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去居委会办事的经历。笔者也有过。曾经去办准生证,去了三次,三次没见到办事员。问其同事,都说不知其行踪。在小区住了五年,除了办事,社区居委会的人没有过任何接触。
居委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 职能宣传不到位。一方面,居委会并没有以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对其自身职能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居委会也没有通过实际的工作成果向居民展现其“魅力”所在。
2、 服务不主动。居委会应是兼管理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管理组织。目前,大部分居民的共识是,除了办理相关证件与手续必须通过居委会以外,居委会很少上门走访或联络辖区居民。
3、 生存状况较尴尬。因与群体联系不紧密,导致居委会所实现的社会管理职能有限,加之内部管理与用人机制不灵活,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一定程度上,除了办理相关证件手续外,居委会基本成了一种“摆设”。而且居委会办事效率低成为通病,有些原本可以一次性办妥的事,不跑两三趟办不下来。
建议加大对社区居委会功能的宣传,同时进一步强化其服务功能。
一、 定期沟通、联络感情
1、可通过手机群发政策通知等短信,定向与群众沟通;
2、定期组织辖区的意见交流会、联谊会等加强联络;
3、通过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辖区居民的凝聚力。
二、明确定位、转变职能
积极宣传办事流程与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化被动联络群众为主动服务群众,切实解决居民生活问题。
三、加大宣传、强化服务
居委会可在所管辖区域宣传自身的职能与工作成果,同时通过强化服务进一步隐性宣传其职能所在。以服务带宣传应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同时也是居民最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
四、增加投入、完善考核
居委会作为政府管理基层群众的重要机构,政府相关机构应当统筹经费的来源与分配,完善以工作成果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增加其质量。
通过考核来分配经费与资源,设立居委会人员晋升机制,通过内部人员之间与同类机构之间的竞争来提升居委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能增强居民社区意识和归属感。可以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方式,从而建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社区队伍;在下岗人员中选聘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管理经验,热爱社区工作的人员充实到居委会干部队伍中来,选派街道、辖区单位干部到社区挂职,招聘应届大学生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对社区工作者任职年龄学历做出必要限制规定。
社区工作者走职业、专业化是一条十分漫长道路,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反馈,只有这样,社区建设才能不断完善,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