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闵行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闵行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意见》(闵府规发〔2019〕1号)、《闵行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政策意见的操作细则》(以下简称“科创16条”,闵科委规发〔2019〕2号、3号、闵科委规发〔2021〕2号)、《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操作细则》(以下简称“中小企业政策”,闵科委〔2020〕23号)、《闵行区关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张江政策”,闵科委规发〔2020〕1号、闵科委规发〔2022〕1号)、《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资助政策意见(试行)》(以下简称“高企政策”,闵科委规发〔2020〕2号)等一系列惠及科技型企业成长发展的政策。2020—2022年,“科创16条”“张江政策”“高企政策”“中小企业政策”4项科技政策(以下简称“4项政策”)合计兑现7404次,拨付资金13.98亿元,涉及对象2808个。其中绝大多数为企业,共涉及2759家、拨付资金13.66亿元。
调研发现,从扶持企业金额区域分布看,浦江镇、颛桥镇、马桥镇位列前三,浦江镇主要系拥有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以及漕河泾双创园、863软件孵化器等8个国家级、市级孵化平台;颛桥镇地处于“大零号湾”核心区域,拥有向阳工业园区、金地威新园区、常青园区等;马桥镇因闵开发西区、马桥产业园、景谷路园区,扶持金额及企业区域分布与本区科创发展战略基本一致。但也发现,一是有280家享受扶持政策的企业迁出,占扶持企业总量的10.15%;涉及扶持资金6597.44万元(16家企业的57.83万元扶持资金于迁出后拨付),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1家,占68%,涉及资金5200万元,占78%。迁出企业中117家系迁往宝山区,占到迁出企业总量的41.79%,其余迁往松江、奉贤、嘉定等地。二是部分子政策放空或执行效益欠佳。“科创16条”34项子政策中,“支持建设成果转化功能型平台—运营费补贴”“鼓励实施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和价值评估”“引进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房租补贴”3项子政策在3年内均未执行;“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发展—孵化器、加速器毕业企业”子政策,3年仅扶持4家企业、合计18.13万元。
经进一步了解,近年来本市各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立足本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持续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品牌。比如,宝山区一方面出台《宝山区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宝府规〔2021〕1号),集聚了从供地保障、租金补贴、产业做优、金融服务、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到园区发展、数字化转型、招商引资等10个方面30条扶持政策内容、方式和额度,相比闵行“4项政策”在土地出让费用和年限、高企首次及重新认定奖励、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对科技企业产生“虹吸效应”;另一方面,宝山法院与辖区金融机构多元联动共促营商环境提级,创新开展为涉诉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说明服务机制,化解涉诉企业融资困境和增强金融机构“愿贷敢贷”信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精准助力,得到市领导、市高院领导批示肯定和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再比如,松江区探索建立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柔性执法机制,在全市率先建立“轻微免罚清单+不予实施强措清单+不予立案清单+不予现场检查清单”的“四清单”包容审慎新模式,在合法前提下极力挖掘企业容错空间,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非必要不要打扰企业,呵护市场主体成长活力,巩固营商环境特色优势。
1、聚焦政策绩效,加强评估优化。除“张江政策”外,本轮科技政策于2023年底或2024年3月到期。建议一方面以问题、目标和效果为导向,加强对本轮政策体系落实情况的梳理、评估,广泛了解市场主体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对比兄弟区和外省市分析研究本区政策体系提升改进的空间。另一方面,在本区新一轮科技政策修订中,结合本区实际,紧跟市场变化,围绕产业布局优化、创新能级提升、竞争实力增强,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内容,提高政策精准度,优化财政科技运行管理模式,深化财政投入统筹联动机制和项目效益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
2、聚焦金融服务,强化司法保障。据统计,本区17万家小微企业中获得政策性担保贷款1511家,不足1%。实践中,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涉诉中小微企业因重要涉诉信息披露不准确或不完整而导致信贷及融资更加困难。建议一方面政府联合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特定的专项贷款,比如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针对信用良好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等。另一方面借鉴宝山区“涉诉信息说明工作机制”主动服务、精准助力的创新做法,法院联合银行建立涉诉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金融机构及时、准确获取涉诉中小微企业相关信息,帮助金融机构更好进行风险评估,避免出现“一刀切”式的断贷、停贷。通过司法服务的有力保障和金融资源的精准灌溉,让中小微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3、聚焦特色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闵行区已开展6轮营商环境改革,测评排名在全市稳居前三,但各地对高企争夺日益激烈,本区高企外迁时有发生。建议在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围绕人才安居、载体升级、服务提质等方面形成叠加优势,为增强闵行营商环境核心竞争力蓄势赋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闵行“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多元化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完善公服配套,提升功能品质,倾力形成“闵行模式”“闵行样板”,全力确保外来创业就业人员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二是充分发挥闵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雄厚和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加强与市科委等部门对接,对标《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上海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等政策要求,引育高质量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推动现有载体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型升级。三是依托政务信息化平台,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监管效能。依托招商资源管理系统和产业地图,招引企业精准、快速落地;依托科创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加快企业服务平台“企业外迁预警子系统-外迁挽留”模块开发建设、“企业运行监测”子系统数据采集以及“移动端业务系统-企业端用户”模块推广应用,实现企业运行全过程管理;依托智慧监管云中心实现智能巡查、智慧监管,加快推动智慧监管云中心升级改造,加强与随申办政务云体系的对接协作,扩大应用覆盖面和提高使用便利性,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