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703177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加快破解闵行区人才安居问题的建议
编号:0703177委员姓名:张翊
提案
背景:

    上海,一直是人才集聚地,但人才安居问题,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城市蓝领灰领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已成为近年来困扰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一大问题。闵行是上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强化“四大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如何满足人才需求、吸引人才集聚、解决人才居住保障问题是闵行服务国家战略迫切需要加快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题及分析:

    “一南一北”两翼区域是闵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在不断筑巢引凤,各类优质企业进驻的同时,配套的各类人才保障性住房数量仍相对有限,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归纳为:

    1、公租房资源短缺,保租房价格难降。基于上海土地“寸土寸金”的属性,公租房源筹措难度大,收购房源也较为零散不利于后续管理,闵行尤其“一南一北”两翼区域普遍存在房源稀缺,目前公租房资源全区已建成供应区筹公租房23个项目、3135套;市筹公租房5个项目、5302套,以公租房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改善了城镇户籍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同时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申请难,轮候难等困难问题比较突出。 保障性租赁住房,相较于传统公租房的保障范围更大,面向城市新市民、青年人,受益群体更为广泛全面,成为解决城市青年“筑巢”的金钥匙。据了解目前采取调整土地性质Rr4项目建设的保租房,全区共筹措新建Rr4项目19个、房源约3万套,已供应项目9个、房源约1.5万套,可以极大的缓解企业人才的居住矛盾问题,但保租房的租金定价为同品质同地段市场租金价格9折,也让很多大学生和从事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的一线劳动者难以承受。据调查当租房的费用占比超过个人月收入30%以上时,对企业留住人才会非常困难。

    2、缺乏人才安居分类指导的相关政策措施。目前各类人才、住房补贴政策存在口径比较复杂,不够简单明了,政策的制定方与接收方沟通的聚道与途径存在偏差。政策惠及面主要集中于高级专家和领军型人才等已经功成名就的高端人才,或者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单位指定的专业人才,而多数正处于事业发展上升阶段的青年后备人才,甚至是从事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蓝领和灰领人群缺少关怀机制,制定出台的青年人才和城市服务基础人员的安居工程政策落实渠道不通畅。涉及到的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的一类、二类、三类企业的补贴人数占比不到20%,存在政策执行率较低,辐射面较窄的情况,人才保障的目标上也存在一定的错位。

意见和建议:

    2021年,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持续构建住房租赁体系。加快促进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推进力度。聚焦不同群体的租赁需求,实现租赁住房精准供应,形成‘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要求。为此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的建议。 从普惠角度出发,多渠道探索人才安居工程发展模式,加大重点企事业单位租赁房的配套数量,鼓励央企、国资平台参与保障性人才公寓建设与运营。由于土地供应价格对于房屋成本的影响很大,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Rr4土地供应,能否以土地划拨形式出让等还需要政府的进一步政策支持。试点推进相关园区用地变更,针对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加强全区保租房安居工程用地存量更新的研究,鼓励各大产业园区以“整体统筹、因地制宜、深挖存量”为原则,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对闲置的非居住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扩大保租房房源供给,构建集产业研发、生产服务、众创空间、生活配套等产业与商住浑然一体的产业人才社区新模式。在本区部分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大型医院、科研院所等青年人才集聚的单位,鼓励利用单位的部分地块建设青年人才公寓,自组服务机构或引进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进行服务管理,缓解部分购房困难的青年科技人员和教师的燃眉之急。

    2、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建议。 建议可以对相关的人才居住补贴政策这几年的执行情况加以梳理、分析和研究,对高端人才与非高端人才的补贴政策有所适当的配额调整,分类更加接地气,让更多的企业中基层的年轻人才、技术人才享受政策。例如高校注册地的限制是否可以有所突破?让高校享受更多闵行的人才政策,高校也为闵行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资源。再比如是否可以加大针对一张床的补贴时效,甚至是长期的补贴政策,为城市建设者的蓝领灰领人群提供一张床的安居保障。

