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关于0705198号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区校合作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议
编号:0705198代表姓名:顾红亮
代表建议
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新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高校学生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大学生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事件、大学生受司法、行政机关处罚事件、因意外造成大学生人身伤害事件、网络诈骗事件等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根据国家依法治校、推动法治教育的导向,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既需要从课堂上加强理论学习,也需要从社会课堂着手,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场域,实现法治精神的培育从单一课堂传授到一二课堂融通共进的转变。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围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校园氛围。2020年12月,学校依托法学专业优势,建立了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旨在更好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开展普法教育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协调处理校内纠纷,深入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拓展教育实践资源,辐射服务社区治理方面,也开展了诸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问题及分析:

2023年,学校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已与闵行区司法局成功开展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和讲评“三合一”活动1次,邀请金山区人民法院巡回审判进校园活动1次,组织学生参访杨浦区人民法院1次,在学生(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虽然校地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但联系还不够密切,通常是相对偶然地推动工作,需要系统地与公检法等单位形成联动和合力,推动法治教育,服务地方发展。

意见和建议:

1.结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和讲评“三合一”进高校活动,邀请相关单位将行政诉讼法治实践带入高校、将行政案件庭审过程搬进教室,为大学生们提供沉浸式法治课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法治实践教育。

2.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接纳高校学生参访、实习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开展法治主题双创活动等,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不断学习社会规范,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增强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烈认同感和责任感。

3.开展法治教育交流和讲座。公检法等机关相关负责人在新生入学教育等环节来校讲座和开展相关活动,特别是要围绕大学生关切的重大法治事件、法治热点问题等为切入点,普及法律和政策,防范诈骗和强调校园安全。

会办意见
检察院 :

区司法局:

顾红亮代表关于区校合作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议已收悉,202435日,我院李英副检察长带领政治部、办公室、第七检察部相关人员赴华东师范大学与顾红亮代表面商。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一、继续加强检校合作

20217月开始,我院接受华师大学生来院实习,20229月,我院与华师大正式签订了《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实习基地协议书》,明确了提供实习岗位、聘任指导教师、开展合作课题等内容。目前累计接受华师大法学院学生实习生24人,其中本科生16人,硕士研究生8202211月,我院聘请华师大法学院郑超、雷槟硕两位老师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法学专业特长,提升检察办案专业化水平和法律监督效能,也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首例适用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新型、疑难复杂案件,针对新罪名法律构成要件不明、适用标准不清等问题,我院邀请郑超老师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研讨,凝聚共识,成功指控并获判,共同培育了教学和实践典型案例

下一步将深化检校合作,深化课题调研等机制,更多接受华师大实习学生进行实务学习和实践锻炼,接受检校共育共管。

二、深化法治教育活动

2021年以来,我院制作大学生法治宣传微信近20,内容涉及就业、反诈、帮信、电竞赌博等。今后将深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一是和学工部、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开展在新生入学、军训、宪法宣传周等节点集中开展法治教育,围绕诈骗、帮信、交通事故赔偿、实习、创业等热点问题,在大学生特别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中开展法治教育和防范教育,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二是联合华师大依托新媒体,制作短视频等形式多样地开展法治宣传,目前已提供宣传典型案例近20件。三是探索开展“听证进大学”、观摩听证、模拟法庭、专题开放日、主题党课等多形式活动,深化检校互动。

三、拓展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我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在2017年签署《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研究合作框架协议书》,深化检校研究合作,开展了学术研讨、实证研究等工作。今后将深化拓展未成年人检察方面检校合作,一是借力华师大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等专业优势,在“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探索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二是开展未成年人专门学校调研,以启德学校为样本,探索分级干预机制,提升精准化和规范化,深化专门教育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检察工作的关心、支持、监督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2024年3月

相关附件:
会办意见.wps
会办意见
区公安分局 :

