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闵行开启全面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新征程的关键起步期,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闵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产城融合的深入推进,闵行区通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环境提升,不断深化完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上海南部科创中心“一南一北”战略,着力形成“北部先行、中部崛起、南部振兴、东部开发”的发展格局,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
在闵行区现代化主城区推进过程中,区域城市道路的新建、修建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领经济快速发展,在区域性开发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城市道路势必先行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闵行区的城市道路建设主要是按照规划参数要求,并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相应方案设计,施工单位根据图纸要求建成合格的城市道路。但由于区域地块出让时序的不同,部分重点区域处于长周期的开发建设,道路的超负荷使用导致区域内很多城市道路在竣工移交、未达到使用年限的情况下受损严重,不得不重新修建。
城市道路由于所处的位置复杂多变,承受的交通压力十分巨大,导致影响其使用寿命缩减的因素也非常多,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1、超出极限荷载的交通因素。建设大周期施工过程中超出极限荷载的行驶提前导致路基沉降下陷,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道路通行压力的逐渐增大,磨损就会增多,导致道路提前破损。
2、受城市道路等级划分限制,路基设计标准取值偏低。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大种类。闵行区建设的区域镇级地块道路设计等级以支路为主,现有的路面设计理论主要是用来解决路面厚度和设计计算的问题,主要考虑的设计因素是路基强度。上海地区现设计城市次干路路基回弹模量一般取值≥ 30MPa、城市支路路基回弹模量一般取值≥ 25MPa;通过调研发现,其主要原因就是路基取用的回弹量满足不了实际现状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车辆承载量。因道路等级标准受限,故一般城市支路设计路基等级标准偏低从而满足不了建设前期过程中日益加剧交通承载的负荷量。
根据闵行区现代化主城区建设大发展的需要,新开发区内的许多新建道路建成移交后,在后期的区域地块开发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会有超重型、特重型车辆,超出极限荷载车辆的行驶无疑导致路面结构严重受损,使得路面开裂、拱起、甚至局部下陷。承受着无数次的破坏性荷载,道路路基结构已较大程度地受到破坏,道路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前破损情况,道路使用寿命大幅缩减,给区域地块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后续的道路大中修也增加了难度和经费,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浪费。
闵行区现代化主城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如何延长新建道路、修建道路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小修年年有,大修三六九”的现象,我的建议如下:
1、加强区域建设周期中施工车辆的超限、超载的治理。协调各方面力量,在建设周期推进中加大从根本上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的力度,使路面在设计允许的工况下发挥其设计功能。总之,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只有多种措施并举,综合治理,才能保障道路完好、畅通,延长其使用寿命。
2、划定重载车专用道路行驶路线,专用道路新建、修建时提高其设计标准。对于闵行区新建城区如虹桥商务区前湾新中心约30万平方公里虹桥商务区核心区18万平方公里、紫竹高新开发区13万平方公里等区域的建设具有力度大、范围广、时间长等特点。新城区建设的前期需要投入许多新建、修建道路来为后期开发做准备,这些前期建好的道路必须要保证正常的通行状态,因过程中承受着超负荷的通行压力(大量土方车、商混搅拌车、钢结构(材)构件、钢筋混凝土PC构件运输车等)。对路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试图通过限行、减小道路通行量的方法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收效有限。建议将上述新建城区在项目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明确规定为其特殊超限超载的卡车指定专用道路上通行,这些专门给重车提供行驶的道路路线,在新建、修建时提高其设计标准,通过提高路基设计标准,提高路基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层厚来保证道路满足足够的承载力,以延长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呼吁着力完善对道路路基标准提档的设计,标准化施工后使城市道路的使用年限延长。提升路基等级也有利于在日后的使用、维修过程中,只需针对面层进行维修,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工艺简单工期短等优点,增加了其社会经济效益。用特性化设计施工管理的理念以新建道路为抓手,适度完善道路路基结构设计提档从而进一步确保延长道路的使用周期。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区规划资源局在审核道路设计方案阶段,将衔接法定规划、发改委可研批复相关要求,并征求交通、交警、绿容、水务等相关部门意见,结合各部门意见对道路方案进行审核。
建议道路建设单位在项目前期结合道路等级、周边开发时序、区域定位等因素统筹考虑道路建设标准,于可行性研究(初设深度)阶段予以明确,我局将在方案审批阶段予以配合和支持。
目前,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交警支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运输超载不可解体物品通行许可证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车货总重超过46吨的车辆在我局申请办理超限物品运输通行许可证时,分局交警支队审批部门严格要求申请人提供其在公路管理部门办理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公路管理部门对车货总重超过46吨的车辆行驶路线审批通过后,制发此证)。若申请人无此证件,分局交警支队审批部门不予受理。
交警部门针对货运车超载的交通违法行为,在保持日常管理力度不减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强化部门联动、优化技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对大货车违法行为开展多角度综合治理。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委员时参考。
本提案中未提及区科委相关的职责工作,如果区交通委在超载超限运输治理方面有符合闵行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求的信息化项目,区科委将全力支持相关项目建设。
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2月28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莘西路376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王 峰 电话:64986280
根据《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的规定,区城管执法部门以及街道、镇、莘庄工业区城管执法部门主要查处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违反非市管城市道路(含城镇范围内的公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管理的违法行为实施处罚。2022年闵行区共查处重型汽车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37起,罚款394838元。今年将根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整治方案的要求,继续加大渣土整治力度。按照“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工作要求,采用深入工地、路段值守、夜间巡查等手段,严厉打击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无证运输、非法倾倒和非法跨省转运等违法行为。
道路的设计建设标准是根据道路规划等级、功能定位等方面确定的。关于朱红军委员提出城市开发区域内新建成道路由于大型车辆超载通行造成的路面结构损坏等问题,从保证道路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建议区、镇道路养护管理单位牵头组织处理解决。关于划定重载车专用道路行驶路线的建议,建议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区域实际,根据行业规范和要求,做进一步论证分析。我委也将积极配合做好后续的相关工作。
您关于“在新建城区划定重载车专用道路行驶路线等”的提案收悉,结合对接会答复情况,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一、加强区域建设周期中施工车辆的超限、超载的治理。
根据闵行区道路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治理的整体规划,区交通委推进交通违法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建设,新建14 个非现场治超点,包括 20 个断面,42 根车道。通过对42根车道进行信息化改造,包括 42 套动态称重设备,20套称重控制器,84 套正向、反向和侧向抓拍设备,42 套违法行为抓拍设备,以及配套的立杆、基础、管道、线缆等设施。
同步建立区级违法信息采集平台,纳入区大数据中心管理,对接市级平台,加快我市治超一张网建设,有利于保障设施安全,降低道路维护成本。同时,借助科技设备扩大监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有助于扩大对超限车辆的监管范围,加强对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执法难、取证难问题,提高超限治理的管理水平和执法效能,保障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
二、划定重载车专用道路行驶路线,专用道路新建、修建时提高其设计标准。
您所述“重载车专用道路行驶路线”在规划阶段已有考虑。在某一区域,快速路、主干路、支干路、支路按照一定规律排布,道路等级越高,承载能力越好,可供更大载重车辆行驶。以建议所述的前湾、紫竹区域为例,该区域地块规划用途以商业、办公、研发为主,在土建结束后,重载车辆通行需求较小。为此,我委在新建道路时充分考虑与地块开发周期相结合,力争做到配套道路与开发地块同步建成,减少施工期间载重车辆通行对路面造成的损坏。针对我区施工车辆多、过境重载卡车多,存在较多超载、超限的情况,区交通委积极开展多途径、多方式治超工作。
闵行区交通委员会
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