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漕镇全境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主城前湾地区,虹桥商务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独特区位和便捷交通的天赋异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涵盖了除水运之外的所有八种交通方式,设计日客流集散量可达110-140万人次,每年超过4亿人集散,是交通功能最全、换乘方式最多、可达性最高、换乘距离最短、旅客流量最大的,世界范围独一无二的大型交通综合体。近年来,随着沪苏湖铁路、沪通高铁、机场联络线的建设,以及包括沈海高速、金沪高速、沪渝高速、外环高速、北翟路高架、嘉闵高架、崧泽高架的高速路网建设,虹桥商务区一小时长三角都市圈的同城效应日益凸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务区内部交通的“微循环”联通不畅,道路系统通达性不足,次支路网密度偏低;虹桥枢纽集散交通压力持续增加;“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突出。
以华漕为例,受沪杭铁路、高速公路等阻隔,区域内主次干路网不能有效衔接,尤其是核心区与拓展地区的衔接不够。目前仅有纪鹤公路、北青公路、金光路、联友路、华翔路、华江路、金丰路等是主要对外联系的地面干路,且部分为断头路,对外疏解能力低,造成了市级干线交通压力集中。北青路北侧的前湾地区正在开发建设中,支路系统密度低,道路的连通性差,现状道路网密度达2.3km/km,其中干路网密度为1.24km/km,支路网密度为1.07km/km,整体均低于规范建议值。加之2024年初,华漕镇诸翟片区将陆续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天山西路拓宽工程,届时因施工需要,老北翟路将施行单向通行方案,禁止西向东通行。项目工程所在区域内涉及的诸翟村、诸翟居委和紫薇新村居委所管辖的小区涵盖常住人口共计19849人左右,原本的出行因受限于道路网络和地区发展特征(干路、支路建设尚未完善、断头路较多),仅依赖老北翟路(东西向)一条主要道路,南北向的纪翟南路为断头路,机动车无法通行,该地区的出行分流均衡性欠佳。若交通限行方案施行后,将给南北向的纪翟路和东西向的北青公路带来不小的出行压力。
围绕《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 年)》中提出的“要构建“十横十纵”地面干路网。通过打通区区对接道路,结合S20和G15功能提升贯通地面道路,构建东西贯通、南北联通的“十横十纵”地面干路网络,提高地区交通通达性”的目标要求,建议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来考虑,一是着力解决眼前城中村项目改造和天山西路拓宽工程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承压问题;二是持续完善商务区区区对接道路,加强片区间交通联系,提升路网连通性的长远性问题。建议:将华漕镇区域的老北翟南路(南北向)与新虹街道区域的兴虹西路(东西向)进行贯通,同时,华漕镇作为轨道交通服务的薄弱地区,建议试行开设若干特色定制公交线路,通过站点、走向、服务时间及票价的动态调整,灵活的运营组织形式,满足诸翟片区人群出行需求。
一是关于将纪翟南路与兴虹西路打通。经核查,纪翟南路位于闵行区华漕镇华漕社区MHPO-1401单元,根据《上海市虹桥主城片区单元规划》,纪翟路(纪鹤公路-天山西路)道路等级为次干路,纪翟南路(天山西路-兴虹西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目前,纪翟路(纪鹤公路-天山西路)、纪翟南路(天山西路-香港花园)为现状道路,纪翟南路(香港花园-兴虹西路)尚未建成。根据城市支路建设的事权分工将由所属街镇进行建设事宜,后续我委将积极配合贵单位推进纪翟南路(香港花园-兴虹西路)的前期研究和建设。
二是关于试行开设若干特色定制公交线路。我委将根据市级层面的政策要求,结合华漕地区的发展,会同贵单位研究相关方案。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更好地保障市民出行。
积极呼吁闵行区交通委根据华漕镇诸翟片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天山西路交通组织方案。提请将纪翟南路与兴虹西路打通车行功能,以此缓解现有天山西路交通组织方案(老北翟支路单向通行)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出行不便以及道路拥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