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助餐服务,这一旨在为老年人及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就餐解决方案的暖心举措,在实际运行中却遭遇了多重困境,宛如一艘在风浪中艰难前行的航船。
一、现状:社区助餐服务作为缓解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就餐难题的重要途径,在多地得到了初步推广。然而,当前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居民对菜品、菜价、菜量的关注度较高,且存在居民流失和服务企业难以为继的问题。
二、困难与居民满意度:当前推进社区助餐服务存在的主要困难包括资金筹集、场地选择、运营管理等。居民对于助餐服务的满意度参差不齐,部分居民对菜品、菜价、菜量等方面存在不满,导致助餐点居民流动性大,服务企业难以持续运营。
(一)居民关心的具体问题:一是菜品。居民期望助餐点能提供多样化、营养均衡的菜品,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二是菜价。价格合理性是居民关注的另一重点,部分居民认为助餐价格偏高,影响了其持续使用的意愿。三是菜量。助餐点的餐食分量也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不同人群食量差异大,难以统一满足。
(二)助餐点居民流失与服务企业难以为继的原因。居民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助餐服务未能充分满足其需求,如菜品单一、价格不合理、分量不足等。服务企业难以为继则主要是因为运营成本高昂,而客流量不足导致收入难以覆盖支出。
(三)对当前已运行的助餐服务总结与分析。优势是它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它促进了社区内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劣势是它菜品、菜价、菜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居民满意度;它运营成本高,导致服务企业难以长期维持。
社区助餐服务面向群体,是全体社区居民。为解决菜品、菜价、菜量之困、人气、运营之难,如何打破这些困境,需要政府、服务企业和社会各界携手,让助餐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心中的暖心之举。有几点建议供参考:
1. 多元供给模式:一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如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等,利用其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助餐服务。二是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功能,向社会上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2. 智慧助餐系统: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助餐服务平台,实现订餐、支付、结算、管理等信息化,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二是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助餐需求和供给,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三是服务平台线下服务可设置在社区党群服务站、嵌入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服务中。
3. 适老化设计与服务:一是助餐点可按照适老化标准进行建设和改造,如设置无障碍设施、提供专门助餐餐具等,确保老年人就餐的安全和舒适。二是 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定制餐食。
4. 宣传与示范引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社区公告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打造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助餐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5. 志愿服务与邻里互助:一是招募志愿者为有送餐需求的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开展邻里互助活动。 二是鼓励低龄健康活力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互助友爱的社区氛围。三是建立志愿者服务人员激励机制。
6. 反馈与监督机制:一是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对助餐服务的日常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
区民政局:
张珊红代表提出的“关于社区助餐服务推进的建议”的书面意见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为保障老年人的饮食安全和合法权益,区市场监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高频率监督检查,紧盯社区食堂等重点场所,立足严的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做每一个家庭坚强有力的守护者。
目前,全区共有社区长者食堂43家,为保障老年人用餐安全。自2023年3月起,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民政局,对以上点位开展全覆盖检查指导,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23以来,共计开展检查240余户次,发现问题126个,责令改正93件,当场处罚18件。41家社区食堂已全部配备食品安全员,并能定期按照要求开展自查。
经查,目前部分社区食堂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区食堂经营主体资质存在缺失或不足。前期检查中发现,在目前的社区食堂中还有部分经营主体存在使用小餐饮备案这种临时备案方式从事经营,也有部分主体采取个体户形式承包经营。根据现行规章要求,这部分经营单位主体仍然存在不合规的情况。二是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虽然大部分经营主体已经配备了食品安全员,但在现场督查时发现食品安全员未能有效履行职责,不仅缺乏基础的食品安全从业知识,更对从事老年人供餐这一高风险经营行为缺乏重视。三是餐饮操作环节破防点众多。从业人员操作习惯差,交叉污染和生熟混放情况普遍存在。在虫害鼠患防治方面,区市场监管局定期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云回看模式,发现有部分社区食堂及养老院后厨虫害鼠患严重,已会同区爱卫办联合介入开展排查,并现场给予指导,经指导单位鼠患预警数明显下降。四是硬件设施亟待提升。部分社区食堂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提前指导,普遍存在食堂功能区设置缺失,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布局存在不合理,以上均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后续,区市场监管局将强化监管,助力社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提升。一是会同民政部门共同出台长效管理机制。针对养老服务机构集中用餐单位,明确许可准入、经营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严管承包经营行为。重点排查承包经营企业以及承包经营的食堂是否取得相应经营资质,是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是否依照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合同约定进行经营。二是全面加强监管执法,严格环境卫生和过程监管。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区市场监管局将对以上重点环节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检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落实情况。区市场监管局将会同区民政局,对社区食堂开展网络巡查,集中攻破前期发现的各类薄弱环节,督促各经营主体限期整改,形成问题整改的闭环处置,着力解决社区食堂餐饮环境脏乱差现象和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低下问题。三是夯实行业主管、属地管理、市场监管的三方协同。除区民政局和区市场监管局加强行业监管指导外,及时督促指导街镇各级包保干部认真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开展包保督导,围绕老年人集中用餐规模较大、风险等级较高等情况,增加督导频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食堂立即整改,并及时通报属地监管部门,形成工作闭环,实现包保覆盖率、督导完成率、问题整改率三个100%。
对区人大七届六次会议
第070602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全文公开
张珊红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社区助餐服务推进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出的“1、菜品不够丰富。2、菜价不符合个别老年人的心理预期。3、菜量需求存在差异化。4、社区长者食堂经营成本高,竞争力不足。”关于以上4点建议,区民政局通过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研讨,并结合闵行区为老助餐工作的实际、经验,给予解决采纳。2月初,组织街镇老龄办召开社区食堂管理专项工作会议,对今年为老助餐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确保适老化要求。应结合老年人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材、制定餐品,并至少每周更新菜品,提前公布食谱。结合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健康饮食需求,提供特色餐、营养餐。
二是给予老年人用餐优惠。优惠力度向高龄老年人倾斜,建议各社区长者食堂按照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分档梯度享受优惠,最低优惠力度不小于9折。同时,指导社区长者食堂、长者餐桌等老年助餐场所应提供小份菜或半份菜方便老年人选择,满足不同老年人需求。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各街镇应结合供餐能力、实际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老年人满意度等因素,通过投入相应的运行补贴、减免房租等方式给予运营补贴,落实社区长者食堂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优惠政策。
四是多元化参与。鼓励饮食老字号、知名餐饮企业等优质社会化餐饮参与社区长者食堂的建设,将规范的、优质的、受老百姓欢迎的纳入日常管理。
闵行区民政局
2025年4月10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七莘路750号604室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金杭梅 电话:3358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