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闵行区重点产业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近几年来,闵行区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通过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为行业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们在行业企业及相关高校的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随着闵行区重点产业对一线产业工人的知识更新、技能升级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市有关部门也淘汰一批不适应的资格证书,通过社会化的形式鼓励开发符合新兴产业的资格证书,并推出“见证补贴”的激励政策。调研发现,闵行区产业工人多分布在新兴产业,且中小微企业居多,年龄为30-40岁,学历层次普遍为专科和本科,他们对新技能的培训和学历提升有较大的需求,也希望通过在职学习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调研中也发现,对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希望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产业工人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有质量和信誉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当前社会培训机构不能提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文凭,而对技能证书的培训大部分的产业工人又有所顾虑。
闵行现有9所中高职院校、1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和2所部属“双一流”高校。这些学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本科层次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整个学校的学科专业、师资,提供各种学科专业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高层次专业培训,能以更灵活的方式满足业余学习的需求。但实际上企业、产业工人和高校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的渠道不畅通,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受影响。为此,建议通过政府搭台组织,激励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发挥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优势,三方协同,构建体系完善、渠道畅通、学习方式灵活的“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
1、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分层分级建立“产教融合学习基地”。
(1)依托中高职学校:选取1-2所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建立基地,由政府和企业组织有需求的产业工人。其功能主要以初中级资格证书培训为主。
(2)依托市属本科高校:由政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及高校共同开发符合新兴产业需要的资格证书、共同修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把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其功能以学历提升和高级以上资格证书和新开发的资格证书培训为主。
(3)依托“双一流”高校:由政府和企业组织中青年技术创新人员进入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其功能以技术创新能力培训为主,并兼有硕士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
2、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开展“双证融通”试点:积极推进学分互换互认,逐步建立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课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证书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制度。产业工人经过培训与学习通过学分银行中学分的积累与转换,可实现学历上的提升与技术能力的提升。
3、调动企业强化产业工人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完善制度和激励政策,明确和规范在校企合作开展产业工人培训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税收,调动行业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终身学习的有效路径。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依托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有(1)振华模式;(2)电气集团李斌技师学院模式;(3)沃尔沃-金桥模式;(4)临港模式等。
希望在闵行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电机学院与区内的企业、高校一起,共同研究、探索推动“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的政策导向、运行模式、联动机制等,为闵行区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闵行区高端产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更好地服务闵行区实体经济。
2023提案-王志恒.docx
对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第0702074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建议公开•全文
区教育局:
王志恒委员“关于构建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服务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2021年,区人社局协同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总工会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使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闵行区职工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闵人社规〔2021〕5号),首次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纳入使用区级统筹资金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培养适应本区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促进区域技能水平提升,提升技能培训质量。
2022年,区人社局协同区教育局制定《2022年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办法》,分级建立指标体系,对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实践方式、人才培养规模等内容进行项目打分和验收,进一步明确项目内容,确保相关扶持满足企业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并积极筛选区内企业和中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项目申报。2022年11月,闵行区共有16家基地进入评估,11家基地评审通过并完成公示认定。
下一步,区人社局继续联合区教育局在2023年区级产教融合基地申报中,探索定制技能培训项目,深化校企合作项目制培养模式,围绕重点产业,通过技能培训、双师带徒、设备共建共享、竞赛交流等形式构建多方协同的技能人才发展机制。
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2月7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北路168号2号楼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林晓佳 电话:33883820
对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第0702074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区教育局:
王志恒委员提出“关于构建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服务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一是将继续教育纳入区产教融合方案。2021年,我委会同区教育局、区人社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闵行区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区试点方案》,提出“积极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公共实训中心为支撑、职业培训机构和社区学校为补充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完善职业院校开展教育培训激励政策。探索‘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模式,加强高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依托闵行社区学院开设企业委托班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送教入企’等方式,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沟通衔接的‘双证融通’机制,推动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对接及学分转换,逐步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与高校、职业院校共建集实习实训、生产服务、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闵行区构建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政策指引。
二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2019-2022年,经市区两级层层筛选和专业评审,闵行12家企业纳入全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同时可享受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抵免等优惠政策,有效调动企业强化产业工人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根据市发改委统一部署,主要依托闵行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4+4+4”产教融合型重点行业,积极开展上海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申报工作,通过搭建企业实训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等,增强产业服务教育能力,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闵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2月8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上海市沪闵路6258号 邮政编码:201100
联系人姓名:脱健艺 电话:24033286
用足用好现有的政策、资源与平台,做深做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呼应产业工人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联合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经委、各街镇与产业园区等,深化落实闵行特色“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建章立制,推进“学分银行”累计学分模式,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有序开展劳模工匠讲师遴选、聘用以及闵行工匠学院、闵行工匠学院教学点挂牌等工作,成立产教联合体,进一步整合资源,按照市场需求推进相关服务项目,服务产业工人综合素养提升。
2023年,闵行将探索定制技能培训项目,深化校企合作项目制培养模式,围绕重点产业,通过技能培训、双师带徒、设备共建共享、竞赛交流等形式构建多方协同的技能人才发展机制。
借助上海交通大学与区政府合作支持共建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的契机,全力推进闵职院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发展,依托闵行支柱产业设置专业(群),结合闵行园区经济发达之特点,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技师学院与工匠学院,并按需设置培训教学点,深入推进“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