闵行分局法制支队将与区复议局加强沟通联系。持续深化诉讼“三合一”活动力度,配合高效培养目标和活动需要,丰富活动形式,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充分发挥 “三合一”工作制度优势,与高校法学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及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相结合,积极拓展 “三合一”工作维度,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进一步丰富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模式,以更加直观的学习形式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在本市各高校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同时,与区司法局行政应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安排高校学生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过程,并提供相关服务保障。高校要充分认识 “三合一”进高校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谋划部署,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庭后可组织旁听学生围绕旁听的行政诉讼案件,聚焦旁听后的学习感悟、旁听庭审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思考后的建议等撰写。要求结构完整、依据详实、论证充分,所提建议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与文保分局积极加强沟通联系。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园贷”被诈骗,以及驾驶非机动车违章现象,法律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分局将协调交警支队、反诈中心积极配合文保分局、区司法局一起开展系列安全讲座,以真实案例的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上意见供贵单位统一答复代表时参考

会办意见
法院 :

关于闵行法院区校合作的情况汇报

 

一、我院与高校合作的情况简介

在上海法院“1+6+X”的框架下,今年6月份,市高院与22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高院干培处成立了法治合作交流科。为落实贾宇院长在院校合作启动会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承担起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合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促进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良性互动,我院在市高院的合作框架内,积极与本市高校开展交流合作活动。目前相关情况如下:

(一)合作情况。目前我院与“5+1”所高校签订了书面和口头合作协议,其中5家分别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1家是华东政法大学,根据高院口径,华东政法大学为高院牵头签约,各家法院配合相关交流合作事项。

(二)我院目前具体的合作事宜。1.签署合作协议,打破高校和司法机关之间的体制壁垒,强化共融共育,选派我院优秀法官到高校担任实务导师,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入高校,加强法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2.落实实习法官助理项目,制定《闵行法院实习法官助理管理办法》(试行)。实习法官助理由合作高校统一推荐,由高院统筹安排,在实习期内承担我院特定审判辅助工作,进行实务学习和实践锻炼,接受院校共育共管。

二、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2021年12月 和学校这边一直在协商沟通与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实习培训合作我院相关负责人也到过学校面对面交流过,我院也做过相应的培训计划。后因疫情原因,华师大的学生没能到我院参加实习。

疫情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组织过一批学生到我院进行实习交流。在院校合作的大背景下,与贵校建立法制教育实践基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有助于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办案压力,也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法学实务经验

经过与顾红亮代表沟通后,我院愿继续深化区校合作,希望与华东师范大学能够建立密切的合作,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接纳高校学生参访、实习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开展法治主题双创活动等,开展法治教育交流和讲座,给大学生们提供沉浸式法治课堂,围绕大学生关切的重大法治事件、法治热点问题等为切入点,普及法律和政策,防范诈骗和强调校园安全。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正在解决
顾红亮代表 :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积极开展面商

3月12日,区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丁妮带队赴华东师范大学面商区校共建事宜,区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等参加面商。顾红亮提出,大学生法治意识有待加强,骑车不戴头盔、遭遇电信诈骗等情况时有发生,期待区司法局组织开展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学生群体尊法守法意识。

(二)深化各项区校法治合作

一是举行2024年行政诉讼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进高校、进高中活动,3月27日下午,区司法局在闵行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2024年行政诉讼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进高校、进高中活动。市司法局行政应诉与协调处处长忻峰,市教委政策法规处调研员陆海佳出席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圣华紫竹高级中学师生约80人旁听庭审并参加讲评。

二是谋划法治进校园专题活动。依托上海市法治文化节和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活动,区司法局策划了“国潮翻涌来,悠然踏春去——校园法治文化嘉年华”暨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活动,将以各类市集、沙龙、文艺展演等形式,推动法律知识和法治文化深入学生群体。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推动各类区校合作项目落地。一是探索开展“校区、社区、园区”三区联动合作项目,将优质专家资源配送至吴泾镇社区和园区,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优化。

二是筹划在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建立法治人才实习基地,确实提高学生法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机遇。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