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602104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加强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编号:0602104委员姓名:龚明红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根据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总体部署,到2020年闵行区将建设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离不开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1.企业经营和人员结构情况

2016年,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47家。据统计,参与调查的635家企业的年工业总产值1423.4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3341.37亿元的42.6%;就业人数105859人,占全区就业人口总数540944的19.6%,其中参加科技项目活动人员数量约31630人。在职员工中,拥有博士1087人,硕士9123人,本科30269人,大专22561人,中高级工程师8460人,专业技师32311人,技术工人32763人。从中看出,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产值高,而且吸纳就业能力强,尤其是中高级人才。

2.行业覆盖情况

从行业角度看,647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190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132家,新材料技术68家,生物与新医药技术61家,高技术服务业54家,先进制造与自动化54家,新能源及节能技术36家,资源与环境技术37家,航空航天技术15家,主要集中在高端技术领域。

3.创新发展政策环境  

近几年来,闵行区制定了《关于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框架方案》等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引导基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等7项专项政策,并设立了20亿元的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2000万元规模的科技创业公益基金,为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4.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非常注重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较完善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制度。72%的企业都有人才储备制度;80%的企业每年会招聘专业人才;88%的企业每年都有专利技术申报;90%的企业对专利发明人实施奖励;98%的企业有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                                                             

此外,参与调查的高新技术企业中,2016年拥有有效专利总量16426件,其中发明专利5457件,每万名在职职工发明专利拥有量超500件,远超闵行区每万名50的平均值。

二、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企业创新动力还不足

调查显示,许多企业认为找不到好的项目、大环境的影响、资金紧张、缺少合适的人才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发展步伐,使得企业在创新上没有太多作为。

2.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强。有42%的企业认为支持力度很大,但也有37.3%的认为支持力度有限,还有6%的企业认为支持力度太小,不同企业感受度不一,存在分歧。此外,76%的企业表示,没有享受过任何人才政策,人才政策的覆盖面还不广。

3.核心员工稳定性还不够。有70%的受访对象称,薪金待遇、发展机会、工作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子女就学和住房等问题是主要考虑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子女入学、交通便利、住房政策、医疗环境等方面,不太满意的比例接近30%,外来户籍人员不太满意的比例超过40%。

三、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1.以科创政策为引领,推动科技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政府需要及时制订、梳理、修订和完善科创政策,使科创政策与区域科创环境相贴近,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合。要着力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跨前一步,以科创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让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能真正享受到扶持帮助;要全面补齐政策短板,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培育扶持,针对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针对人才政策的层次单一、领域局限问题,着力优化,出台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科创政策,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以配套服务为基础,提高企业人才归属感和感受度

不断拓展政策宣传新途径,扩大覆盖面,提高针对性,加强政策服务,提高科创政策的知晓度和企业、人才对政策的感受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实际需求,对科技人才在闵行创新创业发展中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居住证办理、子女入学、住房保障、道路交通等问题,深入研究、全面加强配套服务,真正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科技人才体会到闵行“爱才的诚意”,在闵行安居乐业,让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3. 以产城融合为抓手,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当前,闵行区正在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着力打造充满活力、高效便捷、环境优美、城乡融合、社会和谐的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建议以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抓手,根据产业、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的需求,打造现代化、便捷化、多样化、舒适化的创新创业空间环境。不断革新思维,在城市更新中,把分散的市场主导和自发形成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植入更多创新要素,形成能支撑更高标准、高效率、高密度的新的城市发展空间,用“热带雨林”而非“公园草坪”的方式,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