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702132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进一步减轻我区教师心理压力的建议
编号:0702132委员姓名:徐极
提案
背景:

    近年来,中小学老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题组对老师的心理状况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68所学校的2292名老师中,有51.23%的老师存在心理问题;上海市对小学老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8%。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约为20%,而老师心理障碍发生率达50%,精神不振、焦虑、偏执、敌对、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在不少老师身上不同程度存在,严重者影响正常工作。

问题及分析:

    1、社会的价值取向。上好学校、找好工作,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发展轨迹,中、小学校由此承载了家长们太多的希望,相应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这种希望,实际上是一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升学压力,使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把目标定于上重点中学、考好大学,并把这种压力通过自身和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成为教师挥之不去的沉重负担。另外在诸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之类的“学校教育万能论”的强大社会舆论下,教师的批评教育权形同虚设。学生在学校有一些偶发事件,家长常常直接向教师问罪;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要归罪于教师。教师的合法权益难以保证,以致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使教师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各种检查评估繁多,教师忙于应付。不管哪一级的检查、评估,最终都要落到教师身上,教师时常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和评估,今天须填这种表格,明天需写那方面的总结,后天则需要这方面的材料、参加一些毫无意义的考试等等,教师被这些琐碎的、与教学无关的事所纠缠,没有精力投放在教学上。

    3、延时服务和网课的实施。延时服务,让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工作时间延长了。而教师的编制却没有因此同步调整增加,导致教师工作强度骤增、压力陡增。另外,网课的实施,教师的备课工作量远大于平时,除了学习新技术外,教师在自媒体时代,每天的直播如履薄冰。

意见和建议:

    我区目前每年增加了教师绩效的投入,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幸福感。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评比、考试。教育工会开设了多期的心理讲座等。从一定程度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但是还是不够的,为此建议:

    1、教师的心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问题在老师身上的间接反映,要解决老师的心理问题须标本兼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评比、考试。把教师的职业倦怠、身心健康、工作条件和诉求、工作时间和负担状况作为工作检查的常规内容,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2、建立相应的心理干预机制,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给老师们定期进行“心理”体检,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3、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数据和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当增加编制总数,包括增设教学辅助和其他管理岗位来积极调和学校教学系统相互作用。切实让学科教师、其他教学辅助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减轻教师工作总量。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还可在完善教师福利待遇、职称评聘、岗位设置、减少会议数量,缩短会议时间等方面对学校做出有约束力的要求。

    4、利用课余、节假日经常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让教师的情感交流、宣泄的渠道畅通,在活动中得到心理补偿。积极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为教师提供交往的机会,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工会组织的看上海活动非常受教师的欢迎,但是工会经费有限,建议能否使用行政福利费。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徐极委员 :

区教育工会一直将维护教工权益,推进教工保障工程的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之中,正在接触联系合适的心理机构,通过讲座、热线电话和开通心理援助通道的方式,了解教工心理动态,同时探索教师心理干预机制,维护教师身心健康,要求各学校工关注教师心理状态,及时反馈教师思想动态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工作。

搭建运动平台,提供教师运动心理健康增进的有效生活方式,下发《关于举办2023-2024年闵行区教工运动会的通知》,将教工喜闻乐见的项目设置为竞赛项目,分两年进行比赛,丰富闵行区教育系统教职工业余体育生活。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将定期开展普惠性、主题性、趣味性活动,将平台与活动相结合,关注教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指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