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闵行区重点产业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近几年来,闵行区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通过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为行业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们在行业企业及相关高校的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随着闵行区重点产业对一线产业工人的知识更新、技能升级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市有关部门也淘汰一批不适应的资格证书,通过社会化的形式鼓励开发符合新兴产业的资格证书,并推出“见证补贴”的激励政策。调研发现,闵行区产业工人多分布在新兴产业,且中小微企业居多,年龄为30-40岁,学历层次普遍为专科和本科,他们对新技能的培训和学历提升有较大的需求,也希望通过在职学习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调研中也发现,对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希望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产业工人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有质量和信誉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当前社会培训机构不能提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文凭,而对技能证书的培训大部分的产业工人又有所顾虑。
闵行现有9所中高职院校、1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和2所部属“双一流”高校。这些学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本科层次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整个学校的学科专业、师资,提供各种学科专业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高层次专业培训,能以更灵活的方式满足业余学习的需求。但实际上企业、产业工人和高校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的渠道不畅通,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受影响。为此,建议通过政府搭台组织,激励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发挥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优势,三方协同,构建体系完善、渠道畅通、学习方式灵活的“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
1、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分层分级建立“产教融合学习基地”。
(1)依托中高职学校:选取1-2所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建立基地,由政府和企业组织有需求的产业工人。其功能主要以初中级资格证书培训为主。
(2)依托市属本科高校:由政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及高校共同开发符合新兴产业需要的资格证书、共同修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把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其功能以学历提升和高级以上资格证书和新开发的资格证书培训为主。
(3)依托“双一流”高校:由政府和企业组织中青年技术创新人员进入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其功能以技术创新能力培训为主,并兼有硕士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
2、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开展“双证融通”试点:积极推进学分互换互认,逐步建立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课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证书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制度。产业工人经过培训与学习通过学分银行中学分的积累与转换,可实现学历上的提升与技术能力的提升。
3、调动企业强化产业工人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完善制度和激励政策,明确和规范在校企合作开展产业工人培训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税收,调动行业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终身学习的有效路径。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依托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有(1)振华模式;(2)电气集团李斌技师学院模式;(3)沃尔沃-金桥模式;(4)临港模式等。
希望在闵行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电机学院与区内的企业、高校一起,共同研究、探索推动“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的政策导向、运行模式、联动机制等,为闵行区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闵行区高端产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更好地服务闵行区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