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双减政策”推出,受到各界广泛好评,202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实施落地,作为秋季落实双减主要的配套措施,全区各中小学制订“一校一案”完善课后延时服务的具体方案,推行5+2的模式,并要求有诸如不得上新课、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和答疑,学校应开设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努力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等较为具体且刚性的要求。闵行各校积极作为,但也遇到一些问题。
二、延时服务中特色课程、文体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1. 空间硬件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文体活动、研究型学习所需要的空间相对上课来说要求更高,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开展必然会出现空间不够的现象,而部分学校校舍陈旧、操场小旧等情况则更加剧了空间冲突。
2. 师资不足。艺术老师、体育老师、跨学科教师、尤其是具有特色、专业、高水平指导能力的老师不足。
3. 特色课程开设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相对广大的学生群体来说,虽然各校都已想方设法提供多样的社团,比如购买课程、购买服务等措施,致力于特长培养、个性培养,但是学校能提供的特色课程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
4. 人民需求迫切、期待高。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和渴望只会越来越高。对于上海这个城市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在艺术涵养、身体素养、体育技能、科创文创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三、建议:
1. 加强资源统筹共享。建议区教育局和相关街镇依托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进一步加强梳理盘活学区内、集团内特色课程、特色教师、专用空间的共享共建。可以通过如线上慕课、线下指导、视频课程等方式首先让学区内集团内的优质资源普惠到更多学生。
2. 建立健全延时服务志愿机制。建议由区科技、体育、文艺文化、经济等各职能部门牵头,倡导建立专业人员长期的志愿服务或强制服务机制,比如每年要完成面向中小学的一定课时的志愿服务,让更专业、更前瞻的知识普及到中小学生,承担更多的社会教育责任的同时,也是作用于各年段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每年建设推荐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逐渐形成专业的课程资源库。
3. 建立完善我区延时服务人才库、平台库。建议由区科技、体育、文艺文化、经济等各职能部门牵头,鼓励以科艺体行业人才、资源平台为重点,包括在职的行业从业人员、退休老同志、高校学生等在内,建立人才志愿者库或公益活动中心。既让老同志的专业水平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也让大学生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和经验,又能让更多中小学生受益,在双减“解放的时间”里学有所长。比如上海市百将公益活动中心的将军们的“百将进校园”的公益宣讲活动,承担起向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
4. 鼓励更多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教育功能。建议鼓励区内文化、体育及服务社会领域的职能部门,鼓励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开放相应时长供学生参观接待、实践考察。让中小学生拥有更多接触社会、接触行业的机会,打开眼界提升认知激发兴趣树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