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703087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减轻政府行政负担的建议
编号:0703087委员姓名:王海滨
提案
背景:

    基层是城市治理的第一线,精细化捕捉到“第一线”生活与发展的“毛细血管”,对于基层治理来说很重要,但也很难,尤其是面对当前更大规模更多元结构街区的不断涌现。

问题及分析:

人民需求日益纷繁复杂,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不是可持续性之计。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正是加强基层自治共治的理论抓手,同时应成为减轻政府行政负担的有益尝试:

意见和建议:

1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培训,提升他们在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纠纷调解、以及调配网络资源等方面的能力。政府通过引导建立社区服务和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社区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推广居民参与机制:通过居民委员会或社区议事会等形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数字化平台,不仅仅是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应该是走进最后一道门“家门”的助推器,有效增加信息传播效率和覆盖面。

3发展社区经济:支持社区内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的发展,促进社区经济多元化,同时将社区公共设施运营视为岗位池,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比如社区安全监控体系,设置的巡逻队伍;还有如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等岗位,让这些空间在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解决居民家门口就业

以幸福着色,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实践。不是意味着政府投入无限加码,政府部门疲于奔命任务无限加码,而应该通过增强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优化资源分配,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最终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我知道涉及到人涉及到基层管理的难度,但是和有限的财力相比,激发人的无限潜能值得一试

会办意见
区数据局 :

本建议中提到:一是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政府通过引导建立社区服务和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社区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二是推广居民参与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数字化平台,不仅仅是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应该是走进最后一道门“家门”的助推器,有效增加信息传播效率和覆盖面。

为贯彻落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要求,区大数据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规划指导下,以专班形式统筹推进闵行区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整合建设及运营推广。当前,区居村平台已建成基础数据、协同事项、工作记录、标签管理、平台链接、特色应用六大功能,并作为区级功能模块纳入市一体化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按照“基层采集更新,中心统口归集”的社区治理数据运营模式,区大数据中心融合数据统计与任务报送等应用场景,根据区委党建办和区减负办已明确的相关任务事项,优化升级建设“协同事项”模块。已完成区委统战部、区委政法委、区农委、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文旅局6家单位涉及台胞、社区基本情况、犬猫、劳动力资源、独居老人、基层文化团队等方面的协同事项模板,实现已有数据自动填充、统计报表自动生成,切实帮助基层实现“减台账”。同时,依托数据回流技术框架,获取市下发超283万条闵行区人口数据、约127万条闵行区实住房屋数据,形成社区治理主题库人、房数据专题,纳管76个带数据标签,全面支撑基层治理工作实际使用需求。

另一方面,特色应用模块接入社区日常工程维修业委会核准系统,该系统作为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的创新应用场景,主要用于规范小区物业维修资金使用流程,实现从项目报修、工程初审、业委决策、楼栋表决、工程实施、工程验收等全周期的流程规范和工作留痕,实现小区物业维修工程项目实施全流程线上管理,最大限度实现项目公开、过程追溯、减时增效。

今年将结合我区实际业务开展进一步探索、鼓励各委办局、街镇(工业区)报送个性化应用场景,并遴选优秀场景纳入特色应用模块,同时将继续加大平台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居村工作人员与居民对平台的感受度,推动平台使用效能提升,让信息化赋能落到实处。

感谢王海滨委员对区大数据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区大数据中心

2024319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七莘路412           邮政编码:201119

联系人姓名:罗璁                         电话:24086801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王海滨委员 :

对区政协七届次会议

0703087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王海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减轻政府行政负担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加强基层队伍能力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近年来,在基层队伍能力培育方面,区民政局通过开展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不断充实社区工作队伍,持续优化年龄结构;通过优化培训体系,持续进行持证社工继续教育培训和社区工作者专业资质考前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持证率和专业水平;通过在虹桥镇试点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和《闵行区能力模型建设》课题,出台《闵行区社区工作者赋能实务指导手册(1.0版)》;通过评选“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宣传榜样典型。在基层资源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引导居民区更加合理分配和使用公建配套用房,将更多的空间让渡给居民,同时下沉养老服务、便民服务、政务服务和社会组织服务等各类民生资源,让居民更加便捷的享受家门口的服务。各街镇结合党群服务站建设,统筹协调各类服务资源,搭建社区服务和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利用。

2.探索居民广泛参与机制,增强治理主体意识和能力。区民政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基层民主机制,探索社区民主协商平台建设,如莘庄镇的“一莘一议”、莘庄工业区的“瓶安议事厅”等。通过搭建议事平台,鼓励居村委组织、动员更多的居村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比如“三会”制度、居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居民区联席会议制度等,运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议事制度,提高居村民关切问题的解决。积极发动青年、妇女、儿童等参与议事会,探索建立了“周末议事会”“板凳议事会”等创新做法。引导居民自治,通过参与式社区规划等方式,推动社区环境改造和空间治理,2023年已完成75个参与式社区规划点位的改造。推动基层约请制度助力解决社区难题,提升约请流程的规范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3.统筹居村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基层减负增能。区大数据中心会同区委党建办、区民政局建立区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形成基础数据、协同事项、工作记录、标签管理、平台链接、特色应用六大功能,并纳入市一体化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按照“基层采集更新,中心统口归集”的社区治理数据运营模式,区各委办局需要居村组织填报的所有表格,都需要经过区减负办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区大数据中心在居村一体化平台上设置“协同事项”模块,方能下发居村,实现已有数据自动填充、统计报表自动生成,切实帮助基层实现“减台账”。另一方面,特色应用模块接入社区日常工程维修业委会核准系统,该系统作为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的创新应用场景,主要用于规范小区物业维修资金使用流程,实现从项目报修、工程初审、业委决策、楼栋表决、工程实施、工程验收等全周期的流程规范和工作留痕,实现小区物业维修工程项目全流程线上管理,最大限度实现项目公开、过程追溯、减时增效。

3.探索发展社区经济,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社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业态,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区民政局通过盘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比如“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社区食堂”“慈善超市”等公益性设施,或者鼓励街镇探索公益性场所第三方运营,采用“公益+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增加公益性岗位同时,提供更加丰富的便民服务。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和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会同区规资局、区发改委,探索推进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结合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运营主体要根据服务成本、合理利润等提供价格普惠的社区服务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务。

、下一步工作设想

以提高新时代社会工作整体效能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巩固基层政权。进一步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区实践,探索群众诉求征集机制,积极反映群众建议。进一步发挥团员青年、妇女骨干、能人达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等积极作用,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进一步巩固减负增能,加强对居村工作赋能支撑。进一步探索信息平台上个性化应用场景的开发和使用,遴选优秀场景纳入特色应用模块;继续加大平台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居村工作人员与居民对平台的感受度,推动平台使用效能提升,让信息化赋能落到实处。进一步探索社区经济,明确牵头职能部门,推动新兴业态高质量起步、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闵行区民政局

                              2024年4月25日

 

承办单位地址:七莘路680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陈亮                    话:64887022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