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产业现代化的基础,是技术硬实力的体现,知识经济时代,标准与科技创新、产业进步密不可分。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谁主导制定标准,谁就将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从而获得巨大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闵行区制造业发达,航天航空、高端装备等居国内领先水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蓬勃发展,“大零号弯”科创资源丰富。提高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水平,将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
目前我区标准化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1、标准化人才不受重视。社会各界对于通过主导技术标准制定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开放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体系薄弱,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长期边缘化。
2、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技术标准工作见效慢、孵化周期长,不少企业将标准工作视为负担,持续投入的动力不足。
3、政策的普惠性不强。标准化奖励的受益面非常有限,主要集中于少数头部企业,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调动力不大。
一、聚力:增强标准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大零号湾”技术标准协作平台。推动南部科创中心的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联合,建立常态化技术标准协作组织,加强高新技术领域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划、协调与合作,以技术标准协作促科技创新协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鼓励企事业单位承担各级技术标准组织。完善我区标准化工作扶持政策,增设对企事业单位承担国际、全国和本市技术标准组织的政府资助,对已承担技术标准组织秘书处工作的单位,每年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从事技术标准活动;对于新承担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的,另外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是创新孵化市场化技术标准组织。借鉴深圳以“标准联盟”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经验,在标准化、产业、科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牵头,批量组建“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研发机构,融合研发、生产、应用等各环节,促进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二、聚智:加强人才引进培育
一是积极引进高层次标准化人才。加强标准化政策与我区人才政策的协调,推动标准化人才纳入相关科创人才评价服务体系,引进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准化人才。
二是着力发展市场性标准化人才。推动标准化总监、标准化工程师等,纳入我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保障体系范围,对于在质量标准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户籍办理、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服务便利。
三是大力培育基础性标准化人才。联合上海交大、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专门的质量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机构,或在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相关学科开设标准化通识教育课程,培养一大批具有标准化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聚势:充分调动市场动能
一是激励社会机构建设。加强市监、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协作,将承担各级标准化项目、建设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企业,纳入相关产业、科技政策资助范围,支持获批单位申请市区两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标准研究、标准化推进等专项,支持申请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等认定。
二是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加强标准化主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创设“闵标”无抵押融资贷款项目,合理降低贷款利率,支持获得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各级政府质量奖、标准创新贡献奖的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持续强化技术标准研制投入。
三是提供降本增效方案。加强标准化主管部门与税务管理部门协作,创设激励企业加强技术标准研制的普惠型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制定活动的投入,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
近年来,闵行区通过鼓励、扶持、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切实提高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水平,树立了一批标准化建设的标杆,例如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完成了航天、航空领域的“卫星组网研发应用”及“民用飞机驾驶仓控制系统研制”等标准化试点的成功验收,不断推进闵行区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实施质量强区和标准化战略,区发展改革委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重要工作,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好落实。一是聚焦落实国家战略,结合闵行区“一南一北”战略新部署,牵头起草《中共闵行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 推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经七届区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全面推进已出台的《总体方案》政策、国家升级版政策和市级专项政策的落地应用,加快重点产业抢先布局,强化高端产业集聚引领,持续放大多重战略疊加优势。同时,持续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长三角科创协同水平,推进长三角技术市场开放平台与浙江、江苏、安徽技术市场接通,加快推进更高层次的合作互联。二是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建设,通过扩大数据覆盖面,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提升各条线数据归集的及时性和监管数字化水平,为监管提供更有力支撑。充分利用各类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开展“信用画像”,对企业精准分类,支撑部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同时,持续开展失信治理,积极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错、主动整改,落实信用修复“一件事”,做好企业修复指导工作,切实服务企业经营发展。
下一步,区发展改革委将继续落实好质量强区和标准化战略,加大承担各级标准化项目、建设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优质企业积极申报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推闵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闵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2月4日
区市场局:
周志平委员提出的“关于提高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水平,助推闵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闵行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大零号湾”科创资源丰富,大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水平,能有效助推闵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人社局通过以下措施,为先进制造业标准制定保驾护航。 一是政策先行,做优人才服务。经认定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的优秀人才,将享受包括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全方位服务。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的精准度。对于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标准没有界定的人才,经区人才办认定后,享受相应类别的人才政策。同时,本区也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情况,修订完善优秀人才分类认定口径。 二是校企联动,服务人才成长。2004年8月,闵行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作为市人社局批准建立的首批区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之一,旨在为区域内科研型企业引进博士后提供桥梁,打造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享共育博士后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目前,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已有26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展博士后研究项目39项。此外,基地协助区内多家企业成功申报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全区博士后工作站设站企业达13家。
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2月8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北路168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纪元 电话:33883951
根据工信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要求,闵行区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标准,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标准筑基工程,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以标准化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主导或参与标准制修订是提升企业行业话语权的重要体现,也反映出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能力。2023年区经委共开展4批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工作,在申报中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同时发现有部分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企业参与了国际标准制定,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5家,专精特新企业1235家。
二是持续开展专精特新品牌化活动。近年以来,区经委围绕企业细分领域,对接行业资源,积极鼓励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联合区市场局开展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加速营系列品牌活动,邀请区市场局标准化管理科和知识产权保护科为企业开展质量和标准化建设培训,为企业讲解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培育思路,全力支持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标准化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2024年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为引导企业加大设备、器具投资力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规定“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仍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规定执行。”企业在开展技术标准制定活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照享受相关政策。
我局将持续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精准辅导,确保各项政策应享尽享。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时参考。
当前,我国制造业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其总体水平和我国制造业现况类似,大而不强,与欧美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掌握能力不足;二是标准化管理体制落后,难以满足技术和市场快速变化与发展的需要;三是标准执行的市场环境有待成熟,许多企业对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严重不足,不愿意进行创新和技术积累,也不愿投入时间和资源研发标准。
近期以来,闵行区科委积极配合市科委、市规划资源局等市级部门,联动南滨江公司、紫竹高新区、相关街镇等单位,加速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和市领导指示要求,市科委会同闵行区组成了工作专班,正在加快研究制定支持“大零号湾”的专项支持政策。针对提高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水平方面,区科委将进一步发挥“大零号湾”管委办统筹推进作用,依托“大零号湾”专项支持政策,支持建立“大零号湾”技术标准协作平台,鼓励企事业单位承担各级技术标准组织,组建“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支持技术标准协作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打造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标准认证、检验检测中心等。
二是支持组建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积极配合区市场局、区经委等部门,指导组建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在高质量孵化器建设过程中推进标准化服务流程再造,增强专业服务提供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与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实现有效衔接、联动发展。
三是支持企业牵头研制行业领域标准,支持标准、专利与技术攻关、转化应用协同发展。加大区域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并优先纳入“成果转化项目”和“创新产品目录”。
四是促进“大零号湾”技术标准协作。以区校合作为抓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积极推动区内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联合,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技术标准协作组织,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组建“大零号湾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国际一流专家的战略咨询及决策引领作用,指导科创策源能级提升,研究发展重大问题;定期编制发布“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发展指数”等,掌握区域高质量科技成果及进展,加强科技统计数据分析运用,释放创新策源发展的积极信号。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代表时参考。
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3月18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剑川路940号 邮政编码:201109
联系人姓名:刘慷慨 电话:64986150
我区坚持把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为全面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提供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化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一、增强标准工作合力,助推标准工作发展
针对委员提出的增强标准工作合力的建议,我区已出台《闵行区关于推动质量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闵府规发〔2022〕2号)及操作细则,鼓励参与制定各级标准,鼓励申报“上海标准”评价,鼓励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2023年合计给予标准化奖励资金753万元,用于支持标准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做好综合保障服务
针对委员提出的加强人才引进培育的建议,我区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出台了系列人才政策,以《闵行区关于加强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闵委发〔2022〕15号)为主体,不仅给予符合条件的人才资金资助,2023年合计支出人才政策扶持金额1.33亿元,2024年安排人才政策预算金额1.73亿元,还对人才关心的落户、安居、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投融资、出入境等“关键小事”提供便利化服务。建议符合标准的标准化人才积极申报我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享受综合保障服务。
