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正在大力开展人文之城建设,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以高水平文化供给彰显人民城市温度,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促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问题分析
在人文之城建设中,“亮起来”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它不仅仅代表了城市夜景的灿烂,更是城市文化活力、社区凝聚力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1、开展文化单位、历史建筑和公共艺术亮灯工程,不仅提高城市夜间的安全性,拓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时空,让市民群众在享受美丽夜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2、开展文化单位、历史建筑和公共艺术亮灯工程,不仅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还能充分体现闵行城市艺术、人文特色,最大限度地挖掘闵行文化地标的价值,让全区人民共享文化浓厚氛围,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3、开展文化单位、历史建筑和公共艺术亮灯工程,不仅激发市民群众对城市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而且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调研发现,闵行文化单位众多,大中小学校星罗棋布,如繁星落子般遍及闵行的每一寸土地。但是,坐落于闵行的文化单位,包括大中小学校,夜间亮灯的寥寥无几,让夜间的闵行如同夜航大海的行舟,看不到文化的星光。比如交大闵行校区,九个校门除了正门亮灯之外,其他的侧门,既没有校名标识,更没有夜间亮化,让交大的金字招牌在夜间黯然失色。
1、全区中学、小学校名、校门实行灯光亮化,在夜间开放亮灯;
2、区相关部门协调交大、华师大、戏剧学院、东海学院等坐落于闵行的大学,在大学的每个校门树起大学校名,并且实行灯光亮化,让校名夜间亮起来。
3、区内历史建筑、公共艺术、文化单位以及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位,比如出版社、美术馆、城市书房等单位招牌,夜间也要亮起来。
总之,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通过文化单位 “亮灯工程”,不仅是作为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表现城市环境文化信息及其建筑美学,更是充分发挥文化力量,让文化24小时不间断真正深入市民生活,影响人,润泽人。
区绿容局:
接到提案后,区文化旅游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区级地标性文化场馆亮灯工作,分管领导多次实地踏勘区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场馆,积极鼓励文化场馆点亮闵行文化氛围。根据3月提案办理沟通会精神,委员重点关注地标性设施的亮灯情况,现将我局涉及的文化场馆亮灯情况报告如下。
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立即组织相关技术部门和施工单位,于3月4日至8日,多次组织现场勘察并召开方案讨论会,经勘察,中心所挂“闵行区群艺馆”字样灯箱因使用年限较长,线路老化,目前无法正常亮灯,需进行较大程度维修。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委托第三方公司将灯箱整体拆除后进行彻底修复,且同步进行外观除锈翻新和线路铺排等工作,并重新安装于原位,工程已于3月底完工,灯箱达到“亮灯工程”预期效果。
区图书馆专门召开了亮灯专题会议,经对位于北广场的“闵行区图书馆”标识牌进行现场勘查,发现标识牌正面的地面上已设有两个地灯,但其位置无法灵活调整,且开启时间不受场馆方控制。经研究决定在标识牌的正前方绿地上安装两个高质量的户外工程投灯,投灯不仅具有出色的照明效果,同时特别配备了经纬度时控器,使其能够根据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开关灯光,既能保证标识牌照明需求,又能确保美观。
文博场馆方面,区博物馆已于2020年增加夜间户外指示牌,夜间由馆方定时开启,在此基础上,2021年配合区绿容局完成区博物馆场馆外立面灯光亮化工作,外立面灯光由区绿容局控制开启。宝龙美术馆为在夜间展示场馆形象,自2017年对外开放以来坚持夜间场馆标识亮灯。海派艺术馆自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起,始终保持夜间标识亮灯与外立面亮灯,夜间标识亮灯由场馆控制,外立面亮灯由区绿容局控制。
此外,我局还摸排了36家城市书房亮灯情况。3月底,根据各街镇报送统计,23家城市书房已亮灯,13家未亮灯。4月,我局根据排摸情况即刻开展工作,鼓励城市书房积极推进亮灯,截至4月20日,31家城市书房完成或于近期完成亮灯,5家未亮灯的城市书房中,城市书房凤凰馆和城市书房沧源馆因招牌本身无电源、拉电源会破坏墙体;城市书房闵开发馆和城市书房闵开发智慧书房因在园区内、有下班时间限制;城市书房金平馆因统一规划只能挂“网格驿站”招牌。经与江川路街道沟通获悉,上述5家未亮灯的城市书房目前正在进行亮灯所需资金申报流程,待流程通过后尽快施工,力争上半年完成亮灯。届时,全区36家城市书房将全部完成亮灯。
下一步,区文化旅游局将继续鼓励具备夜间亮灯条件的各类文化场馆开展亮灯,让广大市民享受美丽文化夜景,感受闵行深厚的文化底蕴。
