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0702017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建议幼儿园及中小学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编号:0702017委员姓名:杨晨皓
提案
背景: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发严重,近视率居高不下。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达53.6%。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2020年疫情期间大量的线上教育和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造成儿童近视率又上升了11.7%。儿童一旦发展为高度近视,将成为今后致盲的重要病因之一。

问题及分析:

1、视力检查频率不统一。2018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各地对学生近视防控日益重视,大多数学校也定期开展视力检查,但有些一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有些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孩子一旦近视,特别是近视早期,发展会特别快,一年近视增加100度或更多的屡见不鲜。因此,半年或一年一次的检查间隔时间太长,不利于早期发现视力下降的隐患,错过尽早干预的时机。而且,提高视力检查频率,也可以促使学生和家长更重视自己的视觉健康问题。

2、检查指标不够统一。大多数学校仅进行视力检查,有些学校还会进行电脑验光、眼轴测量等。视力不达标或进行性下降是发现近视等屈光问题最简单、便捷的手段。学校毕竟不是医疗机构,所以仅进行视力检查就行,把视力有问题的孩子及时转诊至医疗机构,由专业眼科医生就行进一步诊疗。而且,视力检查仅需要视力表,技术难度低,也不需要投入其他专业眼科设备,所有学校都可以自主开展。

3、检查人员不统一。目前各地对学生进行定期视力检查的人员有学校老师、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甚至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众所周知,学生近视防控也是个大市场,目前社会上各种近视防控手段繁多,难免会有利益关联机构和人员混入学生视力检查队伍,造成腐败滋生、过度医疗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有些学校会指定学生去民营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而不是转诊公立医疗机构。

意见和建议:

1、增加视力检查频率。鉴于半年或一年一次的视力检查,不利于早期发现各种视力问题,建议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学生视力检查。对因请假而错过视力检查的学生,及时安排补查。这样,学龄前儿童可以早期发现弱视,学龄期儿童可以尽早发现近视等问题,都可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统一检查内容。视力检查是最经济、有效发现屈光问题或其他眼病的手段,而且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医疗机构。因此,建议学校仅开展视力检查即可,这样也不会给学校带来过多的工作负担。

3、规范检查人员。视力检查技术含量不高,学校卫生老师或任课老师,经过简单的规范培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视力不达标或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及时转诊正规医疗机构或让家长自行选择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4、加强科普宣传。近视的防治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还涉及到公共卫生政策、教育体制改革等,但最重要的一环恰恰就是家庭。只有父母重视,能正确地面对近视眼,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个体化精准防控手段。然而,目前整个社会和家长对近视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增加了近视防控的难度,因此一定要大力加强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培养全民护眼意识,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

近视的防控一定要从学龄前儿童抓起,才能预防或推迟儿童近视的发病年龄,使每个孩子都能“心中有火,眼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