    3、推动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的建议。 推动公募 REITs 全面赋能保租房提质增效,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保障性租赁住房如果纳入 REITs 底层资产,既为促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是支撑租购并举的有力工具。目前华润有巢 REIT 已于 2022 年 12 月作为首批保租房 REITs 正式上市,为公募 REITs 的发行赋能保租房提质增效打开了一条金融通路。另外目前对于保租房的房产税已经从12降到4,增值税降到了1.5,但是这个税收优惠只针对个人租户,企业的批量租赁还无法享受,对于企业批量租赁人才公寓,能否按照个人租户一视同仁给到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大大改善保租房的空置率。

    4、加大宣传政策力度的建议。 建议对人才安居政策的解读、推广能够有更好的渠道和方式,惠及到更多闵行的企业,可以通过区级职能部门、街镇企业服务部门的宣讲,使政策能更加清晰、更好理解。当然企业自身也要对自己的人事行政部门加强要求,要肩负起人才管理的作用,主动对接地方(街镇)政府的相关部门,让企业能够进一步了解、掌握人才安居政策,更好的服务于自己企业和企业的员工。

会办意见
区人社局 :

区委组织部:


张翊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破解闵行区人才安居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2022年3月,区人社局配合区人才办制定出台“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政策引领下,人才认定体系更加合理,建立以经济贡献、科技贡献、社会贡献为导向的四层(卓越、杰出、精英、青年创新)三类(学术类、技术类、管理类)人才分类框架。人才服务更加精准,“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内容整合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资源,持续做优人才服务,提供包括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全方位服务。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人才服务的精准度。人才支持措施更加有力,2023年区人社局首次启用“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并新增“一网通办”帮办服务。企业和人才可以通过随申办方便快捷地办理“春申金字塔人才政策”各类业务。在政策填报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智能客服或线上人工专业帮办及时得到解答。人才安居补贴方式主要有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实物配租三种。购房补贴指对于经认定的部分卓越和杰出人才在本市购买唯一产权住房的,区财政给予最高150万元的货币补贴,用人单位需按1:1进行配套;租房补贴指对于经认定的部分春申金字塔优秀人才在本市租赁住房,区财政给予1000-4000元/月的货币补贴,最长享受年限累计不超过三年;实物配租是指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可优先申请租住区政府建设或筹集的租赁房源,租住人才可按规定同时享受租房补贴。2022年安居补贴累计拨付近1500万元,惠及741人次,2023年安居补贴共拨付超2000万元,惠及1758人次,2023年已累计拨付人才政策相关资金近1亿元。人才服务更加高效,今年,区人社局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升级版。常态化受理兑现“春申金字塔人才政策”各类项目,并在重点企业认定开展“免申即享”的基础上,探索对部分人才认定实行“免申即享”,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政策宣传持续加强,政策落实过程中,我局积极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用好现有政策,用好大零号湾国际人才会客厅、虹桥国际人才会客厅,送政策和送服务,使各类人才和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能级。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乐业闵行”、易就业、随申办等多个线上平台打造政策宣传模块,确保人才政策全覆盖。



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2月8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北路168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纪元                   电话:33883951

会办意见
区房管局 :

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

收悉转来的委员提案,经研究,现将初步意见答复如下:

一、委员提出的“公租房资源短缺,保租房价格难降”问题分析

1、公租房房源。我区区筹公租房房源目前为3396套,出租率在90%以上。公租房来源主要为开发商在建设商品房小区时,无偿移交政府的配建房源,配建比例按市级文件规定不低于5%(一般即为5%),因此总量偏少。如要增加公租房房源,一方面需要区规划资源部门增加商品住宅土地出让地块梳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公租房配建比例实现。为提高商品住房的建设品质,根据新出让商品住宅用地竞高品质工作要求,从2023年第三批次商品房地块出让起,我区商品房配建公租房比例已从5%提升至7%,以增加公租房数量。

