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602260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防止打着类金融旗号的机构欺诈居民
编号:0602260委员姓名:曾振宇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一、事由
2017年末,平安南京微博上发布一则博文,披露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南京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南京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调查。钱宝网的用户注册量已超过2亿,其交易金额超过了500亿。这家钱宝网曾有下属机构在闵行区开展经营,后又转移回南京。钱宝网并非第一家倒下的。之前,打着金融旗号的还有泛亚投资、e租宝、中晋等。当然钱宝网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崩溃”庞氏骗局“,理由是街头、高档写字楼里还存在许多打着“财富管理”、“资产管理”、“金控集团”、“投资管理”旗号的类金融“公司”,他们仍然在欺骗居民、主导下一个“庞氏骗局”。
二、意见和建议
这类打着“类金融”旗号的公司,多数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也并未获得金融监管当局的批复,其吸纳的投资款也游离在监管之外。然而这类金融机构,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或者藏身于高档写字楼宇之中,以高深莫测的形象投资全球市场,忽悠居民。或者躲藏在正规金融机构附近,打出亲民的形象,通过赠送油米等物品,哄骗百姓。如何让类金融旗号的机构无生存土壤,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建议:
1、做好宣传,提倡理性投资。将各类已经发生的金融诈骗案例,做成宣传材料,在社区进行宣传,提高居民对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2、建议组织正规金融机构进社区宣传,培养居民理性投资的理念,勿轻信高收益。
3、关注居民集中居住区域、及写字楼里打着“财富管理”、“资产管理”、“金控集团”、“投资管理”旗号的类金融“公司”,对其经营资质进行检查,对无金融资质的公司,予以清理。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曾振宇委员 :
当前,非法集资形势严峻,案件高发频发,涉案领域增多,这类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公司,或者藏身于高档写字楼之中,以高深莫测的形象投资全球市场,忽悠民众。或者躲藏在正规金融机构附近,打出亲民形象,哄骗百姓。为有效遏制非法集资高发蔓延势头,本区建立防打结合、打早打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防范和处置工作力度,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逐步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一、加大全区打非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加强社会宣传、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弘扬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群众认清非法金融活动的本质和社会危害,本区每年贯彻落实市打非办《关于本市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工作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持久深入、整合社会力量开展打非宣传活动。一是统一打非宣传标语,在各辖区社区、楼宇等重点区域播放电子屏;二是设计打非宣传海报,在各辖区内发放张贴,覆盖全区各类住宅;三是指定打非宣传案例,通过区政府网站微信平台不间断推出系列宣传;四是选定打非宣传短片,通过闵行电视台晚黄金档插播。
今后几年,进一步聚焦资源,拓展渠道,落实全区打非宣传。一是联合经侦、银行、属地街镇开展全区打非集中宣传;二是通过悬挂横幅、制作海报、微信公众号、车身广告、日历、环保袋、播放动画短片等方式进行打非宣传;三是深入社区邻里中心,组织打非培训讲座。
二、建立依托网格化平台发现疑似非法集资线索机制
借助区网格化平台的技术优势,嵌入疑似涉嫌非法集资线索发现机制,为打击利用门店、广告渠道进行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提供早发现、早预警的信息化平台,着力缩小门店及广告的排查监测范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源头上防范非法集资活动。今年3月起全区正式试点运行。
三、积极落实全区金融风险排查,建立动态监控机制
实施全区金融风险排查,由各街镇负责落实,组织力量,指定专人,全面落实全区非法集资信息收集及动态监测机制。一是对已知各风险重大的金融及类金融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将企业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行定期上报制度;二是工商信息系统中按照“金融、投资、资产、理财、基金、交易、信息”等关键字索引出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清企业风险底数;三是对辖区内楼宇、园区、商务楼、街面进行拉网式排查,一旦发现推销各类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及人员集聚等现象,立即上报区打非办。通过排查力度加大,金融监管逐步收紧、监管协调不断强化、存量风险逐步消化、新增风险有所控制,为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