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九年至义务教育现阶段每10年修正一次,最近一次修订拟将中小学生体育课的时间比例划分至10-11% ,其目的是拟增加素质教育中体育与健康的时间比例,大方向是好的但是在具体落实上仍有不足的地方,学校作为素质教育主体在主观客观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仍是本质,无论家长、学校、学生都还是以语数英为主要努力方向,而体育课仍是边缘课程,依然会被部分占用,实属无奈。参考了亚洲周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方式与迭代方式,新加坡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是以“目的为导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且把“练习运动技能”与“体能”分开培养,几个大类:乒乓、垒球、排球、篮球等作为学生的兴趣社团,更注重学生的选择与体育生的“产出”为目的。韩国的中小学体育课以竞技体育为主,注重实战,各年级各层级都会有全国级别的赛事举办,并有专业得相关教练专项指导。日本得中小学课更显人性化,除了严格规定体育课得上课时间,每次100分钟,重视程度也是全民参与,并且更注重分项活动,以激发每个人得兴趣爱好,同时配合良好得营养调配,做到每个学生体育课上的安心放心。
代表建议:
1、 建议中小学体育课可以将课程更密集的排在一起,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为每天最后1-2节课,并且有条件的设置更衣室或洗漱间,对于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即避免了冷热出汗造成的感冒,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提升仪式感,排在最后一节也不影响文化课的排课与学习,并且有兴趣的学生更适合延长活动时间。
2、 每个学生的体质不一样,对运动强度的耐受度也不一样,建议更人性化的设置每个学生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项目并非也不是个人健康的唯一衡量标准,建议做到以人为本,保健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给予不一样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
3、 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分区设置各类经济类体育的联赛制,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对体育运动从兴趣出发主动要求参与,而不是死板的将运动成绩转换成毕业分,老师怨,家长逼,学生厌,拒绝形式主义,同时建议更多的体育老师职业化,更多的学生能接触到竞技体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闵行区学校体育工作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坚持服务于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立足校园,目前已有较为清晰的实践脉络,在工作探索的路上,我们不断总结、剖析问题,摒弃不足、传承优良,成为学校体育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的创新示范。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逐年提升,闵行区中小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优秀率为26%,合格率为98.1%,全市名列前茅。
一.不断优化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中小学生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继续做好足球、三年级游泳普及,探索推出一批学校体育特色课,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提升学校体育智慧化水平。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每周小学5+2、初中4+1、高中专项化的课时安排模式,实施家庭体育作业制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运动时间。鼓励学校建设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活动课、兴趣课、选修课,用好社会专业力量并建立相关准入及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课外体育课程体系。
二.优化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环境。强化青少年体育精神培育和体育文化传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区关心、重视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挖掘场地潜能,结合“一条龙”项目布局要求,盘活学校现有场地资源,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升级,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加强对学校体育场地综合开发利用,十四五期间,完成10所学校建设有与运动训练配套的淋浴、更衣等设施的试点工作。加大社会体育场馆向学校、学生公益开放力度,探索与社会专业场馆建立合作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竞赛的组织体系,搭建竞赛平台。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策略,体教两家整合现有赛事,一起设计、一起组织和推进区域竞赛活动,打造区域品牌赛事。根据“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与评价,引导学校开展经常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从而形成区域竞赛、校内竞赛常态化体系。2022年组织39所中小学校参加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摘得冠军奖牌64枚,亚军奖牌45.5枚,铜牌54.5枚。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排球、羽毛球、网球,篮球,冰上运动等区级赛事, 组织开展广播体操,啦啦操,健身健美操,武术操,在线跳绳比赛,全区共计12516名学生参赛。
四.巧用信息化平台优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早在2013学年,依托上海市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平台学生数据,按数据统计系统、体质监测系统、问卷调查系统、体育竞赛系统四大模块进行建设并完成7次大的升级,学生成绩数据库中累计212余万人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20余万次的学生参赛信息数据为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提供了必要保障。一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常态化实施。2021学年体质监测中心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应用体质监测系统和互联网智能型体质健康测试仪开展了信息化技术支持下能满足各项监测需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二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个体、群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深度分析;个体、群体学生评价统计指标细分程度高,能多维度地反映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状况。三是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结果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为区域管理、学校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支撑。四是基于区级、校级竞赛系统数据完善学生运动档案。根据校级,区级各类竞赛的发布,对学生参加校、区两级赛事的报名情况获奖情况跟踪,建立学生个人运动成长档案。
感谢方文霞委员对闵行区中小学生体育教育提出宝贵的建议,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强国强教、利国利民的大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教委的工作部署,多渠道,多方面不断努力,在政策上不断加强引导,全方位强化和推进学校体育的建设,不断提升区域体育教育的工作水平与能力。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2023年 2 月28 日