2、保租房租赁价格。除公租房以外的保租房房源为市场化房源,由企业投资建设,资金投入包括拿地费用、建设费用、装修费用、运营成本等。初次定价前,由运营单位委托第三方房地产估价机构对同地段同品质市场化租赁价格进行评估,在市场评估价格的九折以下制定项目的租赁价格(一房一价)并申请备案。2023年起,区房管局在项目方提交的评估价格基础上,委托第三方房地产估价机构对新供应项目的评估价格进行复评估,以两者中较低者进行备案,确保租客利益。

目前闵行区已累计筹措各类保租房项目113个,房源6.6万套;供应项目77个,房源4.5万套。面向市场供应的保租房项目租赁均价在100/平方米·月左右,出租比例基本在90%以上,说明项目租金价格得到市场认可。

3、缓解收入较低的一线劳动者住房困难。除了面对普通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一间房、一套房产品之外,2023年,为了解决公共服务行业和产业一线工作人员租房“远、贵、难”的痛点,闵行区在华润有巢租赁社区内建设了我区首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在常规的成套(间)房源外,提供了宿舍类房源,共138间, 440张床位,其中4人间租金500//月,2人间900//月。

今年,我区已制定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工作方案,将在全区新增筹措不少于5000张床位,14个街镇工业区全覆盖,床位租金都在1000//月以内,以满足低收入一线劳动者的住房需求。

二、委员提案初步答复意见

1、关于加大重点企事业单位租赁房的配套数量,鼓励央企、国资平台参与保障性人才公寓建设与运营的建议。根据《关于加强发展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沪府办规[2021]12号)文件精神,“市、区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租赁住房用地投资新建的全自持租赁住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继续推进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新建、配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时,依据《本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沪建房管联〔202245号 )相关规定执行,在满足职住平衡、确保安全、适当规模、性质不变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利用闲置非居住建筑建设保租房。对符合条件的租赁住房,经企业自愿申请、区房管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认定后,可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

2、关于税收优惠。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24号)相关规定执行。住房企业向个人出租住房按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住房企业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住房的,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对于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至企业的建议,我们将报请市房管局协调市税务部门研究。

3、加大宣传政策力度的建议。2023年,我局配合区委组织部向全区14个街镇工业区开展多次政策宣讲,收到属地政府及企业的好评。同时,区房管局搭建了我区租赁住房信息平台,在推介房源的同时广泛宣传保租房相关政策。后续我局将继续与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街镇、融媒体等保持紧密联系,做好保障房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广工作。

会办意见
区财政局 :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市住建委、市房管局印发了《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办法(试行)》(沪住建规范联〔20222号)和《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试行)》(沪住建规范联〔20223号),明确了项目建设和管理的要素。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23〕236号),促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发展,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包含一定规模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同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列入地方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闵行区为加快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着力优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人才归属感,区组织部、区财政局、局、区房管局共同印发了《闵行人才安居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闵房管〔202163号),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机制、职责分工、房源筹措、装修标准、配租管理、退出机制,并根据实际打造集党群服务、生活服务和健康服务等于一体的人才公寓“共享空间”,促进人才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增加人才的归属感。

针对城市建设行业和基础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的租赁需求,坚持“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发展理念,区房管局印发了《关于本区加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的工作方案》(闵房管〔202424号),至2024年9月底,实施14个街镇(莘庄工业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之家全覆盖,全区筹措新增床位不少于5000张,每年每张床位补助1000元,同时对配套公共服务区(含党群服务站)给予最高建设补助,补助标准最高2000元/平方米。以上补助在扣除市级补贴后,由区、镇(莘庄工业区)按35:65比例承担,街道项目由区级承担。