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4月22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北路525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王晓和 电话:15221558878
对区政协第七届第三次会议
第0703208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公开属性:全文公开
区绿容局:
王海滨委员提出的“关于闵行文化单位实施亮灯工程的建议”的政协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3月15日,区绿容局、区教育局、区文旅局会同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常务副主任、提案主笔人王海滨委员《关于文化单位实施“亮灯工程”的建议》进行面商。
根据面商情况,闵行区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校161处校舍开展校门口、校名灯光亮化调查。目前近半数学校已经对校门口、校名做灯光亮化。教育局对目前还未开展灯光亮化学校提出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双休日、暑期完成校门口、校名的灯光亮化;无条件的学校(校门在小区内贴近居民楼,实施灯光亮化产生光污染,影响小区居民晚间休息)可以暂缓实施灯光亮化。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2024年3月26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七莘路400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陈洲 电话:64982536
王海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闵行文化单位实施亮灯工程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相关单位专题研究并进行了现场查勘,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闵行区文化单位现状
前期,我局会同区教育局、区文旅局对全区文化单位灯光建设及管养进行了全面摸排。目前全区共有文化单位205家,其中:区教育局分管的各类学校共161家;区文旅局分管的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等共40家;闵行辖区范围内的各类大学4家。按亮灯情况分别为各类学校(不含大学)已亮灯96家、未亮灯65家;各类博物馆、城市书房等已亮灯35家,未亮灯5家;大学已亮灯3所,未亮灯华东师范大学。
二、前期完成的主要工作
在3月15日面商后,我局立即对闵行博物馆、海派艺术馆等区内重要文化设施的亮灯时间进行了调整。4月8日,可晓林副区长专题组织召开“亮灯工程”协调会,要求区绿容局、教育局、文旅局、体育局要高度重视委员提案,要借此契机,进一步宣传好闵行,让闵行亮起来,美起来;要把委员提案作为民心工程,提升老百姓的感受度、满意度。4月17日,我局会同区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区内大学亮灯工程推进专题协调会;4月24日,我局又重点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就剑川路校门、新建楼宇亮灯工作进行了现场查勘与磋商。
截止目前,闵行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海派艺术馆、宝龙美术馆等标志性文化单位均实现了亮灯。亮灯时间18:00-22:00,得到了周边市民的一致认可,认为这是政府浸润式文化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下一步推进计划
1.关于学校(不含大学)的亮灯工程推进,由区教育局负责落实,区绿容局提供行业指导。计划2024年暑假期间全部完成65家未亮灯学校的建设。
2.关于辖区大学的亮灯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计划在原有3个灯光校门基础上,新增剑川路校门亮灯工程,并计划在新建楼宇建筑中,增设校徽校名等灯光工程。华东师范大学的亮灯工程,目前正在走内部流程,待明确后按排定的建设时序实施。
3.关于城市书房等亮灯工程推进,对未亮灯的5家城市书房,区文旅局已完成相关前期设计,目前正在办理相关经费审批手续,待批后即可实施,预计6月底完成。
4.关于亮灯时间的初步考虑,鉴于各单位保障不一,为保持亮灯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计划参照市绿容局相关文件规定重大节日统一规定亮灯时间为18:00-23:00,其它时段由各行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区教育局、区文旅局跟踪以上工作落实情况,持续提升闵行文化软实力建设。
感谢您对闵行区绿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闵行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4年4月28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疏影路700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陈兰 电话:1800161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