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关于0705100号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优化闵行区涉企政策统筹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议
编号:0705100代表姓名:王宁红
代表建议
背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要准确把握2024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等与政策相关的重要指示。

今年,我区将出台新一轮产业、科技政策,如何做好涉企政策效果的有效评价,加强政策制订的统筹,强化政策宣实施的协同对于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问题及分析:

去年,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等方式,听取了一批代表性企业、街镇(工业区)、职能部门等的意见建议,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在具体条款、操作细则、申报程序、兑现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各方对涉企政策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一是涉企政策品类多,缺乏聚焦和整合。目前,我区现行的涉企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就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等;产业政策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中心、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等专项政策;科技政策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科技园、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专项政策;金融政策包括企业上市、金融业等专项政策。林林总总的涉企政策加起来约超30余项,涉及发改委、经委、科委、人社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对于企业来说太过复杂。而品类繁多势必造成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支持不够聚焦,对企业的支持不够精准,对产业圈构建提供有力支撑政策之间亦存在同质化认定、金额涵盖,导致企业存在重复享受或因先获得了较低额度政策条款的支持而未能再申请较高额度的类似政策条款支持的情况。

二是政策宣传多头,政策申办还不够便捷。因各类政策由不同单位负责实施,而每类政策里的条款又由各单位里不同科室负责落实,故在政策宣传时较为分散,导致企业加了很多微信群、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参加了很多政策培训,却依然觉得未能全面了解政策,亦无法分清政策咨和申的主体部,政策信息零散、获取效率低,不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目前,虽在区政府“一网通办”中设有惠企助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但企业反映通过平台只能办理较少的惠企政策(较多政策需登录企业服务平台办理),且有些条目主管部门、政策详情也存在错误,无法实现“一站式”通办。同时,很多市级政策的区级匹配资金仍需企业重新提交纸质材料进行申报,这类材料完全可以通过市区部门加强沟通来让企业真正实现“免申即享”。

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统筹管理、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

一是加强政策制定与评价时的统筹。建议区政府明确一个牵头部门,统筹全区惠企政策的制定与评价,对各条线的政策统一把关,推动政策体系间再归并,政策体系内部再整合,政策体系效率再提升。对相似政策予以归并,对政策重点予以明晰,更加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发展、未来产业培育、领军企业培养,使惠企政策数量“精”、质量“精”。建立政策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归并各部门独立的企业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区扶持企业数据库,对扶持企业进行常态化跟踪回访,加强扶持后企业发展数据、政策评价、政策诉求等方面信息搜集,并根据相关信息动态优化政策体系,提高政企粘性,提高企业的获得感。

二是建好高效管用的政策统一宣传、申办平台。建议充分发挥一网通办”作用,整合各部门惠企政策清单,实现政策一口发布、一口宣传、一口查询、一口申办做到详略得当,既有详实的政策文本,又能在政策宣传和申报环节从企业视角打包涵盖科技创新引领、人才集聚保障、企业发展壮大、金融创投服务等一揽子政策,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发展打包,每一类政策条目和文字不用多,只要企业亟需的具体条款和申报流程简要提示即可,方便企业查询和办理。深化“免申即享”,高市区协同、部门间协作,凡是政府部门有信息企业均可免于提交,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免申即享”,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切实提高为企服务效率。

会办意见
区科委 :

20237月,陈吉宁书记对《关于今年以来我市惠企助企政策措施推进实施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政策落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高政策的可读性、知晓度,政策落地的便利性、清晰度。为进一步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工作要求,在87日区委常委、副区长赵亮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优化我区惠企助企政策线上服务平台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的有关工作,明确由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中心牵头,对当前运营的平台进行数据联通、系统集成、整合优化、改造提升,为企业提供政策申请、受理、审核、公示、拨付等“一站式”服务,实现惠企助企政策“一站可办、一键直达”,扩大企业政策知晓度,提高享受政策便利度,跑出政策落地“加速度”。

 

目前,区大数据中心对现有执行政策申报平台(区企业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平台)现状进行调研梳理,共涉及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建管委、区农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市场局9家单位31个政策283条涉企政策条目。截至20246月底,老政策在有效期内需上新平台的政策条目87条,同时对区经委、区科委、区市场局即将发布的新政策进行调研,共确认17120条政策条目汇集在区“一站式”惠企助企平台。根据明确的免申即享、一键即享、线下评审以及企业服务四大类17个业务标签,对120条政策条目类别、标签、审批流程等确认。

在政策排摸基础上,初步形成平台页面设计稿,结合调研情况,设计完成平台架构图、平台流程图、数据库数据走向图、8类角色数据走向图,明确平台政策的管理、标签、审核、专家、信息公示等9个功能模块。平台开发技术团队已熟悉掌握平台建设表单、流程配置通用工具,配置完成12套表单模板,为后期平台开发建设做好准备工作。持续深化“一件事”改革,优化“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共享数据需求,加强数据共享,避免重复索要证明。