我区区筹公租房房源主要来源于开发商在建设商品房小区时,无偿移交政府的配建房源,配建比例按市级文件规定不低于5%(一般即为5%),至目前共有3396套,出租率在90%以上。根据新出让商品住宅用地竞高品质工作要求,从2023年第三批次商品房地块出让起,我区商品房配建公租房比例已从5%提升至7%,以增加公租房数量。除公租房以外的保租房房源为市场化房源,由企业投资建设,资金投入包括拿地费用、建设费用、装修费用、运营成本等。2023年起,区房管局在企业投资方提交的评估价格基础上,委托第三方房地产估价机构对新供应项目的评估价格进行复评估,以两者中较低者进行备案,确保租客利益。至目前累计筹措各类保租房项目113个,房源6.6万套;供应项目77个,房源4.5万套,出租率在90%以上。

感谢张翊委员对我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和人才安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将积极配合组织部、区房管局等部门, 根据市、区两级要求,有序推进我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安居)的项目认定、建设、供应、使用、巡查和政策宣传等全过程工作。进一步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服务民生、保障民需。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或采纳
张翊委员 :

张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破解闵行区人才安居问题的建议》(第0703177号)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闵行区聚焦人才普遍关心的安居这一关键小事,以满足各类人才多元化居住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安居保障体系,让天下英才在闵行都能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着力打造让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

一、关于委员提出的问题分析

1.公租房房源。闵行区区筹公租房房源目前为3396套,出租率在90%以上。公租房来源主要为开发商在建设商品房小区时,无偿移交政府的配建房源,配建比例按市级文件规定不低于5%(一般即为5%),因此总量偏少。如要增加公租房房源,一方面需要区规划资源部门增加商品住宅土地出让地块梳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公租房配建比例实现。为提高商品住房的建设品质,根据新出让商品住宅用地竞高品质工作要求,从2023年第三批次商品房地块出让起,我区商品房配建公租房比例已从5%提升至7%,以增加公租房数量。

2.保租房租赁价格。除公租房以外的保租房房源为市场化房源,由企业投资建设,资金投入包括拿地费用、建设费用、装修费用、运营成本等。初次定价前,由运营单位委托第三方房地产估价机构对同地段同品质市场化租赁价格进行评估,在市场评估价格的九折以下制定项目的租赁价格(一房一价)并申请备案。2023年起,在项目方提交的评估价格基础上,委托第三方房地产估价机构对新供应项目的评估价格进行复评估,以两者中较低者进行备案,确保租客利益。目前闵行区已累计筹措各类保租房项目113个,房源6.6万套;供应项目77个,房源4.5万套。面向市场供应的保租房项目租赁均价在100/平方米·月左右,出租比例基本在90%以上,说明项目租金价格得到市场认可。

3.人才安居分类指导政策措施。20222月,闵行区制定出台“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在政策引领下,人才认定体系更加合理,建立了以经济贡献、科技贡献、社会贡献为导向的四层(卓越、杰出、精英、青年创新)三类(学术类、技术类、管理类)人才分类框架。“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内容整合了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资源,根据不同人才类别,提供包括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全方位的差异化服务。2023年,闵行区启用“春申金字塔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并新增“一网通办”帮办服务,企业和人才可以通过“随申办”方便快捷地办理“春申金字塔人才政策”各类业务,在政策填报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智能客服或线上人工专业帮办及时得到解答。

4.缓解收入较低的一线劳动者住房困难。除了面对普通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一间房、一套房之外,为了解决公共服务行业和产业一线工作人员租房“远、贵、难”的痛点,2023年闵行区在华润有巢租赁社区内建设了闵行区首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在常规的成套(间)房源外,提供了宿舍类房源,共138间,440张床位,其中4人间租金500//月,2人间900//月。

二、关于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的回复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的建议

1.关于多渠道探索人才安居工程发展模式的建议。为满足各类人才需求各异、情况多样的安居需求,圆更多人才的安居梦,确实需要探索多种安居形式。近年来,闵行区多措并举,精准供给,聚焦各类人才的多元安居需求,2021年,出台了《闵行区人才安居工程实施办法》,关注重点单位和重点人才的安居工作,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加快构建全面覆盖、科学规范、高效便捷的人才安居政策和保障制度。在人才公寓的选址上,闵行区主要以产业园区、科创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周边为主,重点围绕闵行区“4+4”重点产业集聚区进行布局,契合产业人才期望就近入职入住、降低通勤成本的核心需求,符合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人才公寓建设要求,人才公寓分布与产业分布具有较高的匹配度。2023年,出台了《闵行区关于推进人才驿站建设的实施方案》,制定了《闵行区“菁英驿站”操作细则(试行)》,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2024年,正在起草《关于试点筹措高端人才保障房的工作方案》,已报市人才办,尚需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共同研究,合力打通配售型人才安居房的各种制度性障碍

2.关于加大重点企事业单位租赁房的配套数量,鼓励央企、国资平台参与保障性人才公寓建设与运营的建议。闵行不断完善人才公寓房源供需对接机制,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每年2举办重点企事业单位与人才公寓项目运营方参与的供需对接会,鼓励企业以团租整租方式进行房源承租,切实加大重点企事业单位租赁房配套数量。根据《关于加强发展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沪府办规[2021]12号)文件精神,“市、区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租赁住房用地投资新建的全自持租赁住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继续推进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新建、配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时,依据《本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沪建房管联〔202245 )相关规定执行,在满足职住平衡、确保安全、适当规模、性质不变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利用闲置非居住建筑建设保租房。对符合条件的租赁住房,经企业自愿申请、闵行区房管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认定后,可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

(二)关于委员提出的“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建议

1.关于分类制定人才安居优惠政策的建议。人才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他们在知识、技能、经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人才安居优惠政策也应当分类设计。2022年以来,闵行区把落实人才安居补贴作为提升人才发展软环境的“硬支撑”,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给予差异化安居补贴。当前,人才安居补贴方式主要有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购房补贴指对于经认定的部分卓越和杰出人才在本市购买唯一产权住房的,区财政给予最高150万元的货币补贴,用人单位需按 1:1进行配套;租房补贴指对于经认定的部分春申金字塔优秀人才在本市租赁住房,区财政给予1000-4000/月的货币补贴,最长享受年限累计不超过3年。人才安居补贴力度大、覆盖范围广,2023年安居补贴共拨付超2000万元,惠及1758人次。下一步,闵行将持续完善和优化人才分类认定与补贴发放政策,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关于突破高校注册地限制,让高校人才享受闵行人才安居政策的建议。近年来,闵行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5所驻区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为高校提供每年1.6亿元的“人才+科创”专项经费,并针对高校海外人才安居另有专项补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满足高校人才的安居需求。

3.关于加大城市建设者蓝领灰领人群安居保障力度的建议。2024年,闵行区已制定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工作方案,将在全区新增筹措不少于5000张床位,14个街镇工业区实现全覆盖,床位租金都在1000//月以内,以满足低收入一线劳动者的住房需求。

(三)关于委员提出的“推动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的建议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24号)相关规定执行。住房企业向个人出租住房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住房企业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住房的,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对于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至企业的建议,我区后续将报请市房管局协调市税务部门研究。

(四)关于委员提出的“加大宣传政策力度”的建议

闵行区通过印制宣传手册以及实地走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政策宣讲与培训,提高人才公寓配租以及人才安居补贴政策宣传的广度。同时,闵行区搭建了租赁住房信息平台,在推介房源的同时广泛宣传保租房相关政策。后续我区将继续与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街镇、融媒体等保持紧密联系,做好保障房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广工作。

下一步,闵行区将以上海市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在闵行区试点为契机,强化数字赋能和信息互联,将安居保障服务纳入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一口受理”,建立重点保障、一般保障和普适保障三个层次的服务保障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安居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安居服务获得感。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闵行人才安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