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703073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做好闵行区社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编号:0703073委员姓名:彭崇胜
提案
背景:

    综合多家新闻报道,市委书记陈吉宁于2023年12月6日上午在宝山区调研并指导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时指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深悟透、对照践行,更好担当使命、积极作为、服务大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重心下移,依托数字赋能,强化社区建设,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更好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数字赋能社区建设,增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体验感是践行习近平“人民城市”重要抓手。

问题及分析:

    闵行虽然从区、街镇层面做了很多工作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在治安、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老百姓的参与度、体验感依然较差。根本的原因在于基层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合作不够透明,与居民互动不够,居民参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依然是通过书面反馈形式进行,时效性差。例如:闵行东川路某小区今年进行业委会换届选举,采取的方式将选票发到住户手中,并告知候选人信息张贴在布告栏。有些居民家里老人签收未及时通知户主,或户主因事外出未及时获知信息,待他们前往查看候选人信息时,找了很多公告栏,都没找到,对候选人不了解,也就放弃投票机会。而且,该小区建设二十余年,居然没开过一次业主大会。另外,闵行各小区大多开通了APP,但居民知晓度不高,APP上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可读性差,例如,上传的物业维修基金使用情况、小区停车收费等信息系拍照上传,图片清晰度差等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居委这一核心不明对社区治理如何落地认识不深,没有意愿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居民组织起来,营造和谐社区。

意见和建议:

    1、加强基层居委干部思想整治教育,提高居委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信息化思维、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全面提高基层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因此,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居委这一少数关键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信息化思维,自觉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社区复杂事物。社区是社会的细胞,而这些细胞的活力靠居委这一中枢才能激活。建议组织居委干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人民城市”理念和陈吉宁书记关于“坚持重心下移,依托数字赋能,强化社区建设,办好民生实事”的指导意见,推动闵行区社区建设走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前列。

    2、加强居民共治共建共管居民小区事务的制度化建设。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6个配套文件于2015年1月实施以来,上海街道社区治理改革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通过改革完善了乡镇治理体制、有力推进了社区居民自治、激发了基层社区治理活力,为上海顺利实现“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偏向于宏观、中观层面的建设的确取得实效。然而,各居民小区微观层面共建共治的脉细血管仍然不通畅,下一阶段应该重点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居民区事物公开透明,邻里和睦相处、居民互助互爱,通过制度化建设,如楼组长角色、轮流担当的制度,小区守则制定程序和表决方式,业主代表选举、业主大会召开形式,居民意见收集反馈制度(可以参考政协会议提案的方式)等,让居民有序参与小区事务管理,才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习近平“人民城市”理念带来的幸福感。

    3、丰富信息化渠道,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特别是与居民联络、够通的渠道,保障三驾马车与居民、居民之间够通便捷。实际上,很多社区疫情期间建立起来了微信群等信息化平台。然而,疫情后平台的作用逐渐淡出视野,偶尔有人通过微信群发发信息,如,谁的车挡住道路什么的。因此,建议遴选大家都接受的信息化平台,并做好宣传,让老百姓真实感受到通过这些信息化平台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业主大会线下召开面临的问题是到会率不高,还涉及场租费等,建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线上业主大会,提高居民的参与率和感受度。

会办意见
区数据局 :

本建议中提到:丰富信息化渠道,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特别是与居民联络、沟通的渠道,保障三驾马车与居民之间沟通便捷。建议遴选大家都接受的信息化平台,并做好宣传,让老百姓真实感受到通过这些信息化平台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业主大会线下召开面临的问题是到会率不高,还涉及场租费等,建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线上业主大会,提高居民的参与率和感受度。

为贯彻落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要求,区大数据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规划指导下,以专班形式统筹推进闵行区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整合建设及运营推广。当前,区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已建成基础数据、协同事项、工作记录、标签管理、平台链接、特色应用六大功能,并作为区级功能模块纳入市一体化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其中,社区日常工程维修业委会核准系统作为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的创新应用场景已入驻特色应用模块,用于规范小区物业维修资金使用流程,实现从项目报修、工程初审、业委决策、楼栋表决、工程实施、工程验收等全周期的流程规范和工作留痕,实现小区物业维修工程项目实施全流程线上管理,最大限度实现项目公开、过程追溯、减时增效。今年将结合我区实际业务开展进一步探索、鼓励各委办局、街镇(工业区)报送个性化应用场景,并遴选优秀场景纳入特色应用模块,同时将继续加大平台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居村工作人员与居民对平台的感受度,推动平台使用效能提升,让信息化赋能落到实处。

感谢彭崇胜委员对区大数据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区大数据中心

2024319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七莘路412       邮政编码:201119

联系人姓名: 罗璁                    电话:24086809

 

会办意见
区房管局 :

关于数字赋能住宅小区业主大会表决、业主委员会选举等社区治理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市、区房管部门和相关街镇都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关信息系统已在试点或试运行。比如,市房管局下属的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正在开发市业主大会电子投票系统,可供住宅小区业主电子投票表决业主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等小区重大公共管理事项,目前正在普陀区、本区马桥镇进行试点,初步成效较好。下阶段,我局将根据市房管局统一部署,积极配合指导试点工作,认真落实数字赋能小区业主大会自治等相关工作。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彭崇胜委员 :

 

对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0703073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彭崇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闵行区社区建设的若干建议”已收悉,我单位在收到该意见后,积极会同区科委、区房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推进落实,现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一)加强基层队伍能力建设。近年来,闵行持续提升基层队伍能力与素质。一是高质量完成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加大应届毕业生招录比例,不断充实社区工作队伍,持续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教育管理,打造“闵行区社区工作者能力模型”,构建“年度培训+季度互动+月度自学+常态化”四个层次培训体系,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理念向基层传播,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信息化技能,促进基层信息化思维和信息化水平提升。

(二)整体性优化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闵行从区层面统筹居村信息平台建设,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着重从精简平台、疊加数据、做活应用、规范报表等四个方面入手优化,当前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已建成基础数据、协同事项、工作记录、标签管理、平台链接、特色应用六大功能,持续推动居村减负增能,激发基层工作新动能。

(三)注重拓展智慧社区应用场景。聚焦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中的难点、痛点,闵行积极推进“爱用、管用、受用”的智慧社区治理场景。截至2023年底,已集中汇聚58个已建应用场景,有些已在相关街道落地应用,如智慧物业、智慧电梯、智慧停车、群租治理、噪音扰民等。其中,社区日常工程维修业委会核准系统作为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的创新应用场景,主要用于规范小区物业维修资金使用流程,实现从项目报修、工程初审、业委决策、楼栋表决、工程实施、工程验收等全周期的流程规范和工作留痕,实现小区物业维修工程项目全流程线上管理,最大限度实现项目公开、过程追溯、减时增效。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闵行将持续推进居村信息化平台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拓展社区应用场景。结合社区治理中居民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积极探索开发功能各异的智慧社区应用场景,加强社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功能。二是进一步加大平台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居村工作人员与居民对平台的感受度,推动平台使用效能提升,让信息化赋能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人员素质。优化完善社区工作者培训体系,加强社区工作者的为民服务意识和信息化技能,建立起社区治理的高素质社区人才队伍。

 

 

 

区委社会工作部

2024524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莘谭路408号    邮政编码:210000

 

联系人姓名:陈亮                  电话:64882056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