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通过建立社区糖尿病足及高危糖尿病足筛查点引导患者高压氧治疗-探索闵行大健康防治新路径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糖尿病患者筛查和管理
2004年,依据《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上海市33个试点社区开展糖尿病前期及患者管理。2009年,国家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本市实现糖尿病管理社区全覆盖,并开展糖尿病筛查。自2017年起,在前期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基础上,上海市各社区开始实施《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慢性病综合防治(2017年版)》,实现以疾病为主向以人为本的转变。2020年以来,积极开展基于信息化支撑的整合式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依托慢性病健康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打破数据单一、单病作战等慢性病管理瓶颈,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慢性病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一体化、融合性的全程健康管理模式转变。2024年底闵行区管理糖尿病患者7.91万人,规范管理率为96.67%。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2.17万人,规范筛查率96.11%。
(一)糖尿病筛查
针对糖尿病危险因素,应用规范的筛查方法,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定期提供筛查服务,监测服务对象的相关检查指标,收集临床诊断信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35岁及以上人群提供糖尿病筛查服务,建议其每年检测一次血糖。对于糖尿病高危对象,通过检测空腹末梢血糖(FCPG)对其进行初筛。经初筛判定为血糖正常者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筛查;血糖异常者以及疑似糖尿病的对象建议进行进一步诊断,确诊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建议纳入社区管理(糖尿病诊断标准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其余对象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对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群,每年进行并发症筛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尿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体检系统,对筛查中出现的异常指标,指导其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三)糖尿病前期及患者人群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对疾病人群登记建卡和全面评估,给予相应的患者教育;利用大数据推送整合功能,及时了解诊疗进展,定期提供分类随访管理服务,指导进行自主管理。随访管理时可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在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1.建卡(核实)、评估和教育
对尚未纳入社区管理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症状、疾病主要监测指标、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自我管理效能及中医体质分型等情况;开展患者教育。
2.患者分类随访管理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半年随访一次。随访时了解患者病情;提出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建议;建议患者每年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如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它病症,应同时监测血压和血脂情况,并进行随访记录。
对于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监测疾病主要指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管理,监测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了解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出科学运动、合理营养等非药物治疗的建议,开展戒烟干预;督促患者规范性治疗和自主管理;发现患者疾病主要监测指标波动较大时,及时提醒就诊,督促其2-4周内进行随访直至血糖达标;达到糖尿病双向转诊标准,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发现焦虑抑郁症状,建议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就诊。建议患者每三个月进行相关疾病并发症筛查,尽早发现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情况。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杨春辉委员的提案通过在社区建立专门针对糖尿病足及高危糖尿病足患者的筛查点,并引导患者就诊高压氧治疗。我委将在后续工作中作为重要参考。
闵行区将持续加强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糖尿病足综合防治知识。采用专题讲座、义诊、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新媒体传播等形式,联合糖尿病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日常糖尿病足教育工作,普及糖尿病足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特别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健康素养。
杨春辉委员的提案旨在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疾控为纽带、三级医院为核心的糖尿病足筛查-转诊-治疗体系。通过标准化筛查、高效转诊和综合治疗及早干预糖尿病足,提高糖尿病足及其并发症治愈率。提案的目标和做法和今年闵行区卫生健康委计划开展工作有相当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感谢杨春辉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希望杨春辉委员能不断关心、支持和帮助相关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