联系人姓名:阙萍                    电话:33883191

会办意见
区经委 :

区经委作为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涉及产业政策量多,关联企业面广,为了提升政策申请的便捷性,扩大政策宣传的知晓度,区经委主动跨前服务,运用数字化技术,推进“服务包”制度,开展政策沙龙等手段将涉企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享受到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一、加强产业大脑建设,打造产业政策数据基座

区经委围绕闵行“4+4”产业体系,建立“产业大脑”数字化系统,通过程序收集企业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运营情况、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人才状况、政策支持等,同时汇聚各委办相关产业数据,建立统一面向产业治理的精准施策体系。“服务包”工作中,依托“产业大脑”人工智能大模型,将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共拆解区内惠企政策68条,为116家区级重点企业共匹配了区级惠企政策4700条,平均每家企业精准匹配40.5条政策,为街镇一级2000家重点“服务包”企业匹配政策80000余条,为果栗智造等一批服务智能制造的潜力型企业发现、扶持、做大做强提供政策、扩产增能、工业上楼等服务奠定基础。

二、落实“服务包”制度,实现产业政策“一企一册”

面对企业对政策了解度不足,企业知晓度不高等问题,区经委积极运用数字化服务手段,全市首创政策数智包,为企业送上服务“四件套”,提供市区共性和定制化政策以及区内重点产业规划、产业用地情况,实现“一企一册”“千企千面”。目前已发放“服务包”约2000家,并积极推动各街镇在区级基础上叠加特色政策,打造“特色包”,如莘庄工业区推出绿色低碳主题的重点企业“服务包”。为园区企业提供环境影响安全评价、环保管家服务、绿色产品认证服务、零碳工厂建设服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类检测服务。颛桥镇、新虹街道、南虹桥公司结合属地特色打造“15分钟生态圈”,提供一站式“服务包”,建立招商和服务双责制,因地制宜打造专属服务场景。针对闵行的重点产业政策和企业服务已连续四年编制发放《涉企政策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方便企业快速查阅相关政策和联系服务部门。

三、打造“闵于行”活动品牌,满足企业定制化需求

区经委围绕企业“融资、融通、融智、融策”四方面需求,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搭建大中小对接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适配个性化政策。2023年区经委围绕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目标,通过企业座谈、宣传直播、梯度培育加速营等方式,积极发动街镇(园区)动员企业参与,运用企业视角和市场话语体系为中小企业解读创新性、专精特新及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各类政策。

下一步区经委将进一步完善惠企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产业大脑”运用,不断完善政策底库,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政策申请及办理的便捷性,切实提高为企服务效率。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2024312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正在解决
王宁红代表 :

一、推进情况

去年7月,陈吉宁书记对《关于今年以来我市惠企助企政策措施推进实施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政策落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高政策的可读性、知晓性,政策落地的便利性、清晰度。8月,区委常委、副区长赵亮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部署优化工作,明确由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对当前运营的平台进行数据联通、系统集成、整合优化、改造提升,为企业提供政策申请、受理、审核、公示、拨付等“一站式”服务。去年,区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召开两场部门专题会,并专程赴市大数据中心学习对接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集成式发布政策库”主要做法和成熟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具体内容,并形成专报报区领导审阅。

平台建设情况

前期,按照“先行先试、远近结合、稳步推进”原则,基于“一网通办”PC平台、“闵行科创服务平台”配置对接进行开发建设。前端页面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政策发布与管理,并按照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招商引资、科技创新17项标签对政策进行展示,提供企业申报入口。后台系统依托“闵行科创服务平台”审批流程,做好与前端页面功能衔接,并将政策按申报审批方式分为四大类(即免申即享类、一键即享类、线下评审类以及企业服务类),在四大类政策中各遴选一项政策措施先行先试,实现政策“全程网办”。目前,已梳理完成现有平台涉及31条政策共计283条涉企政策条目,完成政策平台服务器资源部署,初步形成平台门户首页设计稿,完成平台架构图、平台流程图、数据库数据走向图设计,明确平台政策管理、标签、审核、专家、信息公示等9个功能模块。3月19日,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区大数据中心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区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关于平台建设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

下一步工作计划

打造惠企助企“一站式”政策综合服务平台已列为2024年闵行区营商环境十大优秀案列之一。建成后,将实现“一站可知、一站可办、一键直达”,进一步扩大企业政策知晓度,提高享受政策便利度,跑出政策落地“加速度”。

下一步,进一步优化完善平台门户、后台审批页面设计稿,明确条目审批流程,拟于4月底前初步完成政策平台开发,并于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及时对接近期出台的《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闵行区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为引领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做好新老平台的数据迁移和申报衔接工作。 

 

闵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15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