三、充分调动市场动能,加大融资力度支持
针对委员提出的充分调动市场动能、提供融资增信支持的建议,区财政局(金融办)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强化政策接力和政策创新,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融资力度,保障区内中小微企业发展,区财政局(金融办)与驻区银行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发布2023年“闵行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投放总量200亿元,合作银行达到24家,共纳入白名单企业860家,共成功投放1091笔贷款,贷款授信260亿元,企业实际提款共计115.44亿元,贷款综合利率在2.5%,其中获贷中小微企业占比96.8%,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6.33%,“专精特新”企业占比32.33%。
感谢周志平委员的提案。今后,我局将继续做好财政政策资金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为科创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周志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提高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水平,助推闵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书面意见或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增强标准化工作合力
(一)促进“大零号湾”技术标准协作
以区校合作为抓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积极推动区内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联合,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技术标准协作组织,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组建“大零号湾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国际一流专家的战略咨询及决策引领作用,指导科创策源能级提升,研究发展重大问题;定期编制发布“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发展指数”等,掌握区域高质量科技成果及进展,加强科技统计数据分析运用,释放创新策源发展的积极信号。
(二)完善标准化扶持政策
依托《闵行区关于推动质量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闵府规发〔2022〕2号)及操作细则,鼓励参与制定各级标准,鼓励申报“上海标准”评价,鼓励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2023年合计给予标准化奖励资金753万元,用于支持标准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今后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区标准化奖励政策,力争将各类标准化技术组织纳入扶持政策对象范围,在本区进一步营造鼓励标准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推动技术标准融合发展
支持技术标准协作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打造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标准认证、检验检测中心等。结合新技术、新产业中的标准需求,突破关键技术节点,开展标准研制推广,打造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创新中心,以标准联盟为牵引,通过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并推广应用等手段,龙头企业带动同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实现标准引领下的产业链的进一步集聚和协调发展。
二、加强标准化人才培育
(一)培养高端人才
2023年,举办我区首届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总监高级研修班,积极培养高级标准化管理人才,输出企业标准化总监60人,推荐区内领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参加市级标准化总监研修班,区内现有标准化总监获证人员76人。今后还将持续开展企业标准化总监培训工作,鼓励企业聘任标准化总监,不断充实我区标准化高级人才队伍。
(二)服务人才成长
2004年8月,闵行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作为市人社局批准建立的首批区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之一,旨在为区域内科研型企业引进博士后提供桥梁,打造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享共育博士后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目前,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已有26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展博士后研究项目39项。此外,基地协助区内多家企业成功申报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全区博士后工作站设站企业达13家。
(三)做优人才服务
依据《闵行区关于加强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闵委发〔2022〕15号),不仅给予符合条件的人才资金资助,2023年合计支出人才政策扶持金额1.33亿元,2024年安排人才政策预算金额1.73亿元,还对人才关心的落户、安居、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投融资、出入境等“关键小事”提供便利化服务。符合条件的标准化人才可积极申报我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将享受包括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全方位服务。对于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标准没有界定的人才,经区人才办认定后,享受相应类别的人才政策。同时,本区也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情况,修订完善优秀人才分类认定口径。
三、激发标准化工作活力
(一)鼓励各类标准活动
支持企业牵头研制行业领域标准,支持标准、专利与技术攻关、转化应用协同发展。加大区域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并优先纳入“成果转化项目”和“创新产品目录”。 2023年区经委共开展4批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工作,在申报中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同时发现有部分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企业参与了国际标准制定,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5家,专精特新企业1235家。
(二)加大融资力度支持
区财政局(金融办)与驻区银行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发布2023年“闵行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投放总量200亿元,合作银行达到24家,共纳入白名单企业860家,共成功投放1091笔贷款,贷款授信260亿元,企业实际提款共计115.44亿元,贷款综合利率在2.5%,其中获贷中小微企业占比96.8%,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6.33%,“专精特新”企业占比32.33%。
(三)落地相应税收政策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规定“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仍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规定执行。”企业在开展技术标准制定活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照享受相关政策。
接下来,区市场局及区经委、区科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分局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宣贯力度,不断优化各方扶持政策,着力培养标准化人才,不断提升对标准化人才服务的精准度,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融资力度,大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水平,有效助推闵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4月17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沪闵路6388号 邮政编码:2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