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与背景
《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4〕18号)强调加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新规范发展,进一步激发夜间消费活力。《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等多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明确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提升项目体验性、互动性,打造多种类型特色夜间旅游产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而夜间经济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2024年,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联动上海旅游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海时装周等重大活动,辐射带动商业、旅游、文化、艺术、会展等产业,通过多产业联动,共吸引市民游客1620多万人次,带动消费38亿元,全媒体传播量达到30亿次,实现了“人气、消费、流量、口碑”的全面丰收。
二、问题及分析
(一)现状分析
闵行区在夜经济方面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七宝古镇的夜经济新篇章、吴中路商圈的夜经济氛围等,但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区域布局不均衡,与上海其他区域相比,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尚有一定的差距。结合《关于本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体验,闵行区亟待打造独具闵行文化特色的夜生活集聚区,寻找夜间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推动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发展需求
当前,光影技术正不断发展和创新,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创意设计,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互动化和智能化场景,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光影盛宴是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光影案例,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通过光影艺术展现了上海的城市更新成果和时尚之都的魅力,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消费。
如何为闵行区夜间经济提供多样化的消费选择,满足人们对更高层次夜间消费的需求?通过调整布局闵行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升夜间消费场景品质,营造夜间新型消费空间,加快夜间消费能级提升,正成为迫切的需求。
三、对策和建议
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夜经济和上海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提出建议:打造具有上海特征、闵行特色的光影节,为闵行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接轨上海国际光影节,布局闵行特色的分会场
闵行区可以在多个标志性区域设立上海光影节分会场,利用现有优质资源,增设新的夜生活集聚地,以核心区域为主,周边区域为辅,布局打造闵行光影节的“节日盛景汇聚、平日精彩续航”的全新格局,如七宝老街、召稼楼古镇、宝龙美术馆、紫竹科技园区、闵行博物馆、闵行文化公园、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和虹桥商务区等。除了积极与上海旅游节、国际消费季等大型主题活动联动,实现资源整合与流量互享之外,平日依旧维持稳定运营模式,确保闵行光影节热度的持续性,为大众不间断地提供服务与体验,深度融入闵行日常经济文化生活的肌理之中,而非仅局限于特定节庆时段,从而实现全时段的价值输出与影响力渗透。
七宝老街作为闵行知名历史文化街区,其夜游项目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如古建筑灯光秀、水幕表演等,但整体光影效果仍有提升空间,且水面资源严重利用不足。可以利用古镇的特色建筑结合水面资源增强灯光互动性、打造主题灯光秀、优化灯光布局,进一步提升光影效果,再现七宝的起源传说、古代商业繁荣场景等,融入“古镇记忆”、“江南水乡”等特色元素,水上增设游船项目及真人水舞秀移动沉浸式演艺等内容来丰富现有业态,盘活沿河步道集市、沿河夜市、沿河商铺,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分感受其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提高整个区域的商业活力和经济收益,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商业生态,实现文化与商业的有机融合,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感和消费意愿。
召稼楼古镇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地,拥有众多明清古建筑,如“礼耕堂”“梅园”等,同时保留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古镇的建筑风貌和文化氛围为光影节的举办提供了独特的背景,游客可以在欣赏光影艺术的同时,体验古镇的历史韵味。召稼楼也可以通过光影节塑造自己的文化名片,提升在文化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宝龙美术馆是闵行区的重要艺术地标,美术馆的现代化建筑和专业的展览空间为光影节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光影节的举办同时也将为美术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如门票收入、周边产品销售等,其丰富的艺术藏品和展览内容,同样可以为光影节内容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紫竹科技园区环境优美,被誉为上海最美的园区之一。境内有两条美丽的河流——“樱桃河”和“淡水河”,为光影节的举办提供了天然的背景。众多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为光影节的展示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支持,而光影节的举办也将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闵行博物馆是闵行区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光影节将光影艺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可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与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展览空间相得益彰。同时也将提升闵行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闵行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闵行文化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作为一座大型城市公园,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广阔的绿地,为光影节的布局和展示提供了丰富的场地选择,满足不同类型的光影艺术展示和表演需求,游客可以在感受科技文化氛围的同时,享受自然之美。
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场地空间条件优越,购物中心、国际街区以及城市生态公园等,能够容纳较多的光影艺术装置和大量观众,其地理位置、建筑风貌、商业氛围都是作为光影节分会场的有利条件。海派文化和时尚之都等相关艺术元素都可以在这里借助现代化的城市氛围得以展现,公园内还有多个标志性景点,如音乐喷泉等,这些都可以与光影作品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光影盛宴。
虹桥商务区是闵行区的商业中心,拥有众多现代化的商务楼宇,外形美观,内部设施完善,为光影节提供了独特的视觉背景,良好的场地和展示空间让光影艺术能够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作为光影节的分会场,虹桥商务区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二)技术与艺术融合,用光影打造闵行新景象
夜经济作为休闲经济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和消费潜力的关键指标,而光影项目正以其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和沉浸式的体验成为各地夜经济必不可少的内容。数字光影技术让科技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市的温暖纽带,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经济活力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
闵行独特的历史文化,如岁月长河中的文明瑰宝马桥文化,2500年来镌刻的春申君文化履痕,传承千载的召稼楼农耕风华,江浦合流汇聚的闵行精神火种等等,为讲述光影里的闵行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为增加光影节的科技感和趣味性,可引入先进的数字光影技术,如 3D Mapping、VR、AR、XR、互动投影、全息投影、激光秀、智能光影控制系统、AI 与大数据技术等,设置互动体验区域,让游客能够通过触摸、移动等方式参与到光影作品中,改变光影的呈现效果,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沉浸感,通过“音乐 + 光影” “演艺 + 光影” “文化展示 + 光影”的创新模式打造民众喜闻乐见的光影节,呈现一场场真正的全民文化盛宴,无疑可为闵行夜经济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动力,夜间人气提升,消费场景丰富,消费时段延长,消费空间拓展,产业融合促进,经济活力增强,都是可以预见的前景。
打造具有上海特征、闵行特色的光影节,不仅能使闵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吸引力,更能为闵行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助力。
打造具有上海特征、闵行特色的光影节,以光为墨,以影为笺,书写历史的辉煌,描绘当下的活力,勾勒未来的蓝图。让闵行在数字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双轮驱动下,向更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方向疾驰,让闵行“夜绽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