选方案,设置课程“白名单”或清单,便于学校有一定的课程遴选基础。
(1)通过遴选,扩大非学科类教育机构课程进校。
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的内涵,它不仅是课后作业答疑解惑,更多的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既有校外教育资源,也有优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资源,还有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等赋能义务教育,更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借鉴已经实施课程遴选制度的省份城市或区域的经验,设计本市课程遴选方案,明确课程服务清单,开出更丰富的线上线下课程。
遴选非学科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公益、双层筛选、自主申报、公开公正、动态管理的原则。
(2)借助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拓展优质课程进校。
课后服务除了为学有困难学生提供作业辅导和答疑之外,还应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小课题研究、高阶思维培养提供导师资源,搭建科创平台,创设科学训练营等。
2、扩大教学主体范围,开展家校社共育,丰富“谁来教”。
按照“政府统筹、学校主体、平台管理、多元参与、学生自愿”的原则开展“普惠托管+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推动课后服务个性化课程进一步落地落实。
(1)本校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体。
本校教师仍是课后服务的主体力量。
(2)非学科类教学机构教师是课后服务多元课程的重要补充。
打破第一第二时段的课程分配与安排,加大引入非学科类教育机构教师,有效解决课后服务工作中课程的丰富性和专业性,更好解决教工大会时间学生看管和学习、第二时段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
(3)高校、博物馆、研究机构教师是课后服务个性化学习的专业支撑。
高校、博物馆、名师工作室的优质资源能较好地满足学生高阶思维、科创体验、小课题研究的特长发展,有效解决本校专业师资短缺问题,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3、完善数字化监管平台,将选课、学习与评估过程化,落实“如何管”。
(1)加强基于数据的日常管理。
满足家长快速有效报名和选课,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内容和课程动态,精准掌握孩子放学时间,避免长时间校外等待等。
帮助学校完成课后服务的意愿收集、选课报名,进行日常服务的值班签到和巡课管理,实施特色课程的过程管理和评价,确保学生学习安全高效。
落实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各校课后服务的实施和报名情况,围绕课程学习产生真实的学情和监管数据,更便捷快速地直报直管,依据数据实证开展考核评估的要求。
将课后服务管理全程数据化,有效提升工作时效,有效解决课程申请机制不灵活的问题,从课程优选优创到服务水平智能优化,全方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2)加强评估和退出机制。
建立服务质量评估机制。监督和考核由区域和学校共同完成,学校一般每学期组织1次非学科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质量评估。包括学校对非学科机构及项目的质量评估,学生、教师、家长等对非学科机构及项目的满意度测评。同时建立劣质服务、违规项目退出机制,设置黑名单,取消服务进校资格。
(3)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课后服务工作涉及教育局、发改委、科委、财政局、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等多部门,部门之间对课程提供、筛选、准入、收费等需要一定的协调机制,以更好地推动课后服务这项民生工程。
加强课后服务管理,打通校外课程进校“最后一公里”,尽快出台课程遴选方案,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资源,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让课后服务真正成为学生开心、家长暖心、社会放心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