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提档升级的关键期,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用工需求的改变,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高技能人才培养滞后、人才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需要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清楚看到,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困境就是结构失衡。闵行区南部产业围绕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以创新资源驱动先进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其中,“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等园区均以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为根基不断发展。总览闵行的五所职业技能学校、学院的2023年招生信息公示,均缺少对部分制造业的招生(如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焊接加工、3D打印技术、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智能制造技术),影响对现代制造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
1、在闵行区主要发展的高端装备产业方向,闵行区各个职业技术学校、学院缺少对制造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造成技能人才培养滞后、人才供给结构失衡。
2、学校招生专业建设信息服务尚不全面,学生及家长不了解各专业对应的产业需求,对各专业所对应的后期就业企业、就业方向不清楚。
3、闵行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的硬件教育设施、学校教师配置、设备的生产功能开发尚有不足。
4、结合目前区域内高端制造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职校制造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尚未适应产业发展,专业教学内容不满足企业生产实际。
1、鼓励增设装备制造大类相关专业。教育局应支持职校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经学科和产业行业专家充分论证后,按照专业管理规定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装备制造大类相关专业。闵行高职教育应当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加强专业建设信息服务。政府部门应公布紧缺专业和就业率较低专业的名单,逐步建立高专校招生、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加强调控职能,引导学校建立基于大数据信息的专业预警机制,有效对接产业需求,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鼓励职校立足实训条件建设需求,联合头部企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整合资源,联合共享盘活教学及生产要素。政府应鼓励职校瞄准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协同化发展方向,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为试点,以基地建设、功能开发、机制建设、制度完善为探索重点,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共同规划、投资、建设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产线开发工艺认识实训等新型实训项目,实现实训内容和企业生产的对接,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的智能型岗位高技能人才培养。可将实训基地生产运营权交由企业负责,探索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双方权责义务和成本投入、利益分配的具体办法,在承担理论、实践教学的同时,开展产业化运营、企业员工培训、企业产品试制和远程实景教学,实现双方风险共担、利润共享,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依托制造专业职教集团,可通过设置产业教授特聘岗、教师兼职工程师等岗位,聘请企业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团队中的高层次人才在企业挂职参加产品生产及研发,实现高层次人才共享。依托实训基地,承担企业产品试制、真实载体的实训教学,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功能,实现校企优质资源共享。
4、进一步鼓励企业对标职业岗位需求,联合职校开发教学、培养方案。政府应鼓励职校聘请高级工程师等企业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群兼职带头人,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以《职业岗位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为基础,按照能力导向的课程开发原则,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
第0703139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采纳
公开属性:全文公开
李杰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闵行区高新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区管全日制中职校有2所,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市特色示范学校。区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开设智能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跨境电子商务、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提供面向全国高中阶段毕业生的三年制学历教育和面向上海市初中阶段毕业生的五年制学历教育。区管两所中职学校,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和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有土木建筑、文化艺术、新闻传播、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机修)、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汽车整车与配件销售、园林绿化(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等12个专业大类,29个专业(含3个中本贯通、10个中高职贯通专业、16个普通中职专业)。
根据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布局的需要,闵行区拟保留1所中职(拟将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并入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1所高职和1个社区学院。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闵职院发展规划,以项目制的方式有序推进学院建设系列工作。统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促进职业教育匹配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加强闵行区高新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
1.摸清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本区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动态调整优化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群内外各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支撑与资源共建共享,“关转并停”部分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或重复设置率高的专业。一是围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做强做精做特现有专业。按照闵行布局“南上海高新制造带”与“大虹桥国际商贸带”,聚焦新兴产业,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建立分级分类布局体系的格局设计。二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民生事业领域,寻求专业结构布局新突破。
2.仔细梳理区域属地现有教育资源,完善实习实训条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推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制造业“全链条”人才培养。联合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探索试点创建产业学院,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实训内容和企业生产的对接,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的智能型岗位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双元制”继续教育模式,深入开展推行“证书+文凭、技能+学历”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产业工人素养提升。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3. 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育建设“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突出专业能力和行业实践经历。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研训体系,探索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教师模式,鼓励专业教师赴行业企业学习实践。依托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立交桥。聘请企业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等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环节。
4.理清相同专业,职业教育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特色与亮点是什么。职业教育针对性强,能让学生集中精力专攻某类职业技能,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实用性强,能更快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因此,要持续推进区域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中职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闵行区乃至上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撑,
5. 做好招生宣传和就业推进与跟踪工作。引导学校建立基于大数据信息的专业预警机制。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各职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宣传,突出宣传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相关职业院校所开设专业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和家长能够了解到职业教育的优势,并结合对专业设置情况的详细了解选择报考合适的专业。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2024年3月6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七莘路400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林火生、马水红 电话:6498366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