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0602175号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 关于加速闵行垃圾分类步伐的建议
编号:0602175委员姓名:袁敏敏
提案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每天,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都会产生上万吨的垃圾,不乏有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多年来,闵行区一直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在实行垃圾分类行动、宣传垃圾分类意识、新增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可以说是动足了脑筋。

一、      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设立绿色账户;

二、      新建垃圾末端处置设施,让垃圾资源化利用;

三、      闵行区新建了餐厨再生资源中心,已投入使用。

四、      闵行区还新建启用了123座生活垃圾房、12座生活垃圾压缩站,同时还翻修改造了22座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

 

如何在此基础上,让闵行垃圾分类步伐再加快一些,特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在闵行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计划中可喜的看到了政府主导的力度,但要具体落地关键是每天处理垃圾分类的人的观念、习惯、方法必须变。应为这是面对一众的平民百姓,而且家庭中主要是主妇或退休的老年人,农村还有受教育程度不是太高的人群。面对这样的受众人群体,必需从最基础的369宣传做起(3分钟、6百字、9年义务教育)。即不超过3分钟的音频图画资料、6百字垃圾分类指导说明、9年义务教育者都能理解的垃圾分类政策、策略和要求的公布和实施。宣传必须覆盖全闵行,这将是我国公厕革命以后,全社会提升文明程度的又一项举措。只有宣传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方法简单、易懂、可操作。闵行垃圾分类步伐才能切实加快。期待全员投入,结合创全,真正让闵行的环境大变样,让人民的生活品质有一个大的飞跃,闵行百姓拥有美好生活的获得感!

 

关于加速闵行垃圾分类步伐建议的背景资料

 

【背景材料】一、2016年闵行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计划。

附件一:2016年闵行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列表 涉及 20个委办局和街道。

附件二:2016年闵行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指标分

        1、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设立绿色账户来帮忙;截至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累计覆盖全区近500个居住小区,其中绿色账户开卡数达30万户,覆盖比例为50%左右。

        2、新建垃圾末端处置设施,让垃圾资源化利用;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闵行区还改造了闵吴生活垃圾转运码头。TA分成陆域、水域两部分。目前,陆域部分已经建成,水域部分正处于建设中。闵吴生活垃圾转运码头不仅能承载、运输大量的生活垃圾,还利用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着码头生产、短驳作业、船舶调度、数据报表管理和作业监控等各个方面。提高闵行垃圾转运和集中处理的效率。

        3、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闵行区新建了餐厨再生资源中心,现已投入使用。餐厨再生资源中心位于华漕镇,占地36517㎡。具备预处理系统、好氧发酵系统、厌氧发酵系统、除臭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五大工艺系统,日均处理餐厨废弃物可达200吨。全区的餐厨垃圾都由15家环卫作业公司运往餐厨再生资源中心进行资源化再利用。整个处理过程基本封闭进行,既提高了餐厨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那么餐厨再生资源中心是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呢?等到餐厨垃圾被收集运输进厂后,首先将杂质如玻璃瓶、塑料袋等分拣出。然后将餐厨废弃物进行破碎、除油等操作。最后将经过处理的废弃物放入封闭的生化处理机进行高温好氧发酵,产出产品为生物腐殖酸土壤调理剂,可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改良。

    4、五年来,闵行区还新建启用了123座生活垃圾房、12座生活垃圾压缩站,同时还翻修改造了22座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在压缩站或者垃圾房里,经过专业机器的压缩,不仅能帮助垃圾车减少运输空间,而且还提高了垃圾处置效率,解决原有压缩垃圾在运输途中造成的道路环境二次污染问题。

        继续推广绿色账户,打造绿色账户先锋模范小区。接下来,闵行区将深入推广绿色账户,通过整合区、镇两级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提升绿色账户吸引力,使绿色账户积分用途多元化。此外,闵行区还将继续打造一批绿色账户先锋模范小区,形成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推进模式,不断推进居民源头分类投放准确率。

    加快垃圾处置项目建设,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接下来,闵行区将启动建设湿垃圾处置二期和北部地区垃圾中转站,同时还将对马桥70万吨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华漕解放岛三个市级项目进行立项开工,完成闵吴生活码头的后续建设。

    与此同时,结合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闵行区还将在农村、居民小区里新建垃圾箱房,改造居民小区和农村垃圾箱房和湿垃圾处置设施,提升闵行垃圾分类覆盖面。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我们闵行如今正走在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主城区的路上,如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我们应当长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这些年,闵行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新建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坚持走在垃圾处置的前沿,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来,闵行还将在垃圾处理方面更上一层楼,为市民朋友营造绿